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天子死社稷(第2/3页)

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出得宫门,这时禁命撤消,街上人车渐多,但是不时有一队队甲胄鲜明的禁卫经过。

王世充和宇文化及都是心中大凛,杨广击破瓦岗军,声势威严大震,又是正统,将士归心,现在入得洛阳,粮食又充足,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手上,二人虽是大将,又各掌数万军,但是竟然产生旦夕不保的感觉。

不过,王世充自持受到杨广信任,与宇文化及的感觉还是不一样,再加上二人都是谨慎之人,怕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杨广误会,落得首被打击的对象,因此都只是淡淡交流,没有多说什么,都各自回营,找自己的部下商议。

在宫中,杨广却携带着皇太孙在御花园中,虽说是花园,但是假山延绵伸展,奇峰处处,又配于湖泊,在雨雾下苍茫虚莽,景色变幻无定,极尽幽奇。

数十米高的山坡上,更是古木蓊森,挺立山坡,华盖蔽天,小小一地,就营造出山涧谷底,峭壁危崖的美景,可所谓一园小天下。

许久,杨广才叹息的说着:“朕登基之后,就建此城,以为东都,以南北为中轴,让洛水横贯全城,分为南北,又以四座大桥接连,而城内洛水又与其它伊、瀍、涧三水联接城内,使城内河道萦绕,把山水之秀移至城内,予人天造地设于一城之力。”

皇太孙杨倓不敢出声,静静听着。

“朕又迁来了数万户富商巨贾于此城,又将三千户工匠安置到郭城东南隅的洛河南岸十二坊居住,以为军工之实,当时朕以为二都之实,天下之固,断无乱事,想不到今日朕落得这个田地,不过,昨日之果,今日还得之,皇太孙,你可知今日朕为何不许王世充出都讨伐呢?”杨广问着。

“禀陛下,皇上是要攘外必先安内吧,留得王将军在,才可对付宇文家?”皇太孙杨倓到底已经年已十五,又处于宫廷之中,见多了,因此谨慎的说着。

毕竟宇文家近于谋逆,说这个不会有问题。

“攘外必先安内,说的好,说的好!不过,皇太孙你毕竟还年轻,朕就给你解释。”杨广大喜,说着。

“瓦岗贼军乱我大隋,切断南北,才给天下贼子可趁之机,朕心深恨之,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瓦岗贼军,已被朕击破,但是死而不僵,如果朕大力讨伐,只怕一年都未必全部肃清,到了那时,只怕朕真的要困死洛阳了。”

“现在,瓦岗贼军余部,大部分投靠杨宣凝这乱贼,朕也就由得他们而南下,不给予为难,等他们都离开,附近郡县,甚至整个淮北地区,都在朕的手中,再无乱事,朕才能入关,一旦朕能入关,重得关中,我大隋可再兴。”

“皇上,那杨宣凝这乱贼,为何不北上?”

“因为他所谋深远,想让朕当他的刀,看准了朕之将士,都是关中人,不可能与之在南方纠缠,所以才放朕回去,你看他,只是偏师,夺彭城、下邳、东海三郡,占了淮北一角,不但是围剿李子通,也是为日后北上所用,而把整个淮北大部留给朕,不跟朕纠缠,放朕北上攻入关中,主力却征淮南,又向江夏去,显是要先平荆州,又攻巴蜀,以完成以南攻北之格局,朕也不得不佩服。”

“但是朕也不是他的刀,这就看时间了,是看他杨宣凝,先占巴蜀,还是朕先回关中,如朕能先回关中,我大隋实力,还是天下第一,假以时日,扫平南方,再现朕当年以北攻南,破陈之事,也是可能,至不济,也可平分天下,由你日后来解决。”

皇太孙杨倓顿时明白了,杨宣凝是怕杨广实力不足,进攻关中被破,反而给李阀得了大便宜,而且,攻打淮北,隋朝就再无生机,杨广那时狗急跳墙,根本不可能乖乖北上,又有二十万军,说不定二者就在淮北纠缠,打上几年,让李阀笑掉了大牙,趁机崛起。

只有真正给杨广留下隋朝再兴的生机,才能让杨广竭尽全力,进攻关中,这是隋朝的最后一线气数所在,杨广明知其用意,也不得不如此。

而且,巴蜀和淮北,以杨宣凝的实力,只可取其一,既然如此,就先缓淮北,而全力取空虚的巴蜀了。

当然,如是等杨宣凝取得巴蜀,杨广还没有入关,那杨广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杨宣凝自会全面攻向淮北,取得洛阳,再扫平北方。

国手布局,无非如此,所以杨宣凝送钱送粮,又准备占了夺彭城、下邳、东海三郡,以镇淮北一角,却不大举北上,与杨广争淮北,而杨广也不攻瓦岗军,坐看瓦岗军南下,一一收编空出的郡县,以壮大实力,君臣之间,仇深似海,却可所谓空前默契。

“皇太孙明白了吧?朕无能,让祖宗江山落到这地步,不过,假如在朕,甚至在你的手中,能够重兴,也是凤凰再生,再不受朝野明暗钳制,是故等于重打天下,正了得国的名分,瓦岗贼军南下,不过一二个月就可,等朕收编完淮北,就是朕扫平内部之时,时不待我啊,朕何惜史上留骂名,说朕对臣残暴,这些朕有准备了,无论怎么样,一年内,朕必须攻向关中,朕这一去,不知是不是能够回来,朕不能给你留下祸端啊!”说到这里,杨广目现杀机,又是语气悲凉:“宇文家,朕不会留下,王世充,也不会给他掌得大部兵权,至于独孤阀,朕要全部带去关中,不过,城中还有大将,而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原本是张须陀部下,虽在张须陀战死,父子投降瓦岗贼军,但是这次,朕还是保留了下来,不给予加罪,为你日后所用。”

皇太孙杨倓听到这里,突然之间明白了,杨广已生出死志。

此去关中,不死不休,要为自己拼杀出一条路来。

只要得了关中,自己才可以稳居二都,控制三百里秦川,以图最后一道气数,扫平北方,南北分立,再看后世子孙的气数以定天下。

但是在之前,虽知希望渺茫,也要给自己留个干净的君臣系统,至少不能让自己一开始,就当人傀儡,受制于人。

想到这里,他的眼泪就不由落下来:“爷爷。”

“天子死社稷,朕也只是尽本分,朕带你回去,却留你叔杨杲在江都,就是为了这点私心,虽朕想不到江都如此快落下,但是杨宣凝毕竟是杨素的孙子,还会给朕留下这点根,皇太孙,不要嫌朕无能,朕此时,已经尽力了,如果朕破不了关中,你当皇太孙,是朕害了你,只怕留得清闲百姓也不可得。”杨广凄凉的说着。

“皇上放心,孙臣既为皇太孙,必死社稷,才得以见列祖列宗。”皇太孙杨倓却一咬牙,说着。

这话一出,帝孙君臣,相对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