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0章 “讨伐”于向宏的檄文(第2/2页)

柳俊倒是不至于这样浅薄,到了他这个层级,对于理论研究,也是必须要深入探讨的。他已经到了要逐渐建立自己理论体系的阶段。

邵逸平的观点,看上去并不是十分新颖。关于现行体制之下,对党政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已经有很多的学者发表过文章,进行了各种探讨。就理论而言,邵逸平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出奇之处。令得柳俊形容严峻的,乃是邵逸平文章里的指向,十分明白。

邵逸平竟然是以明珠市作为例子来论证的。文章的矛头直指现任明珠市委书记于向宏。

邵逸平指出,明珠市近几年间发生的一些现象,比较“奇特”这也是邵逸平作文的特点,在遣词用句方面,非常注意,轻易不使用过于激烈的字眼,深得理论性文章的真谛。理论性文章,首先就要自己站得住脚,要客观公正。如果像孟夫子一样,动不动就“禽兽也”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心悦诚服。

时代不同了嘛。

邵逸平认为,明珠市这些年“大干快上”无视中央的种种宏观调控政策,自行其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明珠的主要党政领导人,错误地解读了自身的权力,没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对于来自中央的监督,置诸不理,自行其事。对于中央的政策要求,尚且如此,来自下级和民间的监督,那就更加置若罔闻了。

明珠市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和各种数据,无视,最少是漠视群众的民生状态。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邵逸平例举了明珠市这些年群众上访的一些情况。指出无论在上访人数和规模之上,都超过了以往。“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执政者成绩的晴雨表。明珠的现行做法,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就足以证明,施政措施出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失去了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才会造成这种情况出现。

这篇文章,甚至不能单用尖锐来形容了,可以说是一篇“讨伐”于向宏的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