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第2/3页)

她自己规划了战术,倘若赵飞燕媚不过我,俊也不敌我,何足虑?

唐高祖唐太宗什么都没答应她,没说只要跳舞跳得好以后就不用织布了,但她觉得可以。他们虽然是皇帝,也是男人,总会怜香惜玉,刚到这里时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机会。

扶苏这次没看,就盯着刘盈,等他看呆时掐回去。很可惜刘盈也是这么想的,也偷偷瞟着扶苏哥哥,却发现他在盯着自己,虎视眈眈的准备小小的报复回来。

二人不由得一起脸红,太幼稚了,有点好笑。

其他人:至于吗?

刘邦确实为之心动:“老弟,你们若是看杨玉环不顺眼,不如把她卖给我吧。”

李渊:“呵呵,不合适不合适。”这种事太难听了!她再怎么不好,也是皇帝的妾。

李隆基躲在远处的角落里,遥望那边歌舞繁华,幽幽的说:“没有人关心我去了哪里。” 李豫李倓发现了我,什么都没说,回去装模作样的在土堆上挖一挖,只有这两个好孩子。别人太坏了,现在甚至开始歌舞宴饮的庆祝起来,我就不问庆祝什么,很有可能是庆祝我被活埋,是吧。

武惠妃突然在背后抓住他:“别这么说!我一直在找你!”她对引蛇出洞的蠢计划不敢苟同,三郎得有多蠢才会被一场歌舞吸引出来?你们以为是逮猴子吗?

但她也没去围观歌舞,倒不是厌恶杨玉环,而是换了一身灰黄色不起眼的衣服,摸到帝镇的边缘,顺着边缘四下里寻找了一番,试图找到李隆基的下落,反复仔细的观察每个细节,最终找到了李隆基。她一开始以为皇帝被土堆掩埋,等到探查之后没找到,就知道绝不是这么回事。他那样机敏狡诈,必然是躲了起来。

李隆基大惊,转身一把抱住她,捂住她的嘴:“你总算来了,我一直在想你。我看到你为我哭了。”不其实没看到。

“少来这套!!”武惠妃却没大叫大嚷,心中一动,低声质问:“这半年你躲到哪儿去了?我问你,当年你是不是看上了杨玉环,才叫人扮鬼吓死我?”

李隆基:“你诬陷太子和二王,难道觉得自己无辜吗?我仍给你皇后的封号,如此深情可见一斑。”

武惠妃对那件事也很懊悔,叹了口气:“我问你,你究竟躲到哪儿去了?这次光是踩高跷可不好使。你教给我,将来我想躲避时,也可以悄悄的逃遁。”

李隆基看她态度软化,连忙倾心相授:“其实不难,不过是灯下黑而已。”

“这是何意?”

李隆基叹了口气:“我用花做染料,制了衣服,又用竹片削做铠甲形状,鲜花、大米和猪脂制了油彩。那时候你们都以为我在偷懒,其实我在筹备东西,就随地埋在土里。趁那夜疾风骤雨时推倒了木架,用泥土抹了头发,穿戴整齐,用油彩涂面”

武惠妃瞪大眼睛:“你……你就躲在兵马俑之中?”

“不错。”没有去给兵马俑点数,欣赏过后也就罢了,没注意到这东西怎么整整齐齐的围绕着赢秦的宅地。他穿戴整齐,画了一模一样的厚妆,在眼皮上画了眼珠,端端正正的站在兵马俑的行列交错的地方,背后靠着那道叫人无法进入的家用壁垒,把眼睛一闭,把一开始众人急于寻找的时候躲避过去,之后的事根本不是事。

李隆基微微的有点得意,他的聪明才智一如既往,偌大的帝镇,无数帝王,那些聪明绝顶的人茫然的在有限的地方寻找一个人,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到他会假扮成兵马俑。如果不是祖宗们根本不讲理,他本有更多的机会来施展才华。

那边第二轮舞蹈已经结束,又开始投票。

刘备提供了两个箩:“来,倒出来数。把自己的东西都拿回去,看看有谁舞弊。”人间没有任何事由投票解决,也通常是多数服从少数,少数服从皇帝,能拿来和投票造假类比的,只有考试作弊

“我来记。”李亨自己去拿了纸笔,分别记录谁、投入了什么。

除了玉佩和钱币、香囊、手帕、念珠等不分男女的东西之外,还有绢花手镯戒指,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出来了,包括‘糖块’、‘纺锤’、‘匕首’、‘桃核’、‘墨锭’。

赵飞燕盯着箩筐里的不可描述之宫图:“刘欣,这是你的吧。我实在没想到你会投给杨玉环!”

刘欣喃喃道:“我也没想到还得拿回来啊!”

众人一阵大笑。

数票结束之后,赵飞燕以微弱的一票之差落败,显然掌上舞输给了舞剑——自从变成鬼之后,会跳掌上舞的舞姬就多了。第一是壮汉举得动,第二是舞姬不怕把腿摔断。

虽然很多人都看过公孙大娘和她的女弟子舞剑,但杨玉环改编的巧妙,刚柔并济,分外用心。

赵飞燕心里也知道,自己这半年其实就拿出来四五天做准备,剩下的时间用在买衣服、定首饰、找李白等诸多事情上,输了其实也……还是好生气啊!

杨玉环兴奋又不安的看着唐朝皇帝们,充满期待的等着他们和自己说好听的:你以后专心跳舞。

武曌淡淡道:“跳得不错,可惜我们今日是为了引蛇出洞,却没引出来李隆基。”

“则天皇后,我看到了,我看到陛下了。就在哪边”杨玉环指着远方,就在备受冷落、人烟稀少的辟雍旁边,有一男一女藏在门洞的阴影中低声交谈。

好几个皇帝飞过去逮他。

李隆基说的版本是,他真的被埋了好几天,只是凭借自己的毅力悄悄的挖开一条地道爬了出去。一看别人都没发现自己,就悄悄躲起来了。

武惠妃鬼使神差的也没说装成兵马俑。

皇帝们开始热烈的探讨起如何制造假山,探讨了许久,纷纷看向扶苏:“将作大匠应该懂这些事,何故一言不发?”

扶苏正在欣赏自己的菜地,思考现在能种点什么呢,隔着几个月或一年数年回来搜获一次,其中完全不需要麻烦的东西。“唔?我?我不会。匠作监从来不做假山。”

“那阎君殿背后的山,我听说是后来才修建的,难道不是鬼斧神工?”

汉朝的皇帝们纷纷作证:“没错。”

“汉朝时没有。”“

到了南北朝时才有的。”

刘盈笑道:“你们都知道是鬼斧神工,还问我们干什么。那是青石山中的鬼神所造,并非工匠之力。”

武曌叹息道:“那真是可惜了。”她有点怀疑自己未来的方向,正在尽力做两手准备——如果以后出不去,那就趁着有劳工可用,给自己造些足以打发时间的美景。

过不多时,皇帝们又去探讨 《百年策论精选》中‘桌屏论’的部分。

刘彻一个人朝镇外走去,到了无人处,放在低声说话只是别人听不见的小龙君忽然笑道:“你这里很好玩啊,比龙宫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