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梦想的家园(第2/4页)



  “真难办哪!”祖穆尔德显得很为难,“舍妹冲撞公子,理应赔罪,我们姐妹全跟公子回去任凭发落也无不可,只是……”

  “只是什么?”高衙内一听急得不得了。

  “公子多大年纪?”

  “十六岁!”高衙内虚报年龄,“琴棋书画无所不懂,(是都不懂)十八摸武艺样样精通(一呀摸,二呀摸)……”

  “公子一见便知是人中之龙,年纪轻轻竟有这般本领,不知会不会爬树……”

  “会爬!会爬!”高衙内觉得自己不住向上飘,转眼间已经爬到了树上。

  “姐姐,你干什么?”西路达满腹狐疑。“猪只要夸一下就连树都会爬!”祖穆尔德和西路达小声说着,高衙内又从树上爬了下来,得意洋洋,“怎么样?没骗你吧?”

  “哇,公子果然身手不凡,这样如何,我和姐妹们在家中略备水酒,好好伺候公子,给公子赔个不是,再听公子发落,公子意下如何?”

  “自己送上门来的!”高衙内暗喜,“头前带路!”一行人一起向李家走去。巡抚大急:“姑娘怎可如此做主?”“大人放心,一会还要仰仗大人哪!”巡抚正想多说,突然身上一阵发凉,失去知觉,被董存瑞上了身,董存瑞动了动身体,大摇大摆跟着走回去。

  “给公子倒茶!”祖穆尔德故作神秘,“公子,那边有一个小黑屋喔……”“了解!”高衙内色与神授,吩咐手下在外等候,一个人急急向小屋走去。董存瑞阴险的笑着,在后面跟了过去。高衙内一走,祖穆尔德突然变了脸:“把他们看起来!”家丁们把高衙内的打手团团围住,赶到柴房,又打又踹,好不过瘾。

  “这样做没关系吗?阿德又跑到哪里去了?”众人都很担心,“小董不会杀了他吧?”小黑屋那边不时会有惨叫传出,祖穆尔德叫大家放宽心,“董存瑞可不是一般人,他说没问题绝对不会食言的,我们去吃东西吧!”

  董存瑞和高衙内在屋里呆了整一天,第二天早上,高衙内出来了,衣衫整齐,没有伤痕,只是精神有些疲惫。祖穆尔德还没说话,他突然扑到众人脚下,声泪俱下:“是我不对!全是我不好!我向各位姐姐道歉!我立刻回东京去,发奋读书,立志服务于国民……”然后带着手下灰溜溜走了。

  众人看的出了神,“怎么回事?小董,精神控制啊?”息坦说,“比佛祖的金刚经还管用呢!”

  “我只是告诉他马列主义的光辉思想,用理论引导他,又向他解释了几百遍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而已!”董存瑞说,“真过瘾,我最喜欢土地改革了。”

  “好神奇!他会从此洗心革面吗?”

  “不可能啦!没人鞭策,很快会故态重萌的,只是近期他不会再来找我们麻烦了。”董存瑞让出巡抚的身体,巡抚还晕糊着,李莺把他叫醒,“大人!大人!多谢大人相助!我们一家上下感激不尽!”

  “喔!发生了什么?”

  李莺吩咐给大人上早膳,“多亏大人舌枪唇剑,一番开导,高衙内浪子回头,已经走了。”

  “真的?”巡抚依稀有一点印象,“好象我确实开导了他一夜。”巡抚觉得自己不可思议,吃过早饭回去了,“我还是早早辞官,开个学堂,免得在这官场受气!”

  李莺送走巡抚,吩咐开始准备变卖家产。“这里恐怕呆不下去了,那个混蛋三天不回来,就叫他自己天涯海角找吧!”

  “不用吧?妈?”祖穆尔德很担心,“阿德没有女孩子睡不好觉的,昨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一定有事。”

  “你有所不知,那高太尉可不是省油的灯,儿子异常,哪有猜不出的道理。外公年事已高,不宜变故,还是早作准备。”

  “该死的高太尉!”众人一起骂,“想不到我们为这点小事搬家!”

  “既然如此,我来帮大家出口气,”祖穆尔德说,“我们这样……”众人纷纷大笑。“这样一来,他就没心思想其它的事了,我们可以慢慢搬家。”

  东京汴梁,高俅刚下早朝,坐着轿子前仆后拥,招摇过市,好不得意。“哼哼,老夫大权在握,当今朝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不敬仰,如今轿子行在街上,便如同当今万岁亲临一般,好不威风!”想到得意之处,外面的万民仿佛正在向他朝拜,高俅全身舒坦,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喊:“炸臭豆腐!”登时把他拉回现实,“混帐!明天把所有炸臭豆腐的都拉去问斩!”高俅这样想着,又舒服起来,“普天之下,谁敢和老夫作对,就是这样下场!”

  突然,一阵风把轿帘微微掀开,一个纸团飞进来,落到高俅手里。高俅把头探出去看了半天,不知是谁扔进来的。“难道有贱民求我伸冤?”高俅心里美滋滋的,打开纸条一看,脸上立刻变成猪肝色,纸条上写着——“太尉大人,您一定是全天下最傻的×。”

  高俅把纸条慢慢叠起来,没有撕,只是坐在轿子上运气。“竟敢公然侮辱老夫!我一定要抓到他,我一定要抓到他!”一到家,高俅就把九门提督和开封府尹都找来,所有负责治安办案的官员也都找来,对他们大吼:“把这个人找出来!我要亲自扒他的皮!别想糊弄我!老夫不是好惹的!”

  “难办哪!就这么一张纸?”官员们被骂得面如土色,“我们怎么办?不好抓啊!随便找个替罪羊只怕也瞒不过去。”

  “我们惟有从字迹入手,临摹多帖寻找,并让各地名士辨认字迹,希望有所发现。”

  “只好如此了,希望别走漏风声。”于是,满朝官员都在明察暗访,京城名士都被叫去比较字迹。当然,天下无不透风的墙,这么大规模兴师动众,人们起疑是难免的。

  “张兄!他们让你写什么?”

  “‘你’字和‘傻’字。你呢?”

  “‘太尉’二字。李兄李兄!”

  “他们让我画×。”

  “×?”

  高俅一连几天睡不着觉,这事太可气了,决不能纵容。“那些废物!到现在还没抓到!”

  “老爷!少爷回来了!”管家汇报,“少爷好像换了一个人!”

  “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应该是……变好了。”

  “那还不好!现在没空理他!”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

  “何事慌张?”

  “小的去买菜,全城都在谣传一句话,他们说……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