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三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3/3页)

萧元启心中有鬼,与他交谈时极为警觉,脸上如同挂着一副完美的面具,说出话来字字斟酌。不过荀飞盏对他是真的未起丝毫疑心,除了彼此叙谈这几年的大事以外,基本就是在叮嘱他好生照顾妹妹。这个态度在萧元启看来简直可以间接证明何宅之事与荀白水无关,欢喜之余,自然是满口应诺,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对安如呵护备至。

如果单看他当下的行为,这个保证似乎也不全是谎言。王府对荀安如的起居饮食照应得极为精细,他自己也尽量陪伴在病人左右,俨然是一个体贴的夫君。从书房赶来一进主院的大门,他便呼叫太医想要详细问问,结果太医还未出现,两名掌院娘子就满面堆笑地迎了上来,蹲身向他道喜。

昨日萧元启暗中猜过有可能会是这样,但太医不肯定论,他也就没敢多提,此刻听了掌院娘子的贺词,顿时面生春风,大步流星奔到了床榻边,高兴地问道:“这样的喜事,大夫您可看准了?”

太医笑着躬身道:“在下从昨日起已经查过四次脉象,王妃近来的起居详情也细细问过。王爷放心,绝对不会有错。”

萧元启在榻沿边坐下,握了荀安如的手,低声道:“大夫的话都听见了吧?如今有了孩子,自当以他为重,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

荀安如半倚在枕上,发丝披肩,眼帘仍是半垂着不肯抬起,面色雪白一言不发。

太医常入高门内宅,深知避讳阴私方是自保之道,即便看出她情绪异常也不深究,自顾自地说着医嘱:“王妃素来娇养,血气较常人更弱,胎象略有不稳。保养倒是其次的,心境开敞最是要紧。”

萧元启对他的识趣很是满意,命人取来重金加谢,礼送出门。待太医离开之后,他又将室内众人尽数打发了出去,自己起身改坐到床头一侧,展臂将荀安如揽在怀里抱了一会儿,劝慰道:“我生来没有见过父亲,母亲走后,更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从你过门那天起,这府里才重新像是一个家。我说过会好好待你,说过想要和你携手白头,这些绝对不是假话。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只要有我在,你就不用害怕更不用担心。这是我们的孩子,我能给他最好的东西,我一定会给他最好的……”

“……可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吗?”沉默已久的荀安如终于低声开口,眸中泪光点点,“我究竟在害怕什么,其实你的心里很清楚。那些阴沉的、不见光的过往,并非我纠结在心不愿忘记,而是你……你何曾想过为了我停止……”

她苍白如玉的脸颊边黏着一缕发丝,纤小的肩头几乎不盈一握,想到心爱的女人身上怀着自己的骨肉,萧元启心头的怜惜之情愈发浓厚,捧着她的脸庞柔声许诺,“好好好,我知道了。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你们两个更加要紧……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会优先想到你,决不让你再伤心难过。可你也要为了我、为了孩子振作起来,咱们两人重新开始,好不好?”

好不好,也许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信不信,才是她心底深处最痛的那个部分。荀安如低头避开了他的视线,眸中满是茫然与悲凉。

幸而突如其来的反胃感打断了她的煎熬,萧元启立时紧张起来,一面帮她拍抚背脊,一面高声唤来侍女们,又是拿唾盒,又是递水漱口,一番忙乱之下,他不仅忘了自己还没有得到答案,就连书房里还等着的戚夫人都被抛诸脑后。

到了掌灯时分,荀安如终于稳定下来,昏昏入睡,萧元启这才稍整心绪,重新回到北院书房。戚夫人的耐性倒也不错,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迎上前先行问候:“王爷回来了?不知王妃可还安好?”

萧元启回了她一笑,简短地应道:“有劳夫人动问。王妃没什么事。”

戚夫人敏感地察觉到他归来后态度上的微妙变化,心下暗暗警觉,“如此甚好。那刚才没有说完的话,咱们就接着谈吧。在我看来,荀白水当政多年,素来谨慎小心,要想对他下手,当然没那么容易,所以我的计划是……”

她说到这里故意停了片刻,眼见没能引发萧元启的主动追问,胸中疑云更浓,“王爷,何宅发生的事您忘了吗?危机已然步步逼近,绝不是可以大意犹疑的时候啊。”

萧元启泼去杯中冷茶,在壶中换了新叶,不紧不慢地重新洗茶烹制,“夫人说得有理。但无论背后追查我的人是谁,只要不是荀白水,那就算不上什么危机。再说了,我还未接到东湖羽林最后的消息,对于狄明也尚无十足的把握,思来想去,此刻还是不要过于冒进的好。”

“不进则退,不喜则忧,不得则亡,此世人之常。无论东湖羽林最终是何走向,荀白水都是您绕不过去的关口。国主对王爷寄予厚望,怎么您自己……反倒是临门退缩了呢?”

萧元启本就不是性格和软的人,被她逼得心烦,手中茶杯重重放下,语调懊恼,“该怎么做本王自有决断,我既说了要再想想,那便是要再想想。请夫人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