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二十四章 大燕来客(第2/3页)

萧平旌似乎被“故意推动”这个说法所触动,捏着自己的下巴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

两人说话时萧平章一直没有插言,神色怔怔,似乎也在琢磨着什么。萧庭生察觉到他的安静,转过头来,语带询问地叫了一声:“平章?”

“北燕如此情势,也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萧平章向父王淡淡一笑,侧过身去,“平旌,正好你闲着,有个差使给你。”

兄长这次交代下来的差使,对萧平旌而言并不难办。他打小在琅琊阁受教,各地鸽房的人认识得不少,对金陵鸽房当然更是熟悉。萧平章想要知道的北燕最新消息,他次日跑上一趟就查了回来,还能有空闲拐到扶风堂去找林奚聊个天。

扶风堂病人不多的时候,林奚一般都会待在药房里。入春后时症渐起,她正在调配一种袪瘟毒的成药,心神十分专注,萧平旌推门进来的时候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长林二公子倒是很有眼色,自己给自己倒了茶,拖个小凳到中间摆满各式药具的长方桌边坐下,时不时给林奚拿个碗,递个剪子什么的。

将数份药材调配好放入罐中熬制,林奚这才拿起桌边自己的茶杯饮了一口,问道:“你不是抱怨最近总是被世子抓着学理政务吗?今儿怎么这么闲?”

“刚替他跑完腿呢!”萧平旌好奇地朝林奚喝的茶杯里看了一眼,“你水里红红的泡着什么,很稀罕吗,从来都不请我喝。”

林奚被他惹得笑了一下,“只是普通的栗果,你喝不惯的。”说着拿了个新茶盅,将自己杯中之水分了一些给他。

萧平旌接过小抿半口,果然喝不习惯,皱着眉头放到一边,“偷偷告诉你吧,又有一位琅琊高手要到金陵了。”

“谁啊?”

“北燕瀚海剑。父王和大哥都看重得很……其实照我说,墨淄侯都来过了,拓跋宇又算什么?”

林奚随口道:“连我都知道拓跋家是北燕第一名门,朝中亲贵。按琅琊阁的规矩,瀚海剑怎么就能上榜呢?”

“拓跋宇只是瀚海王的第三子,没挂朝职。”

林奚秀眉微挑,“听你的说法,琅琊阁一心只答江湖事,想跟朝堂切割开来,可照这么看,怕是也切割不清楚。”

萧平旌耸了耸肩,“可不是嘛,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大多数绝顶高手,总是会跟各国朝廷挂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有那么容易分得清楚?也不知道老阁主改这个规矩的时候,到底抽的什么风,受的什么刺激。”

林奚一时没忍住,被他逗得笑出声来,低头拿手帕掩了掩唇。

这时云大娘探头进来,问道:“姑娘,午膳准备好了,有二公子爱吃的水晶虾仁,您二位想在哪儿吃啊?”

她这句话问得如此自然,林奚顿时有些脸红,嗔道:“谁说过要留他吃饭?”

萧平旌夸张地睁大了眼睛,“我进来拿盆递碗地也算帮着干了活,连饭都不留吗?”说着吩咐云大娘,“在茶厅上吃就好了。”

林奚一向拿他的自来熟没办法,若要较真自己又觉得矫情,也只能转头不言。午膳后萧平旌估摸着兄长快下朝回来了,没有再多停留,只闹着她又要了包新茶,便告辞而出。

纵马奔离朱雀大道,转往东西向的另一条主街,迎面正遇上巡防营的孙统领带着一队人马经过,萧平旌稍稍停缰,笑着打了声招呼。

孙统领赶忙过来回了礼,道:“二公子近来忙什么呢?上次说过要到我们巡防营给兄弟们指点几手的,您可别忘了。”

萧平旌笑道:“放心吧,我答应的事绝不食言,就这两天肯定来。”

两人正说话间,一阵密集的马蹄声自街口另一边传来,数十骑人马飞奔过街头,马上骑士虽是平民武人打扮,但所穿袍服质料华贵,佩带的也是上好的兵器,奔驰而过时气势十足,连青石街面似乎都有些颤动。

孙统领见萧平旌的神色有些疑惑,忙主动解释道:“那是关外七大马场的人,每隔一年上京送一次年礼,因为远途而来不容易,一般要待到四月中才会回程。”

“送年礼?送给谁啊?”

“他们给朝廷供应战马,多少在京城有些人脉,年节走动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孙统领说着转向身旁的副手,吩咐道:“你亲自去他们住的客栈,给这些马场的人打个招呼。天子帝都不是关外,不要搞出这万马奔腾的气势。闯出祸来,不是给咱们巡防营添麻烦嘛!”

战马供应是兵部的事,萧平旌又是个闲散无职的人,对什么关外马场并无兴趣,跟孙统领道了别,扬鞭催马回到府中,直奔向东院书斋。

萧平章散朝后跟荀飞盏多聊了几句,这时也才刚刚回府,正想叫来东青问问平旌的动向,便见他从开敞的窗口翻跳了进来,不由一笑,“你倒回来得巧,拜托你的事办得如何?”

萧平旌将一沓纸页摆到他桌案上,得意地道:“都整理好了,全在这儿。”

萧平章并没有急着看,反而问道:“你既然整理过,想必也都看了,对北燕如今的情势有什么想法吗?”

萧平旌在书桌对面坐下,仰着头想了想,道:“大势所趋如同洪流破堤,非万钧之力不可阻也。北燕朝廷想要挽回的机会并不多,关键就看当下这局面稳不稳得住了。”

武臣不参政乃大梁定规,长林府并未介入过与大燕前期和谈的相关事务,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身为长林世子的萧平章不可能不加以关注,更不可能没有他自己对于情势的推断,派平旌前去打听北燕最新的消息,也只是为了最后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

“北燕惠王入京在即,今日朝堂上内阁也提交了最后拟定允准的和谈条件……”萧平章将一份文书递向二弟,“你也看看。”

萧平旌知道这是逃不掉的一项功课,认命地接了过来。他素日虽然不管这些正事,但知道的信息远比旁人更多,匆匆看过一遍之后,很快便发现了其间症结所在,眉头不由自主皱了起来,疑惑地看向兄长。

“内阁远在京城,边境上许多情况不如咱们清楚,在他们看来,燕梁两国结盟,谈到这个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倒也不必苛责……”萧平章不问也知道他在疑惑什么,叹了口气,扯过一张空白纸笺,提笔濡墨,“此事明日还要再议,我得赶紧拟写奏章,顾不上管你了,自己玩耍去吧。”

萧平旌如获大赦,生怕他改了主意,跳起身一溜烟地向外奔去,谁知刚转过书斋外院的回廊,迎面便遇上了蒙浅雪,忙停下来见礼,“大嫂。”

蒙浅雪眯起眼睛打量了他一阵,表情有些古怪,“北燕惠王就要来签和约了,你还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