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战争与和平 第一章 顾太师(第2/3页)

史动小声道:“如果挡路的是顾太师就不太好办了,他是皇亲,有路遇百官轿马先行的特权,想让他让路,除非是皇上下令。”

我说:“那哪能来得及?”

史存道听着我们两个说话,忽然哼了一声,一拨马头道:“五郎随我去看看。”

我跟在史存道身后,史迪佳贪看热闹,也悄悄尾随过来,我们穿过一干禁军来到前面,只见一乘八抬大轿横在路中,说是八抬大轿,比平时四人抬的轿子可大了不是一点,足有丈把来宽,把路面堵了个瓷瓷实实,轿前也有两队卫兵护卫。史存道的亲兵大声喝问:“前面挡道的是谁?”这一句却是明知故问,洪烈帝国里有如此声势的轿子除了当朝太师还能有谁?

这时从对面队伍里走出一匹青骡,一个身穿藏青色锦袍的管家样胖子朝史存道的亲兵看了一眼,要在平时见有人这么大剌剌地叫嚷大概早已发作,但今天情况特殊,他见对方是军中打扮,强压火气拱手道:“这位军爷请了,在下是顾府总管,轿子里正是顾太师。”

那亲兵道:“何故挡道?”

那总管耐着性子道:“并非故意挡道,实在是轿子行缓,这才阻了路径。”

那亲兵道:“你挡了史元帅的路,速速让在一边,让我们先行通过!”

胖子脸上的肉一抽抽,敛去笑意道:“既是史元帅的虎架,想必也是赶奔城门去的,我家太师要在那里恭送贵军,不如请元帅大人就跟在我们轿子后面缓缓而行,到了城门时咱们两厢别过,各屡其职如何?”

那亲兵却比他还不耐烦,手一挥道:“去哪里那是你们的事,现在快把道路让开。”

胖总管这时也再压不住火气,大声道:“大胆!我好话与你说尽,你怎么不通人情,当朝谁敢勒令太师让路?”

那亲兵厉声道:“今日就算是太师也得让路,延误了时辰你们吃罪得起吗?”他小小一个亲兵,不但对太师府的总管不假辞色,竟连太师本人也不放在眼里,连我在一边也觉得他不通情理了。

双方越说越僵,这时史存道拨马上前,四平八稳道:“原来是顾太师的大驾,老夫这厢有礼。”

他说完这句话,轿帘一挑,一个头戴玉冠的老者露出脸来,勉强道:“史老元帅有礼。”显然顾太师也听见了自己的总管和亲兵的对话,脸色极不好看。

史存道扫了一眼那亲兵道:“既知是顾太师,你怎么胆敢如此无礼,还不快向太师赔罪?”

那亲兵恭谨道:“是。”一转脸面无表情地冲顾太师一拱手道,“卑职得罪了。”谁都看得出他是敷衍了事,顾太师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史存道揭过这茬,笑眯眯道:“今日情况特殊,还请太师行了方便如何?”说来说去,还是要叫太师让路。顾太师脸色一变,眼看就要发作,这时有一个人从轿子后面转过来,他骑在马上地神冲轿子里说了一句:“爹,我看咱们还是让一让吧。”

我一看这人正是禁军统领顾德彪,于是朝他拱了拱手,顾德彪也不易察觉地冲我笑了笑,然而他抬头间目光停顿在我身边就是一愣,我扭头一看见是史迪佳,史迪佳见有人在看她,冲顾德彪做了个鬼脸,低声笑道:“这人长得就像个大马猴。”顾太师脸上阴晴不定,最后只是愤然地挥了挥手,顾德彪马上大声道:“让道!”

八抬大轿缓缓移在一边,我们的人得以通过,这一下阴差阳错灭了当朝太师的威风,士兵们行经之时个个抬头挺胸,昂扬而去。

重新走在路上,我见左右无人,小声问史存道:“爷爷,咱们刚才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史存道捋着胡子道:“你指什么?”

我说:“顾太师毕竟是皇上的老丈人,刚才让他丢了那么大一个人……您,您是不是和他有过节?”

史存道呵呵一笑道:“要说顾太师这个人,老夫和他并无深交,可也没什么龃龉,这么做实在是迫不得已。”

我好奇道:“为什么啊?”

史存道一指刚才那个亲兵道:“你告诉他为什么?”

那亲兵大声道:“大军前行,绝不允许前路有任何障碍,这也是取一往无前的吉意,就算挡道的是皇亲国戚,也要请他让开!”

史存道满意地点点头,对我说:“听见了吧,有时候咱们的威风还是要摆一摆的,尤其是大军出征在即,绝不能让军心有一点动摇。”

我点头道:“懂了,不过……顾太师会不会怀恨在心呀?”

史存道道:“这里的工作就要皇上去跟他解释了,如果他还是放不下这口气,那也无可奈何,大不了老夫回朝以后再去和他讲和。”

我感慨道:“我越来越觉得打仗的学问太深,我恐怕是学不来了。”

史存道道:“这算什么,今天的重头戏还在你,皇上对你的身份一直秘而不宣,就为了今天能给三军一个惊喜,你可要做好准备。”

又往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大队人马已经到达城门口,两扇城门大开着等待我们通过,文武百官按品秩高低分列两旁,他们派当朝宰相林承恩作为代表,摆下香案酒桌为大军念诵檄文,林老丞相手捧一纸,在两个门生的扶持下颤颤巍巍念了半天,四字一组,无非是“吊民伐罪、克敌归功”这一类扬我军威的善祷善颂之词,随后端起一杯酒向史存道马前进奉,史存道却并不下马,举过酒杯一饮而尽,高声道:“多谢各位同侪,老朽定当以死报国。”随即微一抱拳,便从众人身边经过,这大元帅的威风,可见一斑。

根据洪烈帝国的通例,百官送元帅出征只能在城门里相送,于是史飞也只得留在城里,眼睁睁看着两个儿子跟着他们的三叔越行越远,直至消失。我最后投去的一瞥,正巧看见顾太师催着自己的八抬大轿手忙脚乱地赶来,没办法,元帅出征百官送别是洪烈帝国的律例,他当太师的也不敢违背,不过总算最后看了我们背影一眼,勉强也算是送过了……

再往前走都是空旷的乡野小道,既无阻碍,不多时就到了中军大营,我只见营帐连绵无垠,这里屯着洪烈帝国最为精锐的75万中央军。

在大营正中,帅台高筑,两边高飘着飞龙旗,这表明皇帝已经到达大营,禁军和缚神卫各有人在台下严阵以待。

得知史存道抵达,李公公接了出来,史存道这才下马与他寒暄,末了问道:“皇上已经到了?”

李公公道:“皇上昨天就在此处安了临时寝宫,为的就是不耽误大军的行程。”

史存道道:“老臣惶恐,皇上的意思誓师大会什么时候开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