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明月心如 第二十四章 势均力敌(第2/7页)

不对,我认识一个车夫!我脑海中忽然如有一道闪电划过,一瞬间,上一次随丁西铭去五羊城谈判的前前后后又似到了眼前。我的确认识一个车夫,那个明士贞!那一次他冒称是文侯派来的内应,但后来我曾问过文侯,文侯说这明士贞根本不是他派去的人,是上了他一回当。那次文侯推测出他其实是海老派在何从景身边的卧底,因此推断海老与何从景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亲密无间,何从景对海老也并不是言听计从。这事已过去了几年,我已差一点忘了明士贞这人了,方才那人叫我的这句话,分明与当时明士贞看到我用的是百辟刀时叫我的一模一样。

原来这个人是明士贞!我不禁微微发抖。原来,来的并不仅仅是王珍,而是何从景!怪不得王珍会迟一步到前线,原来是为了陪同何从景。只是何从景没料到我会来得这么快,大模大样过来,一头撞到地军团营里,他又不愿暴露行踪,所以才会一直没说明吧。丁亨利一定是听得密报后,马上过来解围。只是何从景到军营中来做什么?他是五羊城之主,又是共和军的首领,收复南安城虽然也是一次重大战役,也不至于他亲征。何况他亲临前线,又为何做得如此隐秘?

我睡意全消,睁大眼看着帐顶。帐中昏暗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但我似乎看见了什么,只是仍然说不上那究竟是什么。这次战事定然另有内幕,丁亨利到底想要做什么?共和军的实力难道真的拿不下南安城,所以要借助帝国的力量么?

我想来想去,仍是漫无头绪,不觉沉沉睡去。睡梦中,又是刀光剑影,金戈铁马,我带着诸军杀上南安城头,蛇人的尸首在城墙上躺了一地,而邵风观的风军团不时在空中翻飞,落下炸雷。这一夜,似乎比真的厮杀更加辛苦。

等醒来时,天已破晓。我起了床,穿好战袍,走出营帐。一走出去,两个正在打盹的亲兵听得我的声音,一激凛,站直了打了个立正,道:“楚将军,早。”

我看了看他们,道:“辛苦你们了,去休息吧。”昨天刚到,晚上执勤的士兵最是辛苦,过了今天就可以轮换着执勤了。那两个亲兵向我行了一礼,打着哈欠向帐中走去。

我打了一盆水,开始洗漱。天气还很热,水温就显得更凉,泼在脸上,登时觉得清醒了许多。猛然间,我一下怔住了。

共和军让我们助战,是真的存了偷学之心吧?现在工部因为有张龙友和薛文亦两人,新的战具层出不穷,共和军虽然奋起直追,却已落后不少。廉百策嗅到丁亨利身上有硝黄之味,说明他们也有了火药,是不是想学神龙炮?

神龙炮现在在帝国的各次战役中使用极多,隐隐已有成为主战武器之势,只是文侯对神龙炮管得极为严格,曾下令火军团如果不能带走,就必须将神龙炮就地炸毁,绝对不能丢弃。共和军既然知道了火药的制法,一定也想得到神龙炮。只是,神龙炮的铸造虽非简单之事,但外形一看即知,他们有了火药,要造出神龙炮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似乎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难道,是想得到飞行机?

的确,风军团是亘古未有的新编制,以往的战事只是水陆交战,风军团却将战事带入空中。现在地军团能在与蛇人的战事中占了上风,一大半是靠了风火两军团协力,而飞行机的建造比神龙炮更难。只是风军团对飞行机的管理之严不下于火军团对神龙炮的管理,此次文侯命风军团随水军团出发,也是为了不落入共和军手里吧。共和军如果真想得到风军团,就算拉下面子强夺,也未必能夺得到手。只是,共和军真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对风军团下手么?

我越想越是惊心。文侯恐怕也没有这种准备,因为他算定共和军现在不至于与帝国决裂。可是方若水听到我们共有三万人时那一瞬的色变仍让我放心不下,只怕,共和军真的对我们不怀好意……

我又擦了一下脸。冰冷的水洗在脸上,如同一把把极小的刀子,带着微微的刺痛,我心头也有些疼痛。帝国和共和军肯定不会合作无间,迟早会反目,我也早有预料,但蛇人还没有消灭,他们真会这么做?可是如果我们来的人少一些,说不定他们已经做了吧。我越想越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事,也对文侯佩服之至。文侯多半已算定了共和军有这种心思,所以故意加派力量,共派出了三万人,又分为水陆两路,超出共和军的胃口,将计就计,趁势拿下南安城吧。如果我想的没错,共和军现在弄巧成拙,白白将南安城送给帝国了。

我不禁微微笑了起来。何从景的确是个深谋远虑之人,丁亨利也心思缜密,但如果他们要和文侯斗智谋,只怕还逊了一筹。怪不得文侯不让我们全力进攻,却又派出这么大一支力量,现在共和军作法自毙,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想通了这点,我也轻松了不少。共和军与帝国的联军现在已超过六万,是南安城蛇人的三倍以上,南安城的城墙又不如何高峻,反攻虽不能说易如反掌,也不会太困难,看来这次的功劳确实有些唾手可得的意思,我现在就是尽量让地军团的弟兄不要损折就行了。

正洗着脸,身后忽然有人道:“禀楚将军,邓都督已到,派人求见楚将军。”

我放下毛巾,道:“邓都督到了?快让使者过来。”按日程,水军团也该今日到了,我本以为他们最早也要到晚间才能到,没想到一大早就来了。现在帝国军的力量更是壮大,更加不必畏惧了。

水军团的使者被带了过来,他向我行了一礼,道:“楚都督,我家邓都督有书报上楚都督,请楚都督过目。”

我接过他递过来的帛书,撕开火漆,看了看,正是邓沧澜的手迹。邓沧澜平时喜读书,书法也圆润大度,颇有可观,比我写的字好多了,信上说的也就是他们已驻到南安城东门外,可按预定期限发动攻击,现在让我前去议事。我看了一遍,道:“辛苦了,先去吃饭吧,我马上过去。”

现在水陆两军已至,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不知道丁亨利在想什么,但帝国军这一举措一定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所以要马上与何从景取得联系,让他到阵前定夺吧。我不禁有些想笑,但又有些悲哀。我实在不愿与共和军同室操戈,只望他们能看清双方实力,不至于妄动。只是,我这样想,何从景会不会这样我就不知道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当共同的外敌还强大时,共和军与帝国军可以团结一致。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一旦平衡打破,发生什么变化就非我所能预料。不过去和邓沧澜议事时,我得把这个担心与他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