第532章 范鸿宇的理由(第2/2页)

尤利民微微颔首。

范鸿宇在他身边呆了一年多,看问题越来越大气。而且,如同范鸿宇自己所言,他刚刚毕业没多久,就能把枫林镇搞得风生水起,难不成做了一年的省长大秘书,“往回走了”?朝阳农场级别虽然是正处,实际管辖范围和人口,还不到枫林镇的一半。让范鸿宇单管一个朝阳农场,在别人眼里肯定是栽培。一年副处不到就正处了嘛,尽管是农场,好歹也是个县处级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普通省政府机关的副处级干部调往农场当书记,一定不乐意。那基本上就意味着靠边站了。然而于范鸿宇而言,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尤利民还留在青山省,时机一到,就会给他赋予重任。

这个任命一旦公布,可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都会认为,这是尤利民在煞费苦心地栽培他的秘书。范鸿宇实在太年轻了,二十四岁不到,正处级,就算放到青年团系统去,都嫌太碍眼。索性直接丢到农场去,避开官场“主流阶层”,先把级别提上去,顺带熬熬资历。

但尤利民是真正了解范鸿宇的,实实在在觉得,仅仅让范鸿宇去管一个农场,是真的“浪费”了。

既然范鸿宇自己都不畏艰难,愿意勇挑重担,尤利民又何必阻拦呢?

“你决定了,真要争这个县长?”

尤利民盯着他,问道。

“是的,省长,我决定了。惟其如此,在处理农场和云湖县矛盾冲突的时候,下面的干部群众才相信我是公平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嘛。”

尤利民不由笑了。

这个思路倒是很正确。

“好吧,那我去和荣书记沟通。”

从尤利民的语气来看,这事基本板上钉钉,荣启高不会不同意。都撬尤利民的墙角了,还不兴人家趁机提提条件?

“省长,我还有个小要求。”

范鸿宇忽然变得嬉皮笑脸的,神情有点古怪。

“说。”

“如果让我去云湖,您得给笔钱,一百万左右吧。”

“不行。”

尤利民断然拒绝。

“资金的事,你自己想办法。让你去云湖搞经济发展,是让你凭自己的本事,找我打秋风,算什么能耐?”

“省长,这个还真不是为经济发展的事。要是时间宽裕,我能弄到钱,也不敢打您的秋风。关键是时间上来不及,这笔钱可能马上就得用……”

范鸿宇益发神秘兮兮的。

尤利民都被他将好奇心勾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