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刺客多愁感明主(第4/7页)

唐代的官制,中书令相当于宰相,武则天颓然说道:“确乎料想不到,裴炎满口仁义道德,对国事也很用心管理,居然是个叛逆!不过也好,毒疮发作出来,总比藏在身体内部为害的好。”转过头来对狄仁杰道:“近来我也觉得裴炎有点虚伪,却还料不到他如此之坏。呀,你们都赞我知人善任,在这点上,看来我比太宗皇帝(李世民)还差得远哪!”狄仁杰道:“陛下是自古到今,第一位临朝的圣母,以非常之人,任非常之任,反对陛下的也自然比反对太宗皇帝的多得多,明的暗的都有。不是陛下不及太宗皇帝,而是陛下的处境比太宗皇帝艰难得多!”武则天叹了口气道:“知我者其唯狄卿乎?呀,可惜你姓狄!你为什么不姓李呢?”

转过头来对那两个军官说道:“你们揭发裴炎,大大有功,死罪免了!哼,裴炎为什么这样恶毒对我?”

程务甲道:“英国公密谋举兵,约好了裴炎做内应。裴炎差遣我们刺杀太子,一来可使天后陛下蒙受恶名;二来可令陛下猜疑丘大将军;三来令陛下有失子之痛,无心再理国事。”武则天冷笑道:“一举三得,裴炎他想的倒好!不错,母亲失了儿子,谁不伤心?但若裴炎徐敬业之流得逞,就要有更多的母亲失掉儿子,更多的老百姓伤心!敌人盼望我的,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国家大事,我是非理不可!”说话斩钉截铁,英气勃勃,上官婉儿伏在瓦面偷听,亦自凛然,捏着匕首,心中想道:“我若把她刺杀了,国家大事,岂不是要让裴炎之流去管?他会管得比武则天好吗?”但觉那柄匕首竟有千钧之重,提不起来。

只听得武则天吩咐那老太监道:“把这两人押出去,叫他们小心保护,今晚之事,绝对不许泄漏。”程务甲与韩荣满眶泪水,叩头谢恩,程务甲忽道:“天后陛下!”武则天道:“你还有什么话说?”程务甲道:“请陛下防备刺客!”武则天道:“什么?裴炎还派有人要行刺我吗?”程务甲道:“不是,我是怕刺客就在屋中。”武则天道:“胡说,屋子里都是我的亲信,哪来刺客?”程务甲道:“我武功虽废,还听得出屋子外面似乎有人埋伏,只不知道是轮值的武士还是刺客?陛下对我宽厚无边。我不能不提醒陛下。”武则天道:“你一进来就察觉了吗?”程屋甲道:“是呀!”武则天笑道:“那必然是轮值的武士无疑了。若是刺客,岂有埋伏这么久还不动手之理,何况刚才只有我和宫女在这里呢。不必大惊小怪,你们出去吧。”程务甲一想,果然有理,不便再多言,让老太监将他们解出去收押。

上官婉儿吓出一身冷汗,待得心神稍定,再从瓦隙缝中张望下去,只见武则天拿起一面镜子,喟然叹道:“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轻掠鬓边,似乎是拔掉了几根新添的白发,停了一停,问道:“狄卿,我今晚这件案子断得怎样?”狄仁杰道:“陛下真如秦镜高悬,微臣亦自心服。不过,说老实话,陛下今晚的宽厚,却是大出微臣意料之外。”武则天道:“不,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是一个宽厚的人,我不过秉公办理罢了。若有危及国家,害及百姓的,也许我要比你更严厉呢。我是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着鞭子的人。”狄仁杰点点头道:“管理国家,本来就要一手拿着镜子,一手拿着鞭子。”武则天道:“怕的是老之将至,坏人太多,我不够精神去对付了。”狄仁杰道:“陛下是太操劳了。”武则天道:“所以我要你替我分劳,今晚我就将一根鞭子交给你!”说罢果然叫宫女拿了一根鞭子来,那是一条金光灿烂的长鞭,武则天庄重地捧在手里,站了起来,交给狄仁杰。

狄仁杰惶恐说道:“请问陛下赐鞭之意。”武则天道:“这条金鞭是太宗皇帝留给我的,我现在郑重地交付给你。你持此鞭,如朕亲临,凡有不法之徒,不论皇亲国戚,公侯贵介,你都可以将他鞭打。这儿的知县就是一个该受鞭打的人,你明天可以去将他重重打一百鞭。”狄仁杰接过金鞭,叩头谢道:“陛下如此信任小臣,粉身碎骨,不足图报。”又道:“但愿这条金鞭,越少用它越好。”

外面敲起了四更,狄仁杰道:“陛下还有什么吩咐么?”武则天道:“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量。狄卿,我今晚确是有点伤心!”狄仁杰道:“太子惨死,可幸主凶已经审出……”武则天截着他的话说道:“我今晚的伤心,不单是为了儿子,也为了李逸,想不到他也与徐敬业一道来反对我。”狄仁杰道:“陛下在长安时派遣了李孝逸将军为扬州道大总管,他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即将南下,徐敬业再加上一个李逸,我看也算不了什么。”武则天喟然叹道:“我不是怕李逸抢我的江山,而是怕我身死之后,这江山不知交付与谁?”

狄仁杰忙道:“陛下春秋正盛,胡为出此不祥之言?”武则天微笑道:“凡人皆有一死,做了皇帝就能免死么?何必讳言。你是知道的,我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李弘误服婆罗门毒药,早已身死。二子李贤,现在又被刺杀,他是死读书的书呆子,纵然不死,也不能传以大位;三子李显庸懦无能,因此我才贬他做卢陵王;四子李旦年纪还小,不过看来也不是个有才能的人。皇室之中,李逸是比较有才能的,我曾经想过将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给他,如今看来,他的才能不过是用来替他自己以及那些旧日的王公巨族夺回失去的利益而已,更不是合适的人选了。唉,你说我这皇位该传给谁呢?”

上官婉儿听得心弦颤抖,想道:“李逸哥哥把她当作不共戴天的大仇人,她却曾经想过要把皇位传给他!”只听得武则天往下续道:“我的侄儿武三思虽然也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但好像比我这几个宝贝儿子稍为好些,我将他立为皇嗣,你看怎样?”狄仁杰道:“陛下立嗣,臣子本不该干预。但请陛下三思,自古以来,只有儿子做了皇帝之后,母后可入祀太庙;未闻有侄儿做了皇帝,姑母可以入祀太庙的。”武则天道:“我只求江山付托得人,我身后的哀荣,早非所计,其实,武三思也不很适宜,若能任由我的意思,我真想把皇位传给外姓!”说话之时,双眸炯炯,瞧着狄仁杰。狄仁杰急忙跪下叩头,说道:“此事万万不可。”武则天道:“为何不可?”狄仁杰道:“现在不比尧舜之时,当今之世,皇位一统的观念,久已深入人心,尧舜可以禅让,陛下不可禅让,若然传之外姓,只怕要引起滔天的战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