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谍者公主(第3/3页)

穆华翎纵然是死了,北殷和她的亲人也不会遗忘她半分。

穆颐见她出神,以为是这阵子劳累过度,也没来得及好好休息,立刻脸上浮现担忧之色,“要不要召太医过来看看?”

萧函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事,又笑道,“我这倒是有一桩事还需皇兄帮忙。”

穆颐毫不在意道,“什么事,华翎你尽管说。”

萧函递给他一份折子,后者打开看了看,面露惊讶,“这是……安抚民心?

萧函点了点头,她下手杀的太狠,穆颐又主动为她挡箭,以致于朝野都传出了他暴虐无道的名声,萧函怎么会没有应对之策。适当的安抚民心,淡去影响,也又便于将要推行的变法改制。

这折子中一共有三策。

第一件事是良种农具,萧函回到北殷后,无论是暗卫营统领还是长公主的身份,都让她拥有了不小的资源势力,想在北殷国内寻一些需要的工匠能人义士,按她的想法改良粮种,还有耕种农具,需要的仅仅是一些时间罢了,现在数月已过,底下的人禀报已有成效。

等到全国各州府都推行开良种和农具后,北殷百姓又怎么还会惧怕皇室,天子和监国公主,感恩戴德都还来不及。

二是开恩科取士,在萧函的计划中连开三年,北殷重军功不假,但拉拢文人士子也有必要,这可不是北殷独霸天下,一些在国内待不了的跑到它国任官的也不少见。北殷之前就笼络过一些来自大兴南梁的文人武将,主要还是殷太后用才不拘一格,只要有能力够忠心,她就能用。

连开三年恩科取士,足以让北殷全国士子为之轰动,比起指责抨击朝廷上是何人把持朝政,诛杀了那么官员,他们大概更乐意去填补上被杀完后空出来的官职缺口。

朝中重要官职都已换上了萧函和殷太后的人,但还有更多缺口,也的确需要补充一些人才,从民间取仕。

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无非是狠狠被削得凄惨的贵族豪强唆使他们门下的佃农,又串联士林大作文章,宣扬国之将亡,天子不堪为帝。与其等他们再闹出其他手段,萧函选择主动出击。

最后一件事,只是在折子里提了几句,和穆颐说一声而已,还不到公之于众的时候。那就是炼钢,萧函怎么说也是在两个现代世界待过,又都是和科研沾边,就算大部分放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法用,比如量子技术等等,但建立起工业基础也实在够用了。

初步计划还只是提升军备,将士用于作战的盔甲兵器。

殷太后的亲信部队黑甲军和金甲卫,悍勇无双,哪怕上了战场个个能以一挡百,不仅仅是训练有素,和他们所着甲胄头盔,用的短刀长枪都是精钢也分不开关系。只是这样的配置无法遍布北殷所有军队,只有数千受殷太后信任重视的黑甲军和金甲卫才有这个待遇。

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艰难有限,但在萧函眼里却是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就像如何提高钢铁的质量,以她所拥有的权力,北殷国内的铁矿和煤矿也可以随意调动开炉冶铁,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大型铁场和打造武器的工厂也建立了起来。

提升北殷军队的整体素质也很有必要,萧函可不会忘了大兴那边还有位女主秦葭,会各种给男主燕殊提供助力。

萧函离开大兴帝都的时候,撤出了几乎所有的暗探,加上忙于整顿北殷内政,无心关注女主那边,也不知道秦葭与燕殊这两位怎么样了。

……

光是良种农具和开恩科两策,推布下去,就有见竿立影的效果。

无论是北殷百姓还是士子都纷纷传颂天子和监国公主的美名,之前什么暴虐不仁,统统不知丢到哪去了。

再等到变法改制时,纵有许多争议反对的声音,也都对改制造成不了什么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