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千古真相(第2/2页)

等他说完了,隋炀帝才点头说着:“朕知道了。”

就再无二话。

等了一会,隋炀帝就说着:“石卿忠勤可嘉,不过你的大功,朕也许了官职,就不晋升了,恩,就再赏你黄金百两,丝绸十匹,你现在可以下去了。”

想不到竟然就这样过去了,对略逆的事情一点也不过问,张宣凝愕然抬头望去,只捕捉到隋炀帝嘴角一丝苦笑,突然灵光一闪,只觉遍体生寒。

这道灵光照亮了整个世界,进一步理清了这个时代的秘密,当下就感觉到无比的寒意,只想着立刻退逃前往南方去。

不过,还是面不改色,说着:“谢陛下,臣告退。”

等出了宫门,张宣凝只感觉全身颤抖,心中却这才真正理清楚了。

汉朝三国,分裂相互厮杀,使汉族元气大伤,因此导致五胡乱华,在中国北方,五胡杀人如麻,占统治地位的已不是汉人。

公元306年,巴氐族人李雄称帝,定都四川成都,建国号大成,史称成汉。

公元315年,拓跋族人猗卢称王,建国号代,占有蒙古地区。

公元319年,汉臣刘曜称帝,定都陕西西安,改汉为赵,史称前赵。前赵臣羯族人石勒称王。

公元337年,东晋臣鲜卑人慕容晃建燕,史称前燕。

公元351年,后赵臣氐族人苻坚称王,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公元384年,前秦臣鲜卑人慕容泓称王,建国号燕,史称西燕,占有陕西地区。前秦臣鲜卑人慕容垂称王,建国号燕,史称后燕,占有河北地区。

公元386年,前秦臣羌族人姚苌称帝,定都陕西西安,建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前秦臣拓跋珪称王,建国号魏,史称北魏。

公元407年,匈奴人赫连勃勃称大单于,建国号大夏……

这时的中原人已不是汉时的中原人,汉朝的原有人口早已不足的一半。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为灰烬。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毁。异族统治中原。

在这个基础上,胡人的统治阶级,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诞生,它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其发端便是成盛极一时的西魏八大柱国。

八柱国家,分别为:宇文泰(李世民曾外祖父),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杨坚岳父),侯莫陈崇。共创造出四个王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

可以说,这才是三大门阀背后的真正实力——胡人北方大联盟!

北齐和北周时期上层贵族都极端排斥汉人,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而杨坚的家族,其实从汉朝以来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

杨坚先辈武川镇司马杨元寿因辅助鲜卑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停止了鲜卑化,力行推行汉化。

正因为如此,本来视为胡人联盟一分子的杨家,因此就被胡人北方大联盟视为叛逆,所以可以说,整个北方的胡人世界,就要千方百计的颠覆它的政权!

隋炀帝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被世人评论昏庸之帝呢?也许用民过重、急功近利是一个原因,隋朝得位不正,隋炀帝本身得位不正,天下不服又是一个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就在于胡人夷种为根源的关陇军事集团仇恨和千方百计的颠覆!

南北朝时期,胡人鲜卑族建立的第一个王朝。西魏不要说,由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为帝,建都长安。

北周也是鲜卑人宇文家所创,因此实际上,所谓的宇文家,李家,独孤家,全部是胡人!

自五胡起,西魏,北周,隋,唐,其实都是胡人治国掌天下,日后的元清,只是没有融和完全,或者年代太近,因此才落个夷人政权的名声。

而人人忽视隋唐的胡人本性,其实就是从李世民开始彻底进行愚民政策,修改史书,引导舆论而得,当然,唐朝的丰功伟绩也使这个政策得以成功。

而在这个时代的现在,南方对北方根本没有好感,称他们为夷种,非我华夏衣冠,因此事实上,陈朝的灭亡,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汉族的真正灭国,要知道,晋朝还有半边江山在南方得以延续呢!

想到这里,他就彻底明白了,为什么隋炀帝会逃到南方去?不但是因为突厥几十万军围困雁门,显示了关陇军事集团和胡人的联盟,更因为二百年来,在北方掌握军政大权的关陇军事集团的仇恨和对立!

偏偏南方汉族,又不真正接受杨家,毕竟杨家以前一直是作为胡人臣子身份出现的,因此二面不讨好下,隋炀帝走投无路。

当然,其实隋炀帝留在长安,仍旧可以掌控半边局面,不过,这并不是他的选择。

果然,其实在北方,汉人想崛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真正的实力不在于胡人门阀比如李阀在明中表现的实力,而在于同出于胡种而紧密联系,又扩张了二百的一个超级网络!

任何汉人在北方白手起家,对抗这个超级胡人网络,只有身死军灭的下场!

只有尽快统一南方,才能以南统北,恢复汉族的江山,想到这里,张宣凝已经明白,隋炀帝不是不知道胡种李阀要谋反,但是此时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自己也很难保全了。

等回到了军中,得知皇帝赏赐又赞许,陶吉立刻喜不自胜,露出了笑容:“庆贺将军,庆贺将军,这才真正好了。”

因为已经是果毅都尉,有资格勉强称得上将军。

此人显是以为有了圣上的嘉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唐国公再大,难道大得过皇帝?

可见虽然此人是老江湖了,但是也受于见识和格局,不知死期将来,张宣凝现在已经知道,自己这支部队已经死定了,自己能够努力的逃出,已经了不起了,不过,陶吉放心,也是最好,死的糊涂就是幸福啊。

当下就说:“圣上许我任事,你现在就是一团副旅帅了。”

“啊!”陶吉大喜过望,自己本是副队正,一下子连升二级啊,果然跟着张宣凝水涨船高了。

“好好干吧!”张宣凝温言说着,心中思考此人还可以活几天。

“是,多谢将军提拔,多谢圣上隆恩!”陶吉竟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直把头皮都磕破了。

张宣凝笑笑,心思已经下了决心——回南方,统天下,杀胡种,此就是他这世的大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