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技惊群雄(第5/6页)

乌蒙当然亦已看出了李思南本领不凡,但他想李思南刚刚被宇文化及的第七重“龙象功”打了一掌,还加上了杜玉门的内力,即使他没有受伤,元气也是大损的了,“有这样的便宜,我乐得去拣。”他就是怀着这个侥幸心理,是以毅然出场的。

李思南淡淡说道:“我这个乡下人能够得到蒙古大国师的大弟子指教,真是何幸如之。你划出道儿来吧,我是无论如何也要舍命奉陪的了!”

乌蒙哼了一声道:“好说,好说,你的本领很不错,不必客气。我看你的内功是比我的师弟高明,我就和你较量内功吧。”

马如龙忍不住说道:“这似乎不大公平,这位李师傅刚刚以血肉之躯,硬接了两位一流高手的掌力,如何还能拼斗内功?”

李思南笑道:“好汉一言,快马一鞭。我虽然不是好汉,说过的话可也不能后悔,我说过任凭他划出道儿的,比内功就比内功,我唯有舍命奉陪了。”

乌蒙道:“好,大家都听见了,这可是他本人愿意的,不能怪我占他的便宜。”说罢,呼的一掌,就向李思南猛劈过去。掌挟劲风,方圆数丈之内,砂飞石走。马如龙吃了一惊,想道:“楚雁行这师侄真是不识好歹,我给他说话,他却偏要硬充好汉!”

哪知双掌一交,结果却是大出马如龙意料之外!

眼看乌蒙蒲扇般的巨灵之掌就要劈着李思南的额门,李思南这才举起手来,轻描淡写的一掌拍将出去。看来竟似未曾用上气力,双掌相交,无声无息。

乌蒙一声大喝,站牢马步,运劲一推,脚下青砖碎裂,尘土飞扬,他的双足已是陷入泥中。李思南纹丝不动。

只见李思南的手腕缓缓摆动,或向左移,或向右移,移动的幅度很小,说也奇怪,乌蒙用了全力攻他,却是不能向前再跨一步,身形还得跟着李思南手腕摆动的方向,晃个不停。

原来李思南是使上了“四两拨千斤”的借力功夫,乌蒙的力道左面攻来,他就拨向右方,右面攻来,他就拨向左方,移转之间,已是把乌蒙猛烈之极的第八重“龙象功”的力道轻描淡写的化解了。虽说这是“借力打力”,但本身要是没有非常深厚的内功,那也是施展不出来的。

不过片刻,乌蒙已是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他的内力源源不断的发出去,却似泥牛入海,一去无踪,不由得慌了起来,暗自思忖:“这小子以逸待劳,我的内力总有用尽之时,这却如何是好?”心念一动,陡地手腕一翻,抓着李思南的虎口,猛地喝一声:“起!”果然把李思南的身躯一下子就挥了起来。

众人都以为李思南可以稳操胜券了的,这变化突如其来,不觉都是大惊失色。马如龙忍不住又叫道:“这似乎不是比拼内功吧?”

原来乌蒙用的是大擒拿手法,加上蒙古武士最为擅长的摔角功夫要把李思南摔倒的。他内力比拼不过李思南,只好自食前言了。

乌蒙冷冷笑道:“胜者为雄,你管我用什么功夫?谁叫这小子老是取巧,不敢和我真个硬拼呢?”大笑声中,把李思南高高举起,作了一个旋风急舞,就要把李思南猛力的抛出去。

但说也奇怪,他想把李思南抛出去,李思南竟似附在他的身上一样,只用两只指头反扣他的手腕,他就抛之不动。

李思南一声冷笑,说道:“你要和我比拼内功不是,那就好好的接住吧。”话犹未了,乌蒙已是觉得有如千斤重压,压在他的身上。

李思南用上“千斤坠”的功夫,本身的力道加上乌蒙攻他的力道给他借用了来,全都压在乌蒙身上,乌蒙如何禁受得起,双膝一软,登时跪在地上。李思南双指扣着他的脉门,左手和他的右手仍是牢牢抓住,身子悬空。乌蒙虽然跪倒地上,依然摆脱不开。又羞又气,又急又惊!

李思南笑道:“太多礼了,我不敢当,咱们是不是还要再比下去?”

乌蒙早已支持不住,再不求饶,只怕就要耗尽全身气力,筋断骨折而亡。无可奈何,只好不顾羞耻,连忙说道:“李大侠,我比不过你了,我认输了。”李思南哈哈一笑,双指松开,站到地上,说道:“起来吧,别客气了。”

这一场李思南胜得光彩之极,但龙象法王的大弟子败得这样惨,可是面目无光了。他哼了一声,就想亲自下场,却有两个武士,先他而出。一个名叫呼韩邪,一个名叫巴真,身份与乌蒙相同,都是成吉思汗生前选拔的十八名“金帐武士”之一。龙象法王坐了下来,心里想道:“他们联手,恐怕还是胜不了此人。不过让他们先打一场,让我更能摸透对方的武功,这也很好。”

呼韩邪与巴真并肩一立,说道:“李大侠腰悬宝剑,想必也是剑术的名家了。我们意欲讨教剑术,不知李大侠可肯赐招么?”

马如龙倚老卖老,又忍不住说道:“比武的规矩不是说明了单打独斗的么,几时改了?”

呼韩邪愠道:“马老镖头,你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话犹未了,李思南已是替他接下去说道:“各派剑术,不尽相同。有的剑派,必须两人合使一套剑法,才显威力,甚至还有排成剑阵的。两位大概是要用双剑合璧的功夫吧,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呼韩邪喜道:“李大侠不愧是个武学的大行家,正是这样。对手一个人,我们是两人齐上,对手是一百个人,我们也是两人齐上。不过李大侠倘若要固执比武的规矩,我们也不能勉强,这一场只好不比了。”原来他们是蒙古最出名的剑客,练的一套剑术名为“龙形一字剑”,一使开来,两人如同一人,威力极大,从来未曾输过的。

刚才杜玉门和金光灿比剑之时,这两个人在旁细心观看,饶是杜玉门的剑法那样精妙,也给他们看出好些破绽。当然这些破绽倘若要他们和杜玉门单打独斗的话,他们是决计攻不破的,但若是让他们双剑合璧,他们就有可胜之道了。

说起来他们早已是跃跃欲试的了,杜、金二人给李思南分开,他们失掉了一个和杜玉门比剑的机会,亦即是失掉了一个他们自以为可以“扬名立万”的机会,心中都是大感遗憾。此时又一个可以“扬名立万”的机会到来,他们还焉肯错过?

出场之前,他们暗地里也曾商量过的,在他们的想法,李思南的剑法再高,想必也不会比杜玉门更高,而李思南刚把龙象法王的大弟子打得惨败,此时正是场中“风头”最健的人物,他们要是胜得李思南,岂非更为光彩?是以在他们“叫阵”之后,担心的就只是李思南愿不愿意应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