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第3/30页)

吞下了最后一口代表我的过去的甜蜜与香浓,我一把捏皱了保鲜纸,环顾了四周,见没人看我,便打开手掌让那一丁点儿塑料薄膜偷偷地掉到了地上。那团薄膜在鹅卵石路上滚了几英寸,随后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自动地松散开来。轻风吹起,那微薄的透明纸瞬时张开了翅膀,就像一片树叶似的从灰色的石头上飞扬起来。

一对车轮驶过,掀起的气流把它吸到一辆运货马车底下,它恍惚眨眼一般反射出一道闪光,旋即便消失了踪影,没有引起路人丝毫的注意。我不禁怀疑,同样是植入了错误的年代,我的存在会不会像它一样波澜不兴?

“你又犹豫不决了,比彻姆,”我开始责备自己,“该上路了。”我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

“劳驾,”一个面包店小伙计走过我身边,我拉了拉他的衣袖,“我在找一个印刷商——马尔科姆先生,亚历山大·马尔科姆。”我感到一股恐惧与兴奋交汇在我腹中,如果爱丁堡根本没有什么名叫亚历山大·马尔科姆的印刷社店主呢?

答案是,确有其人。小伙子的脸先是沉思着扭曲起来,继而又舒展开了五官。

“哦,是的,夫人——就打这儿下去,在您的左手边。卡法克斯巷。”他一点头,夹紧了胳膊底下的面包,重新投入了人流涌动的大街。

卡法克斯巷。我侧身挤进了人群,沿着建筑物的边缘走去,以防被不时从高处窗口泼下的污水溅到。爱丁堡几千人口所排放的污水统统经由鹅卵石街巷的阴沟排出,依靠重力作用和频繁的雨水来维持城市的可居住性。

这时候,皇家一英里宽阔的大街对面,卡法克斯巷低矮而暗沉的入口赫然展开在我眼前。我怔住了,呆呆地望着前方,剧烈的心跳足以从一码之外听见,如果有人在听的话。

雨将下而未下的样子,空气中的潮气让我的头发卷曲起来。我把发卷从额头推开,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尽力地整理着一头乱发。继而,瞥见前方有一扇平板玻璃的窗户,我赶紧凑上前去。

布满水汽的玻璃雾蒙蒙的,但还是映出了一个模糊的影子,那影子瞠目结舌的样子,满脸通红,但除此之外还算是张看得过去的脸。而我的头发却已不失时机地卷成了一头疯狂的乱麻,四下里从发卡间挣脱出来,俨然是美杜莎发型的完美翻版。我烦躁地扯掉了发卡,开始盘起我的发卷。

店里有个女人正伏在柜台上。她带着三个小娃儿,我心不在焉地旁观着,只见她放下手中的买卖,转身不耐烦地教训起他们来,用手提包扑打着中间的那个孩子,那男孩刚刚摆弄完地上水桶里种着的几株新鲜的茴芹。

这是一家药房。我一抬头,见大门上书写着“霍氏”的招牌,激动地意识到我认识这里。我暂住爱丁堡的那会儿,曾经在此买过草药。打那以后,橱窗里的陈设明显有所添加,加了一大罐有色药水,其中悬浮着一具略显人形的东西,兴许是猪的胚胎,兴许是婴儿期的狒狒,咧开着嘴的扁平五官压在圆柱形的罐壁上,模样令人很是不安。

“好吧,至少我比你可好看多了!”我摁下一枚不听话的发卡,喃喃自语道。

也比店里的那个女人要好看点儿,我心想。她结束了交易,正把钱袋塞进手提包,消瘦的脸上皱起了眉头。她的肤色是那种城里人常有的苍白,皱纹很深,清晰的褶痕从鼻子延伸到嘴边,眉头紧蹙着。

“你这小耗子,让魔鬼逮了去算了!”一行人嚷嚷着走出店门时,她生气地责骂着小男孩,“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叫你把爪子揣兜里!”

“打扰一下。”一种难以抗拒的突发的好奇推着我走上前去,打断了她。

“哎?”一下子从母性的规劝中被分了神,她茫然地看着我,近距离下她更显得有些憔悴。她紧缩着嘴角,嘴唇向内翻折进去——无疑是因为掉了牙齿。

“我忍不住在羡慕您的孩子们,”我尽力显示出即兴的爱慕之意,露出和蔼的微笑,“多漂亮的小宝贝儿!告诉我,他们都几岁了?”

她惊讶地垂下了下巴,证明她确实掉了好几颗牙。冲我眨了会儿眼睛之后,她回答道:“哦!是这样,您真客气呀,夫人。啊……玛斯丽十岁了,”她向着正用袖口擦着鼻涕的大女儿点了点头,“乔伊八岁——快别把手指头塞鼻子里了,你这脏孩子!”她轻声地责骂着,然后转过身自豪地拍了拍最小的孩子的脑袋,“小波莉嘛,今年五月刚满六岁。”

“真的?”我凝视着这个女人,露出了惊愕的表情,“看不出来,您的孩子都这么大了。您一定很年轻时就出嫁了吧。”

她不无骄傲地微笑着。

“哎哟,没有!没那么年轻,我生玛斯丽那年也就十九岁。”

“真不可思议。”我衷心地表示惊叹,从兜里掏出几个便士,分给孩子们每人一个。接过硬币,他们羞涩地点头致谢。“祝您日安——恭喜您有这么可爱的家人。”我说完一转身,微笑着挥手离开。

十九岁生了大女儿,而玛斯丽现在十岁。她只有二十九岁。而我,感谢良好的营养、卫生和牙科医术,并幸免了多次怀孕生产与重体力劳动的拖累,看起来比她着实年轻好多。我做完深呼吸,把头发捋到脑后,迈进了卡法克斯巷的阴影之中。

小巷蜿蜒而下,稍有点长,印刷店就在坡底的地方。巷子两侧有热闹的店家和住宅,但此时我所注意的别无他物,只有挂在那门口的干干净净的白色招牌。

A.马尔科姆

印刷商,图书经销商

招牌上的大字底下印着:“图书、名片、手册、大报、信件等”。

我伸手触摸着店名的黑色字母。A.马尔科姆,亚历山大·马尔科姆,詹姆斯·亚历山大·马尔科姆·麦肯锡·弗雷泽。也许吧。

再等一分钟,我又要不敢迈步了。于是我推门进去。

屋里最靠前的是一排宽宽的柜台,其中有一扇可以打开的翻板,侧面的架子上摆放着几盘铅字。另一侧的墙上钉有各色的海报与告示,无疑都是样品了。

通往后屋的门打开着,可以看见一架印刷机笨重而棱角分明的轮廓。伏在印刷机上,背对着我的,是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