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暗月设定书·中兴霸主(第2/3页)

帝国的反击就此开始,这也是王者之师的初试。

师勃龙

崑朝皇帝出的三道难题关系着战争的胜负走向,龙噙者霸气无双,勇武过人,但是他自己确实无法解决全部这些问题。此时,太子太傅师勃龙走上了历史舞台。

据事后的史料分析,在联合四国联军抵抗蛮舞月奴方面,太子太傅师勃龙居功至伟,除去梁国桑天竺是由龙噙者亲自说服——龙噙者也因此重逢了故友“巨人熊”桑之末——剩余的三家诸侯完全就是被师勃龙所撰写的诏书劝服,尽皆派出了精锐的兵士。

在之后的“断首十年”中,师勃龙又指引李少锋在天下危局之中独当一面,将失去了皇帝的大崑王城支撑十年之久,人们才意识到这是怎样的人中俊杰,并由此反推出锁龙河之战的种种细节。

任瞳奇

能够取得河络的支持,被后世很多人认为是龙噙者能取得平生第一次大胜的关键所在,但实际上,这件事完成得比任何人猜测的都更加轻易。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因在墟城南郊跟龙噙者一场好打而与这位混世太子相识的龙之怀刀任瞳奇。

任瞳奇年少时体质虚弱,被父亲送到雷眼山附近寻找一副河络族的健体秘方,到达雷眼山后任瞳奇的家人得知这种药方需要兼用火山河络的地下硫气才有效果,于是任瞳奇在河络的火环城居住了一段时间,并由此熟知河络族的性格以及生活方式。

雷眼山归来后的任瞳奇没有中断与火环城的联系,事实上他那时已经是一名虔诚的火宗信徒(河络信仰的一个分支,在人族被简称为火宗)。火环城夫环熊悚对这个来自人间的鬈发少年颇为欣赏,不仅在此人客居地下时允许他在巡夜师和阿络卡的居所阅读那些颇有些艰深的书籍——熊悚自己是从来都看不懂的,而且在他离去之后还与他保持着书信往来。

河络佣兵名誉一贯很好,战争开始之后,任瞳奇发出了邀请,熊悚牵头,火环部、卷云部、猎木部等雷眼山系地下河络均派出数目可观的佣兵,加入人间战役。

那时候人们都认为任瞳奇是以河络部族联络员的身份加入战局的。

没有人细想过卷云部夫环见到任瞳奇时说的第一句话:“战争并不能算是一种创作,《驱火书》讲述的道理是针对地火的,你用从中领悟出的兵法来取得的胜利,也并不能够助你光耀地火之神。”

任瞳奇笑着说:“可是我们人族现在需要一场胜利,创造之神在上,她会明白我的。”

龙噙者的名

天启大军在奏捷关与晋国龙骑汇合,唐国步兵随后即到。至此西征大军基本到位,他们分别是:大崑主军、前锋大崑轻骑、楚国轻骑、右翼晋国龙骑、左翼唐国轻步、中军梁国重骑、河络佣兵部队。

在这支部队中,晋国、梁国以及河络族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藏私地出兵了;至于宛州楚唐,此番轻骑轻步出兵,也算是主力阵容,然而兵力和积极性均远不如其他几方。

同时,位居天南的楚、唐两国,虽然在师勃龙纵横捭阖的说辞下派出了还算可观的部队,但他们同时又陈兵殇阳关下,直指帝都。他们的说法当然是“随时预备增援”,但这个增援到时候是冲着三沙岛还是天启,尚不可知。

带着这样一支军队,龙噙者启程了。三个月后,锁龙河一役,大崑与新蛮一场了断。那一场被后世无数次描述的战役,纵使是天南两国也可说是拼尽了最后一兵一卒,这不能不说是龙噙者的魅力使然。

也就是在这三个月,乱世的少年将军们开始崭露头角。

重夺鸦岭一役,巨人熊桑之末率龙骑百余骑直冲敌军本营,当阵斩杀数百人,降者近万。当晚大军扎寨,龙噙者笑称:“不惜命至此,我都不能比了。”桑之末一摊手说:“我家族世代隐疾,少有壮年不暴毙者,惜命何用?不若酬君。”

东临城一役,龙噙者率先冲入险地,贺雾行紧随其后。巷战之后,虎峙尾在城北发现血泊中的二人,龙噙者周身数处刀伤,贺雾行更是血人一般。那一役后,贺雾行对龙噙者说:“此后若有人要伤你,必须先斩杀了我。这次,是我最后一次带着如此多伤口归阵。”

虎峙尾生擒吕峥,李少锋独取蛮舞铸,新蛮南军双前锋一日之内俱折,以至于蛮舞月奴在锁河山一线布防出现缺口,导致锁龙河战局从新蛮占据主动变成了双方各擎半数胜算。蛮舞月奴于中军阵中怒斥道:“牧羊的个个变成了羊,反倒种田的都是收割的好把式。”

中军鱼信方不动如山,前军任瞳奇侵袭如火,锁龙河一役之后,崑朝大军长驱直入。中军帐前,龙噙者问鱼信方战局将何如,鱼信方缓缓道:“若是你那把刀现在在打南线,我们就赢定了。”话音未落,令兵报:“任都督调七千轻骑直取蛮舞南军,老将军黄成阻拦不及,传令中军,请主帅定夺。”龙噙者看了一眼鱼信方,仰天长笑。

四个月时间,盛极一时的山王蛮舞月奴从巅峰跌到了低谷,让出锁龙河要地,退出三沙岛天险,隐于天河东岸丛林中,暂时退出争雄天下的舞台——不错,只是暂时。

崑朝的损失也不可谓不大,但龙噙者在点兵遣将上挥洒自如,最终四国和崑朝损失清点,出兵留有一手的楚唐损失更大,精锐尽出的晋梁最终反倒挽回六成。回头来看天下大势,倒比婚宴之乱前更加均势。陈兵皇城以南的唐楚联军最终在空守四个月后悻悻归去。唐国倒也想过偷袭梁国一把,但是桑天竺的调度完美至极,加上帝都感其子忠义,大战之后,竟常备了一支兵力驻扎青石,作为牵制,令唐国不得不整整老实了二十年。

二十年之后,一抬头,梁国已成气候。

此一别可有再会

崑太子龙噙者战胜山王蛮舞月奴,之后五年,大崑权力达到顶峰;第六年龙噙者登基时,梁唐晋楚均诚心夷服。但这六年,也是龙噙者走向孤独的六年。

大崑朝的皇帝,那个谨慎却又开明的父亲,终于没有能够活得更久,或许他活得更长对大崑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他还是死去了,把这个即将变乱频仍的灾纪留给了他那个过于张扬的儿子去面对。

而龙噙者带着他的那些亲信,从太子走到了皇帝。面对一整个天下,龙噙者忽然疲惫异常。父亲的去世和天下人看他的眼神,让他开始思考,思考这个世界是不是存在着一种更大的力量,决定着生死和盛衰。

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开始了第二次西征。他猜对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要去夜沼——但是或许,他没有猜对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