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海阔鱼跃 第006节 生财有道(第2/2页)

桂全友心中也是倒吸一口凉气,看来这位赵县长和罗书记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在花林掀起一波接一波的波澜,这若是农转非放开,那就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你想要挡都挡不住,作为县府办主任他必须要提醒对方。

“赵县长,我觉得这件事情恐怕还得仔细掂量一下,如果事先我们不考虑周全,只怕会带来许多我们无法想象得到地麻烦和问题。在这里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一问,不知道罗书记和赵县长的想法是怎么考虑的。”

“你说。”赵国栋点点头,他今天招对方来就是要想从对方那里看看这件事情地可行性,虽然先前已经让公安局再进行摸底调查,但是那只是一个意向性的调查,真要落实到实处,还得仔细斟酌商榷。

“第一,在具有固定居所和稳定正当收入来源这个界定上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怎么才算是有固定居所,是拥有完全产权地房屋才算是呢,亦或是长期租房也算?还有一套房子可以承接多少人,有没有限制?稳定正当收入来源含义太模糊了,经商算不算,打工算不算?第二,如果要收取费用,那么理由和依据何在?标准如何确定?第三,这个政策是指针对本县农业人口还是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农业人口在内?”

不愧是县府办主任,赵国栋心中赞叹不已,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的分析思维能力比自己要强得多,尤其是具体到某一件事情上,更是很快就能有条不紊的抽丝剥茧,准确抓住问题核心,三五两下就能抖落出其中精奥。

“全友,你所说地这些问题我都考虑过,不过没有你考虑这么细,而且目前也没有完全细化下来,毕竟这只还是我的一个初步想法,也只和罗书记交换过一下意见,罗书记也觉得这事儿一要慎重二要加快进度。”赵国栋点点头,“固定居所的界定,我的想法是以具有产权证的房屋为基准,租房一律不算;一套房子原则上只能考虑一家人,当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接纳一至二名近亲属;至于说稳定正当收入,我觉得经商应该列入,打工呢,如果签订了正式用工合同的工人,我觉得也应该列入,毕竟日后这种情况应该越来越普遍。”

“至于说收取费用问题么,城市配套费这个理由算不算充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不可避免地要对城市公共设施诸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街道建设等硬件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县里在这方面也肯定要加大投入,这个理由不算牵强吧?标准么,那得根据情况具体研究。你所说地第三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现在也没有下定决心,话说转来,也未必是我能决定的事情,我地想法是要争取上边政策支持,面向所有人,不仅仅局限于花林县!”

赵国栋吸了一口气,“咱们花林财政这样窘迫,如果能够吸纳大量有能力来我们花钱买房经商办企业,我觉得任何方式都可以尝试,甚至我还有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在我们县里投资超过一定数额,如果他们需要我们完全可以为他们解决户口问题。”

“赵县长,你考虑过没有现在户口问题相当敏感,如果像你设想的这样放开,很有可能就会引发一波难以想象后果地冲击波,也许无数人得知这个消息都会向花林这里涌来,他们并不是来经商办企业,而是纯粹冲着这个城镇户口而来!”桂全友一字一句的道。

“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他们能花钱买得起房子,能够缴纳得起城市配套费,能够在花林县城生存下去,我们花林县委县政府以及全县人民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赵国栋有些俏皮的笑着道,“这样既可以带动我们花林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又能够带动我们花林的消费,加快我们花林城市建设发展,尤其是这些能花钱买得起房子缴纳得起城市配套费的人,我认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技之长,如果能够留在我们花林创业岂不是更好?”

桂全友啼笑皆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冲着钱这个东西而去,桂全友甚至可以肯定只怕除了这笔城市配套费,赵国栋还把注意打到了需要购房这个环节上,花林县城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商品房,而要按照设想,实现固定居所这个条件,那么就必然要有大量商品房开建,而土地顿时可以疯狂升值,对于县里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