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不知不觉间,新春已至。

县城虽远远不如京城繁华,但值此佳节,家家户户门前亦装点一新。大红的对联张贴起来,灯笼明照映辉雪光,鞭炮阵阵,回响不绝,身着簇新棉衣的孩童们在雪地奔跑撒野,洒下阵阵无忧无虑的笑声。

这一日,巧儿正帮着母亲在厨房和面,门帘子一掀,一名身材挺拔、浓眉大眼的年轻人春风满面地进了酒馆,手中还提着两大包年货,正是洪三娘的外甥戴俊梁。

相思端着热水从后院出来,撞上戴俊梁的目光,忙打了个招呼,就想回去帮忙干活。戴俊梁放下年货,道:“岑姑娘,前些天给你捎来的药喝完了吗?”

“还有两包。”相思低头赧然,“多谢你又为我抓药,这次喝完应该不用了……”

“那天我问过老郎中,他说你还是体虚,只喝这几天恐怕是不够的。”戴俊梁认真道,“你不要怕喝药,需知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千万心急不得,趁着有好转的时候要用足用够药剂,这样才能将身体真正调养好。否则前面喝的也浪费了,一旦劳累又要倒下,何苦来呢?”

“我倒不是怕喝药……”相思小声辩解了一句,戴俊梁看出她心事,因劝解道:“钱的方面你也不要在意,老郎中知道我们都不算有钱人,开的药剂并不贵,你放宽心,别总是忧心忡忡的,这样对身体也不好。”

正说话间,洪三娘从厨房出来,笑问两人在说些什么。相思道:“戴大哥在劝我继续喝药,讲得倒是头头是道的。”

“那是当然,你别看我这外甥长得高高大大,好像只懂舞刀弄枪,其实是个细心人!”洪三娘道,“他那故去的娘,也就是我姐姐,从生下他之后就一直身体不好,他父亲后来也大病一场瘫痪在床,他辛辛苦苦伺候了父母多年,二老虽然常年多病,但逢人就说儿子孝顺懂事。”

戴俊梁道:“三姨,这有什么,做儿子的不孝敬自己爹娘,那还是人吗?”

“道理是这样的,可久病床前无孝子,你能将爹妈伺候得那么妥帖,直到他们撒手去了的时候,也没一句埋怨,我看这县城里也找不到几个像你这样的!”

戴俊梁笑笑,这时门帘子一挑,从外面进来了两名男子,俱是行商货郎打扮,进屋子后四下打量一番,便坐在了临窗的桌边。洪三娘马上上前招呼,相思见状,向戴俊梁轻声道别,闪身进了厨房。

戴俊梁因帮着洪三娘给那两名客人打酒加热,听他们口音都不是大名府的,便问道:“二位,这大过年的,也不在家团聚吗?”

“为了谋生,自然得四处奔波。”

客人只简单地说了一句,看到相思又端着切好的小菜出来,目光停留了一瞬,随即吃起菜来,不再关注。

洪三娘一边给客人倒酒,一边笑着向戴俊梁道:“好外甥,前些天开面馆的张大娘还向我打听,问你有没有定亲,看那样子像是想给你做媒呢!你有没有中意的,先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心里有数。”

戴俊梁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目光却落在正背对着他,在柜台那边擦拭桌子的相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