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节 愤怒(第2/2页)

韩启峰不屑一顾地说:“干鹰侯,本来就是危险的工作,死几个人是正常的。王老弟,我们孤悬北方,若是一年到头太平无事,总部还以为我们是在这边游山玩水了。

不死上几个人,总部哪里知道我们辛苦?死上一批人,无论成不成,总部看着我们伤亡惨重,起码知道我们确实在用心做事,敢于牺牲嘛!反正死的也不是你我,你怕什么?

你不必担心,那些低阶鹰侯很好糊弄的,只要跟他们说这是朝廷的命令,说这是为了北伐大业,他们就乐呵呵地去送死了。这种没脑子的傻瓜,死光了都无所谓,大不了重新招募一批人就是了。反正在北地,愿意加入北府当鹰侯的傻子大有人在,死不完的。”

孟聚怒不可遏——并不是为韩启峰企图刺杀他,北府和东陵卫彼此交锋,刺杀对方的官员是正常的事。

他愤怒的是韩启峰的态度:孟聚也是从低阶鹰侯做出来的,他知道,象自己一样,很多鹰侯原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北魏人,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潜伏在北魏内部,为北府搜集北魏的军政情报,而对于这些北国鹰侯,北魏朝廷的处置也特别严酷。一旦鹰侯失手被擒,不但他们自己要经受酷刑折磨至死,连他的家人都会被牵连,锒铛入狱,抄没家产。

可是,面对这么恐怖的惩罚,自愿加入鹰侯的北魏人依然源源不断。不是为了北府那点微薄的补贴,更不是为了遥不可及的高官厚禄回报,驱使他们这样做的,只是因为一个信念,一股傲气:身为华夏子裔,岂能甘心屈服蛮夷?

可以说,每一个北国鹰侯,他们都是了不起的英雄,无愧于“仁人志士”的称号!

鹰侯们无惧死亡,倘若当真是为了北伐大业,为了赢取一次重要战役的胜利,相信很多鹰侯都不惜杀身成仁,无怨无悔。

但如今,只是为了情报站官员的私心,为了他能创造政绩早点升官,鹰侯就要被差遣去执行一次完全没必要的送死任务,充当毫无价值的炮灰,他们的鲜血将被当做政绩本上鲜红的点缀。

草菅人命、视部下如草芥,倘若南唐的官员都是这种货色的话——孟聚感到了一阵彻底的绝望:自己一直憧憬和期待的,冒着生命危险,一直为之奉献和效劳的正统华夏政权,究竟与鲜卑人有什么区别?

望着韩启峰,看着他那张眉目端正的脸,孟聚胸中翻腾,恶心得简直要吐了。他忍住了在这张脸上狠狠扇上几个耳光的冲动,二话不说,起身径直往门外走。

韩启峰愕然,愣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他急忙起身追出去,却见街上人流熙攘,哪还见孟聚的影子?

……

在接下来的几天,东平陵署的军官们都知道,孟镇督的心情最近很不好,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就象暴风雨前乌云密布的天空。

内情处的李明华督察被召来问话,孟镇督问他调查南唐鹰侯和破军星的案件进展如何了,李明华恭敬地回答说有一些线索,内情处正在全力以赴调查。

这本来也是例行回答了,不料孟镇督当场就发火了:“全力以赴你个头啊!那么大个人站那里,人家又喝花酒又娶小老婆,逍遥舒爽得不得了,你们居然看不到?废物,十足的废物,东陵卫养一群猪都比养你们这群废物好!”

李明华被骂得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狼狈不堪地退下来。他愣是摸不着头脑:一个月的期限还没到,最近我也没得罪过这尊大神啊?是谁惹他了?

恐怖的黑云笼罩在省署的上空,督察们心惊胆跳战战兢兢,生怕触了孟聚的霉头,他们连在陵署里大声说笑都不敢了。

廉清处督察欧阳辉是省署的大管家,他偷偷摸摸地跑来,跟江蕾蕾和苏雯清私下送了一份厚礼,打听内幕消息:孟镇督最近心情好像不是很好,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们工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惹他老人家生气了?倘若是的话,两位姑娘告诉我们一声,让我们也有个改正的机会啊。

两个女孩子也知道孟聚最近有心事,只是她们也说不出个缘由来。不过她们倒是给了欧阳辉一个建议:“欧阳长官,孟镇督以前在靖安署时,跟靖安署的刘真关系最是要好,他们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刘大哥是个开心宝,孟镇督每次见到他都很开心,回来要乐呵好几天。要不,你们把刘大哥请来,跟孟镇督聊聊天,说不定孟镇督心情就好些了。”

欧阳辉琢磨了一阵,觉得这倒也是个好主意。就算刘真未必能让孟聚心情阴转晴,但说不定孟聚会跟他说些什么,知道了缘由,怎么也比现在这般提心吊胆地蒙在鼓里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