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刘志光的世界 第六节

刘志光的世界曾经很简单。

理想对于他而言,只有一件,去北京,做魏大夫的学生;实现理想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好好读书,把成绩提高上去。他很辛苦,但是心里很踏实,即使是第一次高考落榜,第二次高考又落榜的时候,他都并没有慌张。

自从来了北京,进了大学,刘志光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理想究竟在哪里了。

他终于来了,但是魏大夫已经不在了,‘做魏大夫的学生’ 这个理想,被父亲修改成‘做一个魏大夫那样的好医生’ 。看着那则魏大夫的讣告,刘志光流着泪郑重地点头答应。

父亲并没有说,怎么就能做一个魏大夫那样的好医生了。也许在老刘和志光心里,进到了全国著名的医学院,就已经踏上了走向一个好医生的唯一正路,在这样的医学院里,医学生距离一个好医生的距离,总不会比从小县城到北京的名牌医学院还要远吧?

没人告诉他们,近在咫尺的距离,却可以因为不晓得路的方向,而迷惘。

离开家乡之后的一切,让刘志光措手不及,甚至包括了他最最熟悉的读书这件事。每一门主课,老师两节课90分钟涵盖20-30页书,而隔天的新课,又是另外的20-30页每堂课后,老师还会留下若干参考文献让看;老师讲完课便走,每门课至少有4,5个主讲老师,且每一个讲课的风格俱都不同;有些老师上课讲的一小半内容并不见得在书中出现,而更多的是当前研究的新进展。

刘志光再不可能像中学时代那样,靠着‘多花时间’ 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容反复反复地咀嚼直到熟记;再不可能有各科的老师紧盯着几个成绩好的有可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主动去找学生知识掌握中的漏洞;再没有那些配套着书的各种习题,只要花时间,大可不同类型的做个全,便熟悉了所有题型,考试便直如条件反射;若是照以前的法子念,每一本书加上老师给得文献,便足以占据所有的时间,可是不照着从前那样把所有书里的老师提过的都反复咀嚼地念上几遍,刘志光心里就没有底。

叶春萌总是跟他说,得抓重点,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处处都看,便处处都记得模糊,一到考试,可不就混淆了? 刘志光在她说的时候使劲点头,可是,第一他并不很清楚究竟什么是重点,第二,他执拗地认为凡是老师提过书上有过得东西,就是该都看过记住,他太习惯花上别人几倍的力气,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脑子了。

从大一到大三,刘志光是班里公认的最用功的学生,但是绝大部分的主课,他的成绩都是勉强地过了及格线。

更不要说大量的实验课了。

绝大部分同学早在中学时代就已经熟悉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对他而言是如此陌生。那些试管,比色计,烧瓶,高精确度天平,有的他只是在物理或者化学书上看到过介绍,背下来了‘使用守则’ ,有的也只是在课堂上看到了老师的演示;至于王东袁军他们老早在参加生物竞赛集训时候已经太过熟悉的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刘志光望过去的目光简直敬畏;而在陈曦觉着已经该更新换代,至少维修调整精密度的加样枪,刘志光瞧着处处新鲜,拿到手里时候怕弄坏了,不敢按下去,敢往下按了,手劲又总是不对,开始往凝胶孔里加样了,就一次次地戳破凝胶;时常是实验课老师因为他一个人,而不能下课回家,得陪他一起在实验室耗着。

待到了开始拿老鼠青蛙兔子蟾蜍兔子来做的生理病理实验,就简直是刘志光的噩梦了。

他下不去手去用大头针捣蟾蜍,不够果断做不好小老鼠的脱脊柱处死,而当用兔子做生理模型,血液漫出时候,他忍不住往后退了退,别开了脸。老早已经对这个总是最后一个完成实验,有时候还完不成的学生有些厌烦的带实验老师终于忍不住问,

“你躲什么躲?”

他瞧着老师,嗫懦着说不出话 。

老师更是生气,无论如何想不明白,自己在高中时代还是个小姑娘时候就做得驾轻就熟的,现在全班女生都已经能够手起刀落的操作,怎么一个男孩子还在哆哆嗦嗦。

“害怕? 怕血?” 老师皱着眉头问。

他呆呆地望着老师,想摇头,可自己也不大明白那一躲的准确原因。

“怕血你考什么医学院啊?!” 老师看着那张茫然而又有些瑟缩的脸,终于忍无可忍地丢出了这么句话。

刘志光低下头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只能用低头来避开别人惊诧的,不解的,甚至轻蔑的目光。

当年的代教老师也只是个才毕业,在职读研究生的孩子,也不过才23岁大。她并不知道在刘志光的家乡,一所普通中学完全没有可能给学生提供任何活物做生物实验,也不知道能够从山里走到如今的实验室里,资质平平的刘志光,几乎就除了课本饭碗和床没怎么摸过动过其他东西,也不知道,在刘志光的家乡,没有类似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那样的各种各样关于未来志愿的辅导讲座,没有人给刘志光说医学院里要进行怎样的课程,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医生,需要经历什么……他只是因为一个改变了他的一生的人,带着天真得近乎盲目的执着,便从山里走来了,走进了这个让他手足无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