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祝柠绝路!吴王狂喜!变天了!(第3/4页)

根据内阁和大理寺的联合调查,这场土地兼并案被杀死的农民,佃农超过千人之多,被糟蹋蹂躏致死的无辜女子达到数百人之多。

而事情发展的最高潮是挖到了一个巨大的尸坑,里面整整有几十具尸体,从老人到小孩都有,这是一个普通的耕读家族林氏,家中出了两个秀才,因为几百亩桑田,全家都遭到了活埋。通过调查罪魁祸首是绵郡游击将军王庆安。

这位王庆安是谁?枢密使吴直王叔的亲卫出身,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忠诚于吴氏家族。王庆安的武功很不错,但统兵才华一般,所以尽管有吴直的提携,一直到了五十几岁还只是一个游击将军而已,但整个吴国都知道,他是吴直的绝对心腹,几代家臣。

这件大案一经爆开之后,立刻在吴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无数人的引导下,王庆安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禽兽,灭绝人性的大魔头,为了争夺林家的几百亩桑田,竟然将人一家几十口全部活埋。

整个吴国上下都喊打喊杀,要将王庆安千刀万剐,诛杀全族。无数御史的弹劾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飞入王宫,无数读书人在王宫叩阙,请求吴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甚至数百万的吴国万民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对王庆安全族喊打喊杀。

尽管已经预料了事情的发生,但吴王还是焦头烂额,他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会把事情做绝到这个地步,将人一家几十口活埋。

这个王庆安全族都已经被抓捕入狱了,但一直都没有处决,因为他招供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秘密。说什么他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完全是奉命行事,他巧取豪夺的这些桑田只是名义上归他所有,真正的主人是吴直之子。

而且王庆安还献出了田册,单单他一人就霸占了超过三万亩良田,但这些良田都在吴直之子吴恬的名下。

并且他招供,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吴直派出家奴到处为官,侵占民田达几十万亩,他是整个越国最大的贪官头子,最大的杀人凶手,侵吞兼并这几十万亩良田过程中,杀死无辜之人不下千人。

然而,这些供状内阁仅仅只是呼之欲出,却又不真正拿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在逼迫吴王表态,逼迫吴直下台。如果吴直不愿意辞去枢密使之职,那他们就公开这些供状,这把大火直接烧到他头上去。

那么吴直做过这些事情吗?

真的没有,他手下放出去的将领无数,肯定有为非作歹的,甚至有人借着他的名义倾吞良田,但他吴直家风极严,而且世世代代都是王族,对物质早就没有多大要求了,他一生下来就是荣华富贵,又没有什么私心野心,要那么多金银田产做什么?

这个王庆安就是一个死间,已经被内阁收买,或者威胁,一口咬死吴直。

不仅如此,而且关于这些田册,他们也造得天衣无缝,确实是在吴恬名下,证据确凿。但是吴恬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十几万亩良田呢。

吴王还年轻,而且他继位没有多少风波,从十几岁就是太子了,所以并没有经历过毫无底线的肮脏斗争。

此刻他也被彻底震撼了,对方为了扳倒吴直,为了把手伸进吴国的军队,竟然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举动。

林秀才一家几十口人是会活埋的?当然不是王庆安,而是别人。

黑水台的吴幽已经调查得清清楚楚了,但是对方毁掉了一切证据。

况且有些时候真相毫无意义,这股巨大的风潮对方已经制造出来了,并且裹挟着滔天的民意。

……

吴国内阁首相张丹枫再一次来见吴王。

“陛下,这是王庆安的供状,还有相关证据,真是触目惊心啊。”张丹枫双手奉上道:“但因为这个案件涉及到王族高层,所以老臣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知道如何是好,还请陛下乾纲独断。”

吴王接过这些供状,还有相关的田册证据。

这一刻果然来了,真正的图穷匕见了,之前内阁只是不断放风,说这个案件可能牵扯到吴直。

如果这个时候吴直懂事立刻辞官,那这把火就烧不到他头上,他依旧是清白的。但吴直始终没有反应,那内阁就索性把事情捅开了。

吴王看着这些供状,气得浑身发抖。大炎帝国对我吴国果然渗透得深啊,你们这些文官和帝国联起手来,果然遮天蔽日。这么一件子虚乌有的事情硬是被你们办成铁案了。

吴国接壤大炎帝国,所以接受的渗透也最厉害。基本上吴启继位之后,他和文官的斗争就开始了,几年前越国苏难造反,吴启举兵南下侵犯越国,并且派遣吴牧偷偷出兵谋取怒潮城。原本计划是很好的,声东击西,瞒天过海。

但结果吴牧还是输了,宁元宪冒险成功,卞逍大军杀入吴国,使得年轻的吴王经历了第一场大败,之后他就遭到了整个吴国文臣的反扑,尚书台就试图架空这位年轻的吴王,进而向大炎帝国进一步靠拢。

当时是枢密使吴直挺身而出,大开杀戒,震慑了吴国的这些文臣们。

两三年前沈浪事发,大炎帝国借机改组天下诸国,同样因为距离大炎帝国太近了,渗透得太厉害了,吴国内阁正式掌握了内政之权,再一次开始了强烈的反扑。

几年前吴直对文臣们大开杀戒,早就被恨之入骨了,如今内阁要对他置于死地了。

“王庆安该死,活该千刀万剐。”吴王心中在咆哮,王庆安作为吴直家奴,关键时刻竟然背主,狠狠咬吴直一口,把这滔天罪名栽到他头上。

“陛下,内阁该如何处理此案,请陛下明示。”张丹枫叩首道。

吴王淡淡道:“张相,你张氏家族是在吴国发迹的吧,你应该算是吴臣吧?”

宰相张丹枫道:“臣一直是吴国之臣。”

吴王道:“是吗?对了你听说了吗?沈浪出兵天越城,那一场大决战已经爆发了。”

宰相张丹枫道:“沈浪乱臣贼子,跳梁小丑,必输无疑,陛下不必过多关注,此人不详,过多牵连恐引来祸端。”

吴王道:“寡人是不相信王叔会做出这等之事的,所以这一切只是王庆安的胡乱攀咬,张相觉得呢?”

张丹枫道:“臣也相信枢密使的品德,但如今已经铁证如山,或许吴直大人对家人过于放纵了。”

吴王道:“内阁打算如何办呢?”

张丹枫道:“这件案子灭绝人性,耸人听闻,不仅仅是吴国,整个天下,乃至皇帝陛下都在关注。当然其他国家的舆论可以不管,但我吴国万民每一日都在痛心疾首,渴望还他们一个朗朗乾坤,所以臣觉得不能因为私人情感而辜负了民心,民心如水,一旦让天下万民离心,我吴国朝堂就如同无水之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