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天崩地裂 第四十二章 乘胜追击(第4/6页)

文侯微微一笑道:“蒲侯真是仁人之心。”

邢铁风的脸上也在忽阴忽晴,此时邢历已被拖了下去,他被一大批人围在当中,所有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让我不禁对他起了怜悯之意。邢铁风虽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大将之才,却也兢兢业业,屡次与蛇人苦战,如果他不是邢历之子,现在虽然也升不到都尉,但多半也会和钱文义、曹闻道一样升到备将了吧。现在,他在短短的一瞬间从尚书公子成了一个叛逆,心中实在不知是在想些什么,只是茫茫然站着。

文侯喝道:“将邢铁风将军带下去,不要亏待了。”他说着,嘴角已浮起一丝笑意。边上已有两个府兵上前,架住邢铁风走了下去。邢铁风木然地由着他们摆布,也不再反抗。正要带下去时,邢铁风忽然叫道:“二太子,文侯对家父下手,最终可是对您下手啊!此时您不说话,将来在您身边可就没人了。”

二太子的脸涨得通红,却也没有吭声,想必觉得邢铁风这话说得没错,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喊出来,那是将太子和二太子之间表面上的良好关系也揭破了。文侯却也没有制止邢铁风的话,只是捋着须髯,似笑非笑地看着二太子。二太子抬了抬头,似乎要说出话来,但想了想,还是没有说。

邢历八成是冤枉的,文侯此举,只怕正是要震震那些有投到二太子一方的大臣的心。可是他选在这样的时机,二太子若是为邢历说话,只怕有为内奸张目之嫌。帝都守卫战得胜,太子和文侯之名如日中天,二太子已经失算了,到了此时纵然心有不甘,只怕也已自顾不暇。

我看着邢铁风的背影,他还在破口大骂着,但声音已越来越轻,心中不自觉地有些沉重。人的命运也当真古怪,邢铁风兴冲冲地来参加这个庆功会时,定想不到有这个结局。

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所有人都在为太子和文侯欢呼。在这个场合,二太子似乎已被人忘掉。我有些茫然地想着。在这些达官贵人之间,我好像有点格格不入。蒲安礼却是如鱼得水,在这庆功会上,他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连唐郡主也眉开眼笑的。此时的唐郡主倒是明艳照人,根本看不出这个女子会杀人不眨眼。

当初我和蒲安礼、邢铁风同样是百夫长,现在蒲安礼已袭封武侯,我也要加封为偏将军,而邢铁风却成了阶下囚。许多事情,大概也是冥冥中注定的吧。可是,那些在战火中丢掉性命的人,难道他们也是注定的吗?如果真是天数所定,那么一切努力又是不是徒劳?

不是,绝不是。我握紧了拳头。

“楚将军。”

身后突然响起了郡主的声音,我转过身,却见她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我身后。我慌忙跪了下来,道:“郡主……”

刚叫了一声,却已不知道该如何自称了。幸好郡主也没说什么,只是道:“楚将军,恭喜你凯旋归来。”

大战前郡主要我在凯旋后答应亲事,一听到这两个字,我又想起这句话来了。我站起来,笑道:“是,也恭喜郡主出阁在即。”

郡主很是雍容大度,但此时颊上也涌起了一阵潮红,低声道:“胡说什么,别人会听到的。”

我说这话已有调笑之意了,郡主也不以为忤。我心头不由得一甜,也马上省得自己有点失态了。郡主看着唐郡主和蒲安礼两人被一群官员围在当中,叹道:“唐姐姐也总算有个归宿了。”

我不知道以唐郡主这样的性格,居然和郡主友情甚笃。但看着那边的唐郡主笑靥生春,蒲安礼则意气风发,心中不免有些嫉妒。

郡主忽然轻声道:“楚将军,文侯今日之举,你以为如何?”

我没想到她突然问这个,道:“文侯大人深谋远虑,事事皆谋定而动,确是了不起。”

郡主微微一笑:“确是,甄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只是希望他不要太了不得了。”

郡主也在担心文侯会不会居功自傲,最终对帝国产生威胁吧。不管怎么说,郡主仍是宗室一员,她想的首先是帝国的延续。现在的文侯已是将帝国军政大权独揽手中,便是想要取帝君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我也要成为宗室了,难道说我的命运也不得不和帝国绑在一起了?如果文侯真的有叛乱的一天,我该站在哪一边?

这时我突然感到极其茫然。只是突然觉得,不论如何,为了她,为了郡主,如果文侯真的叛乱的话,也许我会和文侯对立吧。

只要那一天我有这个能力。

郡主这时又轻声道:“楚将军,我已向大哥上书,要他开放文校招生的门阀之禁,大哥也已首肯了。”

我一时还不明白她说的“大哥”是谁,马上就明白是指太子。帝国的武校当初鉴于世家子弟都不愿从军,文侯建议开禁招收平民,我才得以入学,军中也有了一些平民出身的中低级将领。而文校是为帝国培养各级官吏的,一旦开禁,那么就是说平民也可以按部就班地在仕途晋升。

这一点正是当初共和军起事时,苍月公抨击帝国八大罪中的一条。那时苍月公所颁布的《伐北国檄》中宣称帝国是“贵显盘踞上流,才士沉沦下僚”,也得到了不少平民出身的底层官吏响应。现在郡主开了文校招生之禁,共和军所抨击的这一条帝国罪状也不存在了。

我又惊又喜,道:“真的?”

郡主道:“自然是真的。”她捋了一下鬓发,微笑道:“这个帝国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天下人所有的国家,并不是只有共和制才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是天下人所有的国家,那么帝君和权贵都根本不必要了。我想说,但是却没有说出口来。郡主突然咳了一声,伸手捂住了口,她的身体也晃了晃。我不敢去扶她,只是道:“郡主,你身子要当心。”

郡主放下手,微笑道:“不碍事。”她看着我,忽然又轻声道:“你也要当心啊,在甄侯身边。”

她转身走到一边,我看着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第二天,我跟随文侯去视察战场。此战的损失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基本上帝国军阵亡在万名左右,伤者倍之。虽然这一战我们大获全胜,代价也不轻,许多士兵在战场上打扫,一些战死者的家属则等候在城门口,当发现有亲人的尸首抬进来时,城门口发出了一阵阵压抑的哭声。

我看了看那些人,心中不由恻然。对于这些家属而言,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亲人再也回不来了。文侯却兴致勃勃地看着,忽然道:“楚休红,我们上那高台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