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入社(第2/4页)

正由于四肢动弹不得,邢福双只能就地乱滚,想要碰撞些个尖棱之物,先解开一边腋处的穴道,使有一只可用之手,便可解其余。不巧的是,放眼望去,这方圆几丈之内只有一平似镜的地面,四边不知用什么材料阻隔的墙板,以及一方连吊灯也无半盏的房顶—看光景,那白无常就是要他像只肉球般的囚在此地了。

不多时,墙后又有了人声,那声色俱厉的四川人沉声说道:“如今大元帅眼见就要复起,我们也还只能一天到晚穷开会,也拿不出具体做事的法子,甚至连干什么事也不知道—”“康兄这就责备太过了。”一个河北口音的此时插口道,“现在是把组织定个范围、定个规章的阶段。你好比说军务方面我们要不要管?能不能管?你再好比说财政上头我们要不要拿主意?拿几分主意?大元帅已经嫌我们不中用了,那好—我们是该多尽心思多出力、多管些事呢?还是少揽权责少费事、少说些话呢?这中间很有些分寸关节,我们得揣摩得十分仔细才行。”话才说到这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先前那抱怨“亲者痛、仇者快”的湖南人应声抢道:“是嘛!要保大元帅的局殆无疑义,可我们这些‘不中用的’进如何?退如何?抓几分?放几分?自然要好生商量,不是说做就做的—弄得不好,过犹不及,大元帅还是要怪我们的。”

这湖南人的话刚说到这里,外面忽地一连三声叩响,接着好似有人推门而入,众人则是一片哄叫。而那刚进门的人一开口,竟是白无常的声音:“看我挖回来什么宝贝!”

话音甫落,邢福双但闻皮鞋之声“咯噔咯噔”发自壁中,随即双眼乍然一亮,面前的墙壁忽然开了个门形的大洞,洞中立时出现了高矮胖瘦,各具体态的十多口子人影。那白无常接着笑了起来:不是说这行当叫‘特务’吗?不才兄弟就特别给物色了这么个东西回来。”

“他是什么人?”四川人双手一叉搭腰眼,道,“你什么时候带回来的?”

“刚在路上捡的。”白无常又是嘿嘿一阵冷笑,“是个叫花子。”说时瞬一眼四川人,刻意放低了声,“不碍事。”后头这句话用意至显,指的是无论邢福双听见了什么不该听的,都无须担心。

却原来这阎罗殿也似的所在还有隐情。此处不是别处,正是“老头子”的一帮亲信在南昌所设的一个专属“老头子”私辖的单位,南昌剿匪总部—日后改称南昌行营的便是。

这是民国二十年秋的时节。先前在九月里,日本军阀对华发动“九一八事变”,“老头子”以国民政府主席兼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职,宣示了一个“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匪”的主张。可是各地的工、农、学生都掀起了一场极其热烈的抗日运动热潮,包围了许多地方党政机关,请愿的请愿、示威的示威,大凡皆以发起抗战为标的。且不说这些群众里头自有钱静农、汪勋如等人。此处先述“老头子”这一方面—到了十二月初,为了反对“老头子”的“不抵抗主义”,举国哗然,竟诤诤然有逼“老头子”下台之势。“老头子”只得约了他黄埔军校早期的十几个门生聚会,商量“如何挽革命于功败垂成之夕”。

然而当真如“老头子”所言,他黄埔的“好学生”都在北伐战事中殉身,活着的都是些“不中用的东西”。这群人在南京聚了三次会,另外还到一爿“浣花菜馆”大摆了两桌酒筵,却总商量不出一套救亡图存的办法。结果还是“老头子”下帖至上海小东门请来了老漕帮老爷子万砚方,两人促膝密谈,一谈谈了三天三夜。万砚方纵论时局、盱衡世态,给定下个八字真言的方略:所谓“以退为进,再造中枢”。“老头子”在第四日一大清早即宣布下野,辞去国府主席。然而这只是八字真言中的一个“退”字而已。

至于如何于退中求“进”,则系乎“再造中枢”的建言了。在万砚方看来,“老头子”固然统有军权,夙负威望,且领导北伐军打过几场风光的胜仗,使骄镇悍将一时蒲服。但是神州赤县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想要在三年五载之间仿效秦皇汉武那样一统天下、包揽寰区,其实是不可能的。“老头子”倘若想要重整旗鼓,号令诸侯,便不得不暂且容忍中国保持一个强藩林立、分而治之的局面—这正是当年汉高祖大封群臣为王为侯的一个策略—所谓“犬牙相制,磐石之固也”。能保持这样一个局面,起码是让各地表面上已然臣服的军阀维持其内张外弛、彼此牵制的形势。在“老头子”的布局方面,万砚方建议他暂且同汪精卫合作,促汪氏出掌阁揆,而国府主席则委邀党国大老林森出任。“老头子”本人则保留其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之职。如此一来,对日本之战和问题、对共产之容剿问题,不论急图缓议,国人自不便将一切责任尽付之于“老头子”一人之身。

这些建议,“老头子”困于千夫所指、情势危迫,也都采纳了。但是万砚方在“再造中枢”四字上却出了一个大难题。他是“世系江湖”出身—其父万子青继前任老漕帮总舵主俞航澄之后成了“老爷子”;而万子青又可以说是老漕帮在备受天地会党人胁迫陷害之下的中兴之主,自然极受推崇爱戴。对于万砚方继承帮务,统领数十百万庵清光棍,万子青的遗训是:“广结方正、肃远小人。”这是两句堂皇的勖勉,自然不外仍是鼓励儿子多结善缘,但是不要因为交际结络而亲近了不肖的小人—这里的小人所指的恐怕也就是天地会。然而万砚方应邀赴南京与“老头子”密商之际,也没有忘了将“广结方正”的道理作成一番“老头子”闻所未闻的言论。当“老头子”问万砚方要如何“再造中枢”的时候,万砚方搬出来的却是他惯熟无比的江湖经。他说:

“大元帅做的是革命事业,在革命事业上,把同帮光棍叫做‘同志’。原先不过三五人,有志一同,便结通声气。之后三五人再去结识三五人,这便是十多人丁,如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几层递转,就有千百之众。这正是先父遗训所谓‘广结方正’的道理。大元帅要重整旗鼓,匡复社稷,如果不能寻贤访能,求才问德,号召一批向所未见、向所未闻的新知,怎么能一新江山,再缔大业呢?以庵清规矩来说:资历勋绩是一回事,想要另开局面,再拓宏图,岂能不从晚生后进里拔擢根苗呢?”

此时的“老头子”尚在老漕帮帮籍,自然要服膺仪节,是以拱明字拳作一长揖,道:“还请老爷子赐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