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回 八贤王保本救忠良 众贼寇血洗南清宫(第2/4页)

皇上怕八王再提梅贵妃的事,先开口道:“皇叔,朕就照你刚才说的办。来人,传朕的口旨,把徐良、艾虎、韩天锦、卢珍、白芸生五人放了!”有人答应一声,出外传旨,时候不大,五个人都回来了,先叩见皇上,谢过不斩之恩,又拜见了八王千岁,然后立在一旁。皇上又道:“对白芸瑞的事,朕也主张查实一下,才宣孙立进宫审问,没料到孙爱卿动用酷刑,引起徐良等人的不满,刚才经您一提,朕便赦免了徐良等人的罪行……”“谢主龙恩。万岁真是圣明之君,臣还要忠心耿耿地保您。”房书安不等皇上把话说完,先跪下磕了个头,又站立一边。

皇上一看,这个房书安真能钻空子,今天晚上谁也没你折腾得厉害,我还要打算重处你呢,这倒好,你先谢恩了。算了,让你捡个便宜吧。皇上接着道:“皇叔,您看把白芸瑞交到哪里审问为好呢?”“理应交刑部审问才是。”“这个……”皇上有点犹豫。

房书安一看就明白了,皇上不想把这件事传出去呀。他眼珠一转,对八王说道:“王爷,卑职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有什么话你就讲吧。”“谢王爷。依卑职看来,白芸瑞这件事不论是真是假,都涉及到皇家的声誉,应该尽量保密,外人知道的越少越好。

您是国家的八王,又是万岁的叔叔,最好您受点累,亲自审问,把供词直接送给皇上。”

仁宗一听,觉得正合自己的心意,他对房书安也不那么恨了。

八王想了想道:“不行,不行。本王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倘若审问不明,岂不有负圣望?”八王说这话,实际上是试探皇上的口气。仁宗一心想让八王审问,怕他真的推辞,便道:“皇叔,房爱卿所言,有一定道理,您就受点累吧。”“既然陛下这么安排,臣领旨。”

房书安、艾虎亲自到东屋去领白芸瑞。到那一看,大理寺正卿孙立坐在一旁,正难受呢。老房嘿嘿一笑:“孙官儿,对不起,我们把白芸瑞带走了,回头见啊。”孙立恶狠狠看了他一眼,一句话没说。白芸瑞已经知道刚才发生的变化,站起身同着房书安和艾虎出来了。八王千岁拜别皇上,带着徐良、白芸瑞等转回了南清宫。

此时东方已经发亮,别人折腾一夜困不困没有关系,八王可受不了,因为他身体本来就不好哇。他安慰白芸瑞几句,把他交给王府的卫队,自己回屋休息去了。徐良等人安慰了一下白芸瑞,也回了开封府。这一白天平安度过。

天快黑的时候,八王把白芸瑞叫去了,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白芸瑞含着眼泪,把前后经过,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八王听罢频频点头,知道肯定是梅贵妃捣的鬼,有意陷害白芸瑞。她刚到皇宫,为啥要害白芸瑞呢?芸瑞就把南薰门外发生的事情又学说了一遍。末了道:“王爷,依臣看来,这个梅贵妃到中原来,必有特殊的使命,弄不好就会颠覆大宋的江山,日后还会出更大的乱子呢。”“芸瑞,你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咱没有确切的根据,不可乱说,说了皇上也不信呀!你这一个时期就住在我的南清宫,本王不会难为你。平时可以不戴刑具,在院里自由些,但在公开场合,刑具还得戴上,以免皇上知道了,孤不好说话。”“王爷,您的话臣全明白。”这一天白芸瑞吃喝、休息得都挺好。他知道在八王这儿不会受什么委屈,另外八王还会帮他辨明冤枉。

天黑之后,八王给开封府蒋平送了封信,说是夜审白芸瑞,要他们派人旁听。蒋平和展昭等人商量了一下,派小五义、小七杰和房书安等到南清宫,旁听对白芸瑞的审问。

这天晚上天气比较闷热,八王传话,把公堂设在花园赏花亭。宫里人役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请八王升位。八王千岁赵德芳,在左右人役陪伴下,来到花园赏花亭,升坐公位。

白芸瑞手脚戴着镣铐,跪在堂下。徐良、房书安、艾虎和小七杰等人站立一旁。八王爷一本正经,宣布夜审开始。他指着白芸瑞说道:“白芸瑞,你吃着大宋的俸禄,穿着大宋的官服,皇上对你又特别宠爱,为何胆大妄为,夜入皇宫,行为不端?本王奉圣命审你这一案,你必须如实招来,免得皮肉受苦。讲!”“威——武——!”站堂军喊着堂威,显得一片肃穆。“王爷,微臣冤枉啊——”“这件事乃圣上亲眼所见,你还冤枉什么,难道说敢要欺骗孤王不成!”“王爷容禀,微臣确实冤枉,您要问我为何夜入皇宫,听为臣从头讲来。”

白芸瑞刚开始讲说事情的经过,南清宫的一个门军过来了,对徐良道:“三将军,门外有人找您。”徐良来到南清宫门口,闪目一看,站着个听班模样的人,没等徐良开口,他就喊上了:“三将军,是小人叫您呢。”“你找我?有什么事?”“三将军,我是给您送信儿的,四老爷和展老爷让您赶快回去,说有要事相商。”徐良一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骑马奔开封府而去。他想着这儿是京城,白芸瑞又在八王的宫里,不会出什么事,因此也就没告诉房书安,便走了。徐良回到开封府,到值班室一回,蒋平和展昭都不在,徐良就有点纳闷儿:他们既然找我,为啥又不在这儿呢?等找到蒋平再问,蒋四爷有点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他压根儿不知道这回事。徐良脑袋“嗡”的一声,一拍大腿说道:“糟糕,我中了什么人的调虎离山之计了。四叔,我先回南清官,您快带点人前去接应。”蒋平也吃了一惊,两人分头办事而去。

徐良说中了人家的调虎离山之计,是这样吗?确实不错。这件事还得往前再追叙一笔,八王千岁赵德芳夜闯皇宫,怒斥梅贵妃,救走徐良、白芸瑞之后,梅贵妃那心里很不是滋味,没想到这个回合失败得这样惨,八王把白芸瑞要去了,那个老头子必定不肯为难白芸瑞,倘若将真情向皇上奏报,皇上对我产生怀疑怎么办?梅贵妃绞尽脑汁,最后想出一条釜底抽薪的毒计。次日五鼓仁宗上朝之后,她立即展开白纸,写了几句话,交给一个心腹宫女,又对她耳语几句,宫女点点头,揣好信笺,出宫而去。

徐良刚离开南清官,东面的围墙上便显出了人影,黑影一晃,蹿进三个胖大的和尚,每人掌中一条独脚娃娃架,随着这三个大和尚,又跳过来七八个人,每人掌中一把鬼头刀!房书安一见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刚要开口问话,忽听周围声音乱响,西墙、北墙那儿,俱都跳过来不少人,这些人合在一块儿,能有一百多位,大部分是和尚,也有头陀,他们一个个持枪舞刀,面带杀气,包围了赏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