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艰难抉择 第六章 久旱甘霖(第2/5页)

“军心士气如何?”

瓦新尴尬地笑道:“这个,白川大人,您也是知兵的老行家,这事也瞒不了您。因为害怕泄密,我们起义事先也不敢搞什么宣传。您知道,那些蚁民甚是愚昧,他们不懂什么是大义是非,也不懂皇权正统的重要。所以……军队情绪现在确实有点乱,有些士兵现在还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打仗,甚至有些人还以为是我和吴华造反,信心不高。我们现在只能恐吓他们,说监察厅的人都是禽兽,他们就要抢你们的婆娘烧你们的房子杀你们的爹妈,再不拼命你们全家都完蛋了,士兵们才勉强有了些斗志。”

“这倒也不是恐吓。据我所知,监察厅在林家那边屠杀了五十万人,毁城镇数十,杀一儆百的事他们是干得出来的。”

“正是啊!”瓦新连忙补充:“所以,我们期盼远东天兵的到来,有如久旱盼甘露啊!你们的到来,不啻于救了我们全省百万父老的性命啊!”

白川微蹙秀眉:“总督,有一件事还得求您帮忙的。”

“白川大人,远东天兵是我省父老的恩人,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就是了。可是粮草补给有些不足吗?我们省库里面还贮存了不少,多了不敢说,三五个月还是够用的。”

“总督大人思虑周到,准备充份。只是我所说请求并非此事。此次出战临行匆忙,我军将士的旗帜、军衣等物还没备齐,希望大人您能帮我们补齐。”

瓦新一愣:大军出征匆忙,为兵贵神速,没带上辎重装备那是常有的,但居然没带上旗帜和军衣?这实在也太闻所未闻了。

“这自然没问题。不知需要多少军装?旗帜样式如何?还请大人您留下图纸和样式,我马上组织工匠和织工开工生产,以免耽误了正事。”

“不必重新生产了,请大人就拿库存的巴特利守备队的军服和旗帜给我们就好了!数量嘛,我三万将士每人一件就好了!”

瓦新愣住了:“难道……”

“总督,秀川大人有令,远东军参战的消息,不许对外泄漏,违者军法处置。这件事,让您来负责落实了。”

说到最后一句,白川严峻地注视着瓦新,面若寒霜。

瓦新俯身鞠躬道:“谨遵统领大人钧令。下官这就下令封锁消息。”

七八六年八月十八日,在奥斯行省休整了两天的监察厅平叛部队向巴特利发动攻击。在前期的试探性攻击中,他们已经看出了,巴特利守备部队战力和士气都不高。

“既然如此,速战速决吧!”

一支部队直冲行省首府。但在首府外围的那达城,他们遇到了阻挡。这座城防并非十分坚固的城池竟出奇地难攻,宪兵的数次进攻都宣告失败。守军不但把他们给击退出去,还出城追击把他们赶出了数十里。讨伐军损兵折将,遭遇了开战来的第一场惨败。

今西闻讯十分震惊,他召集前线指挥官,仔细询问交战经过。

“那达守军虽然也是巴特利守军的番号,但他们与先前遭遇之敌截然不同。他们战力极强,悍不畏死,而且极具主动攻击精神,三五人就敢冲击我军大阵杀将夺旗后呼啸而去。若非亲眼所见,下官是绝不敢相信这样的强兵会是地方守备队的,而以为是哪个国家的皇牌精锐军。”

今西立即下令,部队立即停止前进。他八百里加急禀报帝都监察厅,请求做出指示。

一个星期后,回复到了,帝林只批复了两个字:“照打!”

今西无言。战衅一开,后患无穷,但如果不打,后果更坏。统治的基础来自于威严,来源于力量和恐惧,一旦监察厅表现虚弱,无力惩罚一个公开叛逆的行省,那连锁反应会随之而至,各省都会随之换帜。

巴特利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必须现在就把它给扶正了。

今西并不愿与远东军交战。一来这块骨头实在不好啃,二来他也不想伤亡太大导致双方仇怨加深。既然知道那达城是由远东部队镇守的——公开名义是“巴特利守备队新编第四师”——那避开他们就是了。今西派两个骑兵师绕过那达城,绕道进攻。但在巴特利首府的近郊,进攻的骑兵遭遇了一支强有力的阻击部队,他们的番号是“巴特利守备队新编第五师”。

今西的命令简单明了:“继续绕道!”

但绕道依然被阻拦。骑兵们遭遇到“巴特利守备队新编第六师”。

接着又出现了“巴特利守备队特种第一作战旅”。

今西破口大骂:“区区一个地方行省居然养了六个野战师和若干特种旅,远东军作弊也作得太过份了!”

眼见出现的远东部队越来越多,今西不得不谨慎。他意识到,对手并不是林家那种弱旅,也不是容易溃散的地方守备队,而是能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强敌,必须以严肃的态度来对付。他重新将部队集结到那达正面,认认真真的与对手打一场正规战役。

两路兵马旗鼓相当,指挥官都是稳重而谨慎的将领,战术同样娴熟。双方都互相避免正面交战,而尽力觅机打击对方的侧翼薄弱。今西看出了巴特利守备部队是防御方的弱点——当然是指真正的“巴特利守备队”——他专门挑守备队驻守的阵地出击,而且数次得手,取得了相当的战果;而白川则看准了监察厅远道而来,粮草不稳的特点,频繁派出精锐骑兵截击对方的运粮车队和偷袭粮仓大营,也是收获颇丰,逼迫今西不得不向后收缩以巩固后方。

“阻断监察厅进攻线路,逼迫其无功班师,返回帝都。”

两军你来我往。但白川身经百战,经验更加丰富,她牢牢控制住了战线,让进攻部队无法越线一步,战局于是陷入了僵持。

七八六年的夏秋时节,时局便如那落下的树叶一般飘忽不定,让人眼花缭乱。

一月篡权夺位上台的帝林政权,登台之初便碰到了林家入侵的危机。很多人都认为,根基薄弱的帝林无法应对这次危机,这次事件会令帝林政权彻底垮台。但令他们跌破眼镜的是,战事仅持续不到半年,帝林便打了一个干脆俐落的大胜仗,逼迫气焰冲天的林家签订了停战协议——虽然名义上双方是平分秋色,看似打了个平手,但明眼人都看出了,是帝林打赢了。林家不但丧失了十几万精壮士兵,其东北边境还被帝林以血与火横扫一遍,损失惨重之极,还不得不放弃紫川家的西南领土。

八月初,帝林率军返回帝都地。胜利后,他在国内的威望空前高涨。各地总督纷纷上表祝贺,帝都民众举行了通宵火炬游行庆祝,元老会也发来贺信——不奇怪,元老们也不是死脑筋。现在眼看叛乱成功都快半年了,监察厅的势头蒸蒸日上,虽然地方上还有巴特利行省举旗谋反的战事,但大陆强国林家都被帝林击败了,没人认为一个地方行省的反叛能对监察厅如日中天的统治造成威胁。不少元老已在偷偷探听帝林的生辰八字了,好看看他是否有开国天子的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