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游龙吞珠(第2/8页)

所以孟昶和蜀国文武群臣推断,正是出于这样的计划,大周才会遣特使来成都促成边界易货,然后用得了疫病的牲畜易取蜀国粮盐,造成蜀国内部恐慌,市场运转停滞,军需用马锐减,整体兵力下降。另外,特使这一路看清了蜀国的地势、地貌,知道从蜀国腹地往秦、成、阶、凤四州的路途山险水恶,调动人马和粮草很不方便。如果再因牲畜传染病的传播恐慌造成运输停滞,造成蜀国军需所用牲畜的紧张,那么趁这个时机拿下秦、成、阶、凤四州应该不会费太大的人力、物力。这也是大周在国内物价飞涨、物资紧缺的时候,还敢以易取不多的粮盐和民间搜罗到的一些物资充作军用来攻打蜀国的原因。

世事转换瞬息之间,谁能想到原本最不会受南唐提税影响的蜀国,始终可以以提税为契机获取到大量利益的蜀国,现在却因为大周的险恶用心和歹毒伎俩,顿时变得同样的窘迫,甚至是危机四伏。

所以目前的状况下,最应该看清形势的不是蜀国也不是大周,而是南唐。如果能够趁着大周进攻蜀国之际出兵大周,与蜀国两边夹击大周,只要是拖住周军让其不能一举得手,那么就他们现有的军用补给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不战自败。

本来孟昶与南唐太子李弘冀私下交好,暗中是有互助互利约定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孟昶已经连遣五路密使,其中还包括李弘冀派来蜀国协助边界易货的德总管,可是李弘冀那边到现在都不曾给自己只字半语的回复,不知道是何缘由。按理说南唐大部分兵权是掌握在李弘冀的手中,他是有能力做出决断和部署的。可现在这种态度是突然间另有什么想法?还是他自己被什么事情困扰住而无法抽身处理合击大周的提议?

总之,不管大周的暗中储粮运兵,还是李弘冀的始终不予回复,这些对于蜀国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兆头。所以这些时日孟昶心中心中烦躁难安,即便是秋凉也无法让其有丝毫爽怀的感觉。也就只有申道人送来的“仙驾云”可以让自己服食之后能够飘飘欲仙,完全放松,暂时忘却身边所有的烦恼。

此时孟昶端坐在书案背后,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胀、眼皮的沉重,一股股倦意将他围裹得紧紧的。虽然心中很清楚自己和毋昭裔、赵崇柞等几位朝廷重臣聚在自己的“亦天下”书房中是在等待一个重要的消息,但他却有些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仙驾云”,想到了花蕊夫人温软的怀抱。

他们等待的消息真的是一件极为重要的消息,是关于几个国家都全力以赴想得到的那个巨大宝藏的消息。蜀国目前虽然一下子面临了这么多的问题,陷入了重重困境,但其实只需要一个办法就能将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那就是找到巨大的宝藏,从中获取到巨大的财富。

有了钱,那些易货的损失、民众的恐慌就全都不是问题了。至于大周欲以刀兵相加,自己也可以与之协商,以替他们缓解国内的窘境来平息这场战乱。即便大周一意孤行要动刀兵,那么自己有足够的钱财购买军资、马匹,激励兵将,还是可以与大周一战的。只要有了这笔财富,还可以直接许给南唐好处,让其协助自己共同应对大周。也可以买通吐蕃、党项,让他们从西面出兵,由侧翼攻击周军。甚至有可能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将蜀国得到宝藏的确切消息传出,大周就会马上心生惧意,即刻退兵。

藏肉方

前些天从楚地有消息由各种途径连续传来,说是蜀国不问源馆的高手从其他几国的高手手中夺取到关于宝藏秘密的皮卷。只是被楚地周行逢手下的各路兵马和地方衙役、捕快层层围堵,一时不能从重围中脱身。

得到这个消息后,孟昶和毋昭裔、赵崇柞商议决定,立刻派遣内防总管太监华公公前往楚地界内接应不问源馆的人,及时将宝藏秘密的皮卷带回蜀国。

这华公公主要是负责蜀宫内部安全的,御前侍卫、内宫守卫以及九经学宫的人手他可以随便调动。虽然是关系到蜀宫和皇上安全的要职,但这个华公公其实并不会一点技击术。好在作为内防总管,需要的不是亲自出手拒敌杀人,而是需要有很高的警惕性和严密的布防手段。而华公公虽不懂技击,却钻研于诡道攻防和坎子行技法,熟知防护守卫的布设以及机关消息的运用。

诡道攻防,除了严谨细心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天性之中极强的怀疑态度。不会技击的华公公正是一个疑心极强的人,蜀国上下,除了孟昶,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他的怀疑对象。包括毋昭裔、赵崇柞、王昭远这样的朝廷重臣,也包括经常在后宫里进出的申道人和一直住在后宫里的阮薏苡。

就算是现在,华公公都一直派人暗中盯着这些人。对于这一点几位总被前呼后拥的大臣也许难以觉察到,一直住在内宫里的阮薏苡更难觉察到,但总是小心谨慎穿梭于宫里宫外的申道人却是觉察到了。并且有一次因与人接洽之事半路进茶馆听唱,听一半时,接洽事完又出茶馆,结果觉察到身后异常,并且确定是有学宫高手盯着自己。幸好此番接洽事做得隐秘,不然真就要无名祸上身。自此之后,申道人做事才会处处小心、时刻提防。与萧俨私下见面说字画的事情,要辗转由童子半路突然拦车,带萧俨走过多少巷弄小路,还要预先嫁罪于青羊宫。这都是拜华公公所赐。

另外,华公公还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特别是对内宫守卫的布置,以及一些防卫器械和机关的设置,他都是力求不留一丝漏洞。而他这一特长在孟知祥出事之后被蜀国皇家十分看重,这才直接将其升为了内防总管。

这一趟让华公公出马,除了他办事谨慎外,还因为华公公祖上就是楚地人。原籍就住在楚地永顺府界内的清平村。

华公公带领一众高手出成都直扑楚地,随后便一直没有消息。反倒是在几天前有不问源馆的丰知通传一份密信给赵崇柞。说自己所带的一帮人已经脱出楚地官家的包围,但是折损很重,现正尽快赶回成都休整。

密信中只说尽快回来休整疗伤,并没有提及那个与宝藏秘密相关的皮卷。所以本来就很焦虑的孟昶又增添了一番焦急,与几位重臣聚在这“亦天下”的书房中连着坐等了三个白天。现在即便是腰酸背痛、神疲体乏,却依旧抵御着“仙驾云”和花蕊夫人的诱惑,坚持留在书房中。

“皇上,要不你先回内宫休息半日,一有消息我立刻让人奏报与你。”毋昭裔看出孟昶的状态很不好。而实际上因为有孟昶在,几位大臣的状态更加不好。因为作为皇上有些时候还可以随意一点,坐得尽量舒服一点。而作为大臣却是绝不敢在皇上面前有丝毫放肆的,所以劝孟昶进去休息也是给自己休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