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魂飞魄散?(第3/3页)

现在国家治理的确实不错,皇帝把军费开支裁撤了一部分,百姓的压力锐减。

朱元璋对此非常不满,这是把他好不容易分割的七零八落的权力又拼凑在一起,还允许宦官代行皇帝的职务,这不是自找危险吗?东汉、唐朝的宦官之祸非常严重,那时候是宦官抢权,现在是皇帝自己为了偷懒,自己把权力拱手让人。

他本来制定的制度非常完美,虽然皇帝累了点,早起晚睡没时间休息,但皇帝兼职丞相,可是国家大事永远掌握在皇帝手里,这多好啊!朱棣设立内阁这件事他就觉得不好,现在内阁的权力更大了,更是危险。画画有意思吗?斗蛐蛐有意思吗?有什么比得上管理一个国家更有趣?就是困得慌,可是值得啊!一旦松懈,随时都有丧命的风险。你让太子监国啊……哦你太子还在吃奶尿床。

思来想去,朱元璋心急如火,和朱棣摔跤时下手更狠,朱棣也不含糊。

朱元璋对他报以老拳:“都是你这始作俑者,自己懒惰,偏要设立内阁。术业有专攻,碰上什么事就找相应的官员来问询即可,如今一代懒惰更胜一代!”

“休要提起为天下计。真为天下计,怎么不顾念主少国疑,不想着朱允炆不能服众,偏要让他承担大业。”朱棣差点就要吧这些年淤积的不满都说出来。

父子之间本来就有芥蒂,朱允炆的神秘失踪,帝镇内外都找不到这个人,更加深了芥蒂,以及互相之间的狐疑。

朱元璋知道自己偏爱朱允炆,但那又怎么样?老子偏爱大孙子怎么了?别的儿子就该俯首帖耳,生前吃醋,等老子死后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有完没完了?

马秀英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左右这镇子里没别人,让徐贞静避开,你们爷俩把衣服脱了,穿着兜裆布打吧。也省的我们补衣服费事儿。你是我丈夫,你是我儿子,老娘什么都见过。”

要是劝他们不要打了,那有点难,但分开脱个衣服还可以的。

皇后不仅要织布,还要挑灯补衣服确实有点可怜。

打架的时候最废的不是皮肉,而是衣服。

李世民回来时,看到这俩胖子袒衣相斗:“你们父子二人真是相亲相爱,雉奴只愿意和我一起打猎。”

朱元璋还是挺淡定:“休要取笑,历代开国之君,哪一个有孝子在侧?”

李世民刚想说自己是个孝子,突然想起来,好像还有一点点差距:“雉奴甚是贤孝,总有传言说他私藏了兰亭集序,没葬在昭陵中,呵。媚娘和我说过了,至今还未找到朱允炆,我已经晓谕各部,一同寻找。”即便是人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时,官员之间也有远近亲疏的区别,更何况是现在有十二位阎君,虽然他不给下属什么额外的利益,但官员们也会下意识的认为和某位阎君关系更亲密,会得到额外的好处。

朱元璋问:“你们阎君不知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除了雄主之外,都不受重视。朱允炆虽然稍有建树,也有帝号,但能力不足,又没有陵寝,朱棣废黜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就和其他能力不济的皇帝一样,不受重视。”又对后世没有什么影响,他所有的政策都被废黜了。不像别的皇帝,政策持续下去,后续影响还需要持续观察。

朱元璋的直觉是他在胡扯。但他在朱允炆悄悄跑掉和朱棣杀了他之间,更相信后者,那么唐太宗说谎的事情就不成立。这两者不可能并存。

朱高炽忽然幽幽的叹了口气:“我在位不过十个月,施行的都是仁政,尚且留在此处,他却可以出去逍遥自在。”

朱元璋:“别为你爹说话。只要没找到朱允炆,我就认定他被杀灭了魂魄。”并持续担心朱棣会给自己来一下子。这小子现在对自己还没有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