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谍者公主(第2/2页)

他倒是没想过先忍辱负重一番,蒙骗过回到南梁再说,以华翎公主的手腕心计,就算放他回去也会留下掣肘他的致命把柄,他自认没那份聪明才智,能够与这样的人斗,到时候依旧是成为夺取南梁的工具,倒不如就死在了这里。

萧函却是沉默了半晌,“我不杀你,我要你活着。”

六皇子疑惑不解,却见华翎公主已经拂袖转身离开了牢房。

萧函吩咐了日夜看守他的人,“留着他的性命。”

其实南梁六皇子死不死,都有利用的价值。南梁那边的贵妃和三皇子秘密联系北殷暗线,声称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只要六皇子杨令骋死,而且还保证会尽力斡旋,不让南梁因此事与北殷交战。

但承诺这东西,尤其是各国之间,最好不要太信,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最重要。

而六皇子就是萧函手中的筹码。

在六皇子口中得到更多信息的萧函,对她要做的事也更有把握了。简单点来说,将六皇子留在北殷为质。

一方面,她能以放不放六皇子回去,吊住南梁那些欲置他于死地的人,单是为了不让六皇子回到南梁,他们就会愿意付出代价,保持与萧函的利益联系。

另一方面,既然南梁皇帝以他为靶子,好紧抓住手中权力不放,也不愿早日定下皇储太子,他也会努力表现得十分在意六皇子这个人质,这个时候就算再换个靶子也不容易了,明面上北殷也更能掌握主动权。

南梁一日不定下皇储,局势就一日不稳。

萧函现在就希望南梁皇帝能多活几年,那么南梁就能多混乱一些时日,当然,六皇子也就有活着的价值。

最近智商明显上涨的系统冒声:“那要是六皇子猜出你的意图了,愿意牺牲自己怎么办?”

萧函笑道,“他不会的。”

不愿意叛国是一回事,但爱惜自己的性命是另一回事。

杨令骋的确比很多人多了一丝底线气节,但仅仅是不愿意出卖南梁,要他为南梁牺牲性命,甚至也许没有多少价值,影响改变不了什么,也不会有人记得他的功绩。他就又是那个浪荡无为,贪生怕死的皇子了。

无论生死,他都只是大国博弈之间的一枚棋子,这在他踏上北殷国土的那日就决定好了,他过去不曾改变过,现在也不会突然有什么脱胎换骨的重生。

……

两国使团下狱的第十五日,发生了劫狱。

唯有大兴世子燕殊一人逃出,但身中毒箭,等到达边境大兴军营时,军医不得不采取截肢的方法,以救下世子的性命。

但世子醒来后,发现自己失了右臂,状若疯癫,举刀砍杀军中大夫包括照顾他的将士数十人。

暗卫营密牢,看守最为戒备森严,机关重重,甚至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在这里关押的只有大逆不道之罪的重案要犯。敢劫狱救走燕殊的人绝不可能在这里劫走犯人。底下一层的地牢都是由玄铁打造的,连墙壁都是坚铁,任这里的犯人武功再高,再穷凶极恶也不可能逃出,要是出了意外,机关就会放下断龙石封锁整个地下一层。

甚至连殷太后也不知道,北殷暗卫营在萧函手中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最里面的那一间倒是干净,被关押了这么久,司徒怀箬倒是捡起了曾经打坐参禅的习惯。听看守的狱卒说,他一坐就是四五个时辰都不动。

萧函隔着玄铁牢门,对他微笑道,“告诉你一个消息,燕殊逃走了。”

司徒怀箬微蹙起了眉,“你是故意的。”

她若是真想留住燕殊,大可将他关到这个地方来。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她是故意放走燕殊的。

萧函幽幽叹道,“总要放一个活口回去才行。”

就像将杨令骋留在北殷为质一样,一个残了的疯狂暴戾的燕殊回去了,才能令大兴更为混乱。

“你不羡慕他么,他已回到了大兴,而你还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牢。”

司徒怀箬笃定道,“你不会放我回去的。”

甚至于穆华翎能留他一条性命,已经让司徒怀箬很惊讶了,放他回去只会影响穆华翎的计划,他略沉思了一下,“你是要对大兴出兵了吗?”

燕殊便是这个引战的借口。

萧函没有多解释,淡淡道,“你感谢一个人吧,因为她所以我留着你的性命。”

她弯了弯唇角,“也许几年,也许十年。”

“你就在此打坐诵经吧,为我北殷一统天下祈福。”

司徒怀箬默然不语。

而在司徒怀箬不远处的另一个牢房,就关押着秦葭。

秦葭本来是可以逃走的,但燕殊让她殿后,也不管曾经有多喜欢她,不管她有什么样的能力才华,到头来逃亡路上还是舍弃了她,比不上自己的性命重要。

萧函也是关着她,然后让人时不时向她学习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秦葭也早晚会明白的。

被秘密关押的人失去自由,但平安逃回大兴的人也未必那么如意。

还没等燕殊回到帝都,所有人都知道显王世子残了疯了,而且还有铺天盖地的骂名。

使团出行数百人,却仅有燕殊一人回来,疑惑质问谩骂都集中在了他身上。出来的时候何其风光,回来时却是万人唾骂。显王府的声誉也降到了最低点。皇帝也毫不犹豫地把黑锅甩给了他,完全不想自己没有救人的打算。

更重要的是,北殷出兵了,还与南梁共同声明,谋害永思公主破坏两国联姻的主谋便是燕殊。

南梁使团的人不过是受人利用,为表歉意,南梁皇帝本来属意的皇储六皇子还在北殷为质。南梁歉也道了,人质也同意妥协了,然后迅速和北殷站在了统一战线,同仇敌忾了起来。

而此次北殷,由华翎公主带兵亲征。

历时四月,北殷铁骑大败大兴,一路打到渭河,占下十五城,大兴不得不遣使求和,割地赔款纳贡,一样也不少。

元启三年,南梁皇帝猝然病逝,临终前未留下遗嘱圣旨,也没有定下皇储太子,群臣各有支持的皇子,甚至还要效忠老皇帝的大臣称要迎回在北殷为质的六皇子继位。

先帝丧期未过,朝廷宗室已经争夺不休,

短短两三月就换了四位皇帝,骨肉相残,屠戮不止,内乱动荡,祸延满朝。

最后被北殷趁虚而入,一举吞并,自此南梁亡。

元启五年,千里狼烟烽火,北殷变法强盛,外有法度,内有英明掌权者,加之有强大国力支撑,北殷驱铁骑驭雄师横扫天下,亡大兴终成定局,后北殷天子改大兴帝都为羽都,赐为监国长公主穆华翎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