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节 说和(第2/3页)

天香楼的生意还是这么好,客流稠密,人声喧哗。

在大堂,孟聚见到了天香楼掌柜的杜老板,他笑着拱拱手:“杜掌柜的,好久不见,最近生意还好?”

以前,杜掌柜见孟聚时还敢笑着奉承两句,但如今,他简直正眼望孟聚都不敢了:“小民参见镇督大人!恭喜镇督大人步步高升、鹏程万里、一帆风顺……”

“好了,咱们是熟人了,老杜你就别整这套了。元都督定了哪个包厢?带我们过去吧。”

照旧是三楼的豪华包厢,孟聚和欧阳辉坐下不久,元义康就领着两个人到了——其中一个是易小刀,另一位是孟聚不认识的干瘦男子,看气质,也是边军的将领。

见面时,大家很客气地寒暄打招呼。

孟聚跟易小刀见过数次,奇怪的是,虽然明知道易小刀跟申屠绝一样是拓跋雄的爪牙,但不知为何,对这个笑眯眯的年青将领,孟聚却没有多少恶感。

这个娃娃脸旅帅依然是一脸天真无邪的微笑,只是他眼皮有点浮肿,像是最近睡眠不足。

元义康向孟聚介绍,那个孟聚不认识的军官是东平行省新建的守备旅的暂代旅帅鲜于霸。

鲜于霸长得又黑又瘦,眼深颧凸,鼻梁高挺,面目轮廓突出,有着显著的国人特征。他目光犀利,不苟言笑,干瘦的躯体中给人种跃跃欲试、精力十足的感觉。

他对孟聚点点头,有力地说:“末将守备二旅暂代旅帅鲜于霸,参见镇督大人!”

暂代旅帅,就是说已被东平省任命就职了,但还没得到兵部正式承认的旅帅。当然,大家也知道,元义康有把握任命,那朝廷肯定是会通过的,只是走个程序问题罢了。

孟聚还记得,当年两个旅帅申屠绝和易小刀见叶迦南时可是跪倒行参拜礼的,眼前这厮就这么大咧咧对自己点点头就算了——不过想想叶迦南是什么身份,眼前这厮又是国人,他不要自己倒过来给他行礼就算好了。

“鲜于阁下不必多礼!鲜于兄风采照人,气势凛然,想来必然是元都督新招揽的虎将了?”

元义康哈哈一笑:“孟老弟,你就莫要见笑我了。你这尊大佛不肯就我的小庙,老哥我就只好另招贤能了——鲜于霸原先在武川镇当副旅帅的,我好不容易才挖了他过来。为这个事,武川都督拓跋吕找我吵了一架呢,说我没义气撬他墙角,我可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啊!”

孟聚注意到,元义康说话时,鲜于霸淡淡望自己一眼,目光并不是很友好。

孟聚立即明白,元义康口无遮拦,说错话了,他说招不到自己才要鲜于霸的,明显是说鲜于霸不如自己,鲜于霸在生气呢——鲜于将军性子还是蛮傲的,受不得一点委屈,元义康招来这么个活宝侍候,那以后真是有得受了!

去洛京走了一趟,孟聚见识大增,气量自然也跟着上去了。以他今日的地位,当然不会再跟粗鲁军汉们一般见识了,笑道:“能求得鲜于将军这种虎将,元都督您再挨几顿骂都是值的。元都督,鲜于将军远胜于我,有他助您,元都督您如虎添翼啊!”

孟聚把鲜于霸抬得极高,后者不由露出一丝微笑,他抱拳道:“孟镇督过奖了。孟镇督您的战绩,卑职也是听过的,十分佩服。”

孟聚也介绍了陵署廉清署督察欧阳辉,大家才分宾主坐下。

元义康向孟聚打听洛京的事,说是在边塞这边听到传闻,有人行刺皇帝和白无沙,不知具体是怎么回事?

孟聚捡些能说的给他说了,元义康连连摇头:“乱套了,乱套了!我来东平不过一两年,洛京怎么就乱成这样了?有些人,就是不安分啊!都几十年的陈年旧事了,再翻出来有什么用?”

孟聚微笑,心想元义康虽然人在边塞,消息还是很灵通的。谁是刺客的幕后,他大概也是心里有数吧?

鲜卑皇家的事,孟聚不便评论。他岔开话题,说起跟洛京衙门打交道的事,说起自己在各衙门办事的艰难,感慨京官难缠,办起事来,银子就跟流水般哗哗地流了出去。

元义康听得哈哈大笑:“没事,下次你回京办事,我跟你一块回去!户部的老何他们,我都是熟的,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他们敢不给你面子,我揍他们去!”

“呵呵,如此末将就先谢过都督了!”

“唉,孟老弟你跟我客气干什么,咱们可是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啊!对了,老弟,我也真是糊涂,说了这么久,居然忘记恭喜你就任镇督的大喜事了!先前我一直担心,不知道朝廷会派谁来担当东平的镇督。万一来个难相处的家伙,那就麻烦了!

没想到,朝廷英明,派来的是孟老弟你,这就下好了,咱哥俩好好在东平搭档,痛痛快快干上几年。来,为孟老弟的升官,大家干上一杯!”

众人一起举杯向孟聚祝贺,孟聚一饮而尽,笑道:“元都督客气了。在下才德浅薄,很多事都不懂,东平这边的情况也真不是很熟,希望元都督您不吝指教。

都督,您也知道的,东陵卫这碗饭不好伺候,职责所在,树大有枯枝,到时说不定会对您手下的弟兄有得罪的地方,希望您莫要见怪。”

元义康很豪气地一挥手:“唉,孟老弟说这种话就生分了,我老元别的本事没有,但最喜欢交朋友。我的原则是:宁可自己吃亏,也绝不能让朋友为难!

东陵卫又怎样?东陵卫就不能交朋友了?你们先前的叶镇督,跟我合作得就很愉快,大家配合默契嘛!

换了孟老弟你,那自然更不用说了,我们是那么好的交情,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办嘛!只要大家互相体谅,不做过分的事,凡事多通气,那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我们都是大魏国的武将,又有缘同在东平呢!你们都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都点头,说元都督说得太对了,来来来,干一杯,干一杯!

喝了口酒,元义康哈着酒气说:“孟老弟,老哥我痴长你几岁,说话啰嗦点你别见怪。你是当镇督不久,老哥我这个都督却已经当了一年多了,多少有些想头,跟你唠叨唠叨。”

“元都督指教,在下是求之不得啊!”

“呵呵,孟老弟,咱们东平这边是边塞,什么东西最多呢?兵最多!圣人都说了,刀兵不祥啊!兵一多,人就容易起戾气,人心就凶啊!咱们跟内地不同,内地的官府可以鱼肉百姓,老百姓连个屁都不敢放,而咱们呢?咱们是被刁民和丘八们鱼肉啊!

在东平,我们可耍不得官威啊,丘八们恼了,动不动就要跟我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咱们做事,一定不能急躁,不能由着性子来,谨慎再谨慎。孟老弟,你这么年青就当了镇督,以后肯定前途无量的,不能意气用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