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2章 攻心为上(第2/2页)

太史慈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并不清楚,但太史慈的勇气和自信让他自愧不如。

“子泰兄,化胡为华,稳定幽州,是一项百年大计,也是吴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你是幽州人,通晓胡事,又有见识,此次出征有你相助,我受益良多,此战结束,我想请你为使者去见吴侯,还望子泰兄不要推辞。”

田畴心中一动。太史慈让他去见孙策,自然不是简单的见一面,而是让他去汇报战功。这向来是一件美差,没有一个君主会薄待报功的使者,况且太史慈深受孙策器重,就算是看在太史慈的面子上,孙策也不会亏待他。

“多谢都督美意。只不过……”田畴很是纠结。他虽然对名利不甚看重,并不指望在孙策麾下做官,但他对太史慈的欣赏非常感激,能和太史慈这样的人相交是难得的机遇。“我不好仕宦,无意仕途,若非刘牧赏识,张使君相邀,我也不会在这里。如今有都督坐镇幽州,幽州太平可期,我还是想回去读书耕地,做一个普通人。”

太史慈笑了起来,探身拍拍田畴的肩膀。“子泰兄,你性情高洁,我是知道的,绝不敢勉强你为吏。只是幽州汉胡杂居,情况复杂,若无子泰兄这样的智者引导,纵使有铁骑千群,终究也只是一时威风,难以长久。请你去见吴侯,也正是希望你能领略吴侯意旨,互通有无,共同为稳定幽州献计。子泰兄,你与吴侯见过面,应该知道吴侯志向远大,说句臣子不该说的话,改朝换代,一姓之富贵绝非他最在意的事,他要建的是千秋功业。勉强比之,当如汉武尊儒,影响的不仅是几十年的兴亡,更是我华夏衣冠的未来。你既是读书人,传圣人之业,岂能置身事外?”

田畴心动不已,半晌无语。他看看太史慈,几次想开口拒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太史慈说到了他的心里,他可以拒绝官职,但他无法拒绝这样的机会,身为读书人,从来就不可能真正的出世,立德立功立言,总要做点什么才行。可是就此为孙策效力,又未免对不起张则。

见田畴纠结,太史慈哈哈一笑。“子泰兄,你放心,如果你一心归隐,我绝不勉强。只是希望子泰兄给我一个机会,也给吴侯一个机会。”

田畴松了一口气,躬身答应。“喏,多谢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