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事都来(第2/3页)

“南方草场少,要养马,以粮饲之,甚是耗费,内阁按照情况,谨慎设之,可在海外岛屿人少处立牧场,多引进良马,多培训人员,以为日后爆发之用。”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时,宁可多建小规模牧场,培养良种和管理人员,等待日后一旦获得合适的养马地点,就可扩大养殖。

说完,他又叹了一声,说着:“命禁军二万五千,随驾回江都,竟陵由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三人守之,一万五千军,再配合一些厢兵,目前也足够了,寡人要回去亲自主持大局,处置大事。”

“王上,不等襄阳来人了吗?”

“不等了,寡人先回江都,命宋缺二万军和罗士信六万军到竞陵会合,如果等寡人处理完大事,整编好新得诸郡和各军,还不见他前来臣服,对这等不识时务者,寡人也不必谈什么条件了,直接平了。”杨宣凝浮出一丝冷笑,断然说着。

一声命下,自然就执行下去,先走陆路,然后又上水路,水师直上江都,并且在数日之后,入得江都,上了码头。

由于早有旨意,只有一些官员遣来御车迎接,其它重要臣属,全部等候在宫外,等待一旦入宫,就自召见议事,其中包括获胜而归的杜伏威。

此时,已经是黄昏,缎子街和其他坊巷与之交错,酒楼歌榭分布甚密,长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店铺内则有各具特色的玩物商品,列纷陈,令人目不暇给。

虽然心中有事,但是杨宣凝还是大讶:“似乎比以前更兴旺了。”

获得同乘荣耀的沈落雁笑着:“王上,圣上离开,而王上又大举开海贸,海贸日盛,得了江都后,由于东可下长江,可出海往倭国、琉球及南洋诸地,故扬州成了全国对外最重要的转运站之一,而且李子通一被擒下,四周再无外患,各地的商贩便潮水般涌进江都城,每天都有过百的船只从各地驶来,王上就单是船税,可充足国库,当日李密有粮无钱,对此非常羡慕呢!”

杨宣凝不由望去,虽然御车所到,百姓跪伏,但是也可以看见沿街不但店铺林立,与店铺紧相呼应的是摆设摊档的摊贩,买卖货物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心中不由大乐,就要说什么时,前面突然之间报前方有人阻道,自称襄阳城主,前面禁军不敢擅断,特来请示。

“让他过来。”杨宣凝心想这家伙难道是追上来的?传旨让他过来。

稍过一会,数人上前,已经看见巨大的御车,拜倒在地,一个低沉的声音说着:“襄阳城主钱独关,拜见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字字清晰恍若萦绕耳旁,可见其第一流高手的境界。

杨宣凝当然不可能让这等危险份子进得车内,当下就说着:“钱城主远到而来,真是辛苦了,这不是说话的地方,且随寡人入宫再说话。”

“是,唐王。”

入得皇宫,先没有去大殿,就找到一处侧殿,这侧殿相当简单,但是还是相对精美,入得内去,坐好之后,自有侍卫布下防御圈,就召见钱独关等人。

没有一会,三人上前,只见居中一人,身量瘦长,脚步轻巧有力,自有一股迫人而来的气势,尽显一流高手的风范。

“襄阳城主钱独关,拜见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他跪了下来,领头说着。

杨宣凝收摄心神,沉声说着:“各位请起,赐座!”

“谢唐王。”钱独关起身,就觉得一凛,他感觉到了附近,至少有三十余人埋伏在内,其中又有二人,呼吸似有若无,显示这两人的武功绝不会比自己逊色多少,当真是让人惊惧。

三人入座后,杨宣凝油然说着:“不知钱城主前来见寡人,有何事啊?”

钱独关从容说着:“荆徐二州日下,唐王现在居昔日荆州、徐州、扬州、岭南地区六十九郡,天下之雄,无过于唐王,小人岂敢违抗唐王,愿献城以奉王上。”

杨宣凝倒有一些意外,欣然说着:“卿家确是快人快语,让寡人甚是欣慰,好,卿家献城有功,不知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来。”

钱独关低眉顺耳的说着:“臣谢王上,臣自少胸无大志,只望能富贵长居温柔乡,臣当日取襄阳,正是为了候得王上这等明主,此时如愿,愿王上早日统一天下,让万民得以安生,别无他求。”

虽然杨宣凝早就脸皮极厚,听习惯了这等虚伪之言,但是当这个阴癸派的人如此说来之时,心中还是一阵毛骨悚然,当然,这表情不会露在外面,毕竟对方是政治表态。

虽然这种政治表态,是在杨宣凝好整余暇,没有莽然进攻襄阳,并且这时取得整个徐荆二州,南方再无人能够抗衡的基础上,但是也算是明智了,毕竟此人一见大局不好,再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立刻追敢而上,倒真是算决断。

这时,沈落雁笑的说:“钱城主真懂自谦。听人说城主日理万机,曾试过七天昼夜不眠不休的工作,没有踏出官署半步,精力旺盛得教人佩服。”

这番话明是捧钱独关,其实却暗示他们对钱独关的情况了若指掌,警告他不要耍手段。

钱独关干咳一声,有点愕然的说着:“这位是沈小姐吧,那是刚接掌襄阳时的事了,为城中百姓就想,臣也不得不如此。”

“钱卿家爱民如子,又弃暗投明,寡人甚喜之,寡人这就封你为汉水子,赐田三千亩,先领正五品,候得吏部委派你司职,如何?”

“谢王上龙恩。”钱独关对献上此城,得一子爵,稍有点不满足,但是毕竟还是授了正五品官阶,日后自然可转任其它郡为太守,等于转正获得合法身份,也就跪下应是了。

“卿家身后这二位是?”

“禀王上,这是臣友郑石如,臣为城主时,受益甚多,这是臣之妾白清儿。”

“恩,郑石如吗?寡人授你正七品,按有司授职,至于白清儿,寡人就赐如意一柄。”

二人跪拜上前,杨宣凝却仔细打量,郑石如年纪在三十许间,相格粗放,留了一撮须,也算是有魅力的人,而白清儿果然相当美丽,乌黑发亮的秀发,衬得肌肤胜雪,神态淡雅可人,庄重矜持,可是眸子上向一流时,那含情脉脉,略带羞涩的神态,却是动人之极。

如是外人,就以为此女是端正人妻,但是杨宣凝当然不作此想。

知道她的身份,再看去,虽然她属阴癸派,最懂收藏,但是发为血之余,留意她头发的色泽,便知她的体魄绝不像她外形般柔弱,而且有精湛的气功底子。她皮肤的娇嫩亦非天生的,而是长期修练某种魔功的现象,白得来隐泛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