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节 阴谋(第2/6页)

孟聚毕竟是东陵卫的镇督,东平行省的监察大员,他横死在东平,万一朝廷追究下来怎么办?想到谋害一名镇督,想到东陵卫可怕的手段和报复,即使刘管领跟着长孙寿时日已久,他也不禁一阵心惊胆跳。

他哀求地说:“都督,这样是不是……激烈了点?我们想办法教训那姓孟的一顿也就是了。若是出了人命,只怕不好掩盖啊,朝廷怕不会怀疑都督您?”

长孙寿冷哼一声:“哼,孟聚死了,拓跋元帅只会高兴!至于朝廷,哼,朝廷这时候哪顾得上我们这边……算了,这些跟你说也不懂。你只管找那个厨子办事就好了,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刘管领唯唯诺诺,心中叫苦。他哪里认识天香楼的厨子?但先前既然已经吹了牛,现在却也没法改口了,他苦着脸说:“卑职试试,不过那厨子胆小得很,要他下……下那种东西,他怕是没这个胆子。”

“胆小的人更好,给他一千两银子,他若不肯跟我们合作,那他就是与都督府为敌——告诉他,并不是只有东陵卫的刀剑能杀人的。”

“都督英明,但这种事,不好勉强的。我们把他逼得太厉害的话,万一他跑去跟东陵卫告发了我们,那可怎么办好?”

长孙寿一愣。想了一下,他勉强地说:“他若是不肯下毒的话,那就让他帮忙通风报信好了。下次孟聚去天香楼幽会相好时,让他通知一声我们就行。”

刘管领顿时松口气,不用下毒,只是要查探孟聚何时去天香楼,这个容易多了,随便叫两个乞丐蹲在天香楼对面守着就能办到。只是想到要谋害一名镇督,他心里始终是惊恐不安。

看着刘管领惊恐的眼神,长孙寿拍拍他肩膀:“刘管领,你不必担心。孟聚暗中煽动兵变,围困威胁都督府——他既然能做初一,我们为何不能做十五?

在我们身后,有拓跋元帅的支持,孟聚奈何不了我们——你没看,上次乱兵围困了都督府,却是一个人都不敢伤?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能办好吗?”

刘管领心中惨叫:孟聚奈何不了的只有长孙都督你而已吧?就算暗杀失败,阴谋败露,你长孙寿是朝廷的东平都督,孟聚反正是不敢动你的,但对付起我们这些虾兵蟹将,他却是绝不会手软,一刀一个。

而且,就算自己暗算孟聚成功,等待自己的也不会是什么奖励,运气好的话给一杯毒酒,运气差点就是一群杀手——这么大的事,以长孙都督的为人,他怎可能让自己这个活口幸存下来?

这时,刘管领已经一千万次地后悔了,刚才有事没事提天香楼的婆娘干什么?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但在长孙寿冰冷的目光注视下,他也没了退路,只能说:“卑职……卑职勉力而为。但需要时间,请都督给我时间,还有经费、人手。”

“我给你半个月时间吧。”长孙寿沉吟了一阵,他说:“动手的不能是都督府的人,你去外边找人,要身手好的,最好是些外来的好手,不要引起关注——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是,卑职明白。”——东陵卫与本地的帮会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找外地杀手的好处一来事先不会引起注意,二来事后要灭口也容易些。

长孙寿满意地点头:“明白就好,去吧,抓紧点,干利索点!”

……

对长孙寿来说,孟聚是他遭遇的生平大敌,所以要全力以赴地对付;但对孟聚来说,长孙寿连个目标都算不上:对方虽然名义上是东平武将之首,但旅帅们都对他不屑一顾,他的命令都出不了都督府大门,没权没兵的他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对孟聚来说,与其关心长孙寿在想什么,还不如关注洛京的慕容毅呢,毕竟那边对自己的影响更大。

六月十八日,整整一个下午,孟聚都在官署里绞尽脑汁考虑着给慕容毅的信该怎么写。

自从那天听柳空琴说慕容家近况不佳,孟聚就想写一封信去问候慕容毅了。只是这封信委实不好写,孟聚几次都没法落笔。

这信,不但要表达出自己的问候之意,还要让慕容毅感到,孟聚是很讲义气的人,他已知道了慕容家的近况,但他并没有跟着大家一块墙倒众人推,而是依然关心慕容毅这个朋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孟聚必须事先考虑,这信有落到朝廷手上的可能,自己不能在信里露出任何把柄,不然的话,朝廷整慕容家还要花些力气,要对付自己这样一个小小的同知镇督真是容易得很。

在书斋里憋了一个下午,孟聚才勉强地写了几行字,但他看看,觉得还是不满意:写得太露骨了,不够含蓄,市恩卖好的味道太浓了,慕容毅也没沦落到要自己同情的地步。

孟聚叹口气,撕了写好的信又换了张白纸。他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刚想到了一点头绪,书房的门被人推开了,刘真圆滚滚的身材出现在门口,他响亮地喊道:“孟老大,我来了!”

刚刚酝酿好的字句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孟聚无奈地抬起头:“胖子,下次进来时,麻烦先敲门!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的?”

“呵呵,是我妹子蕾蕾说的,她说孟老大你在这边看书。”

没等孟聚说话,刘真已经喜滋滋地告诉他:“孟老大,今晚我们去天香楼吃饭吧!”

自从不久前,长孙都督调回了兵马却是依然无法奈何孟聚,最后灰溜溜地铩羽而归,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东平省里的老大恐怕要换成姓孟的了。

这几天,孟聚身价陡涨,不但靖安城里大小的官僚纷纷前来拜访,城里的富商也纷纷想攀门路想结识他,获得庇护。

商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边塞不同内地,朝廷是靠不住的。在这里,要想获得安全保证,唯有投靠那些掌握雄兵的军头。既然孟聚是最有势力的军头了,富商们当然对他趋之如骛,每天光王九拿来恳请孟聚赴宴的帖子都有几十张,王九帮孟聚写信婉拒都写得手软。

孟聚是洛京来的军官,与东平民间没什么牵连,他性子疏懒,也懒得参加这种应酬,很少肯赏脸出去赴谁的宴。富商们求而不得,只好退而求其次,孟镇督身边的人就成了大家争先讨好的香饽饽了。

这阵子,随着孟聚身价的暴涨,“孟镇督的老同事兼结拜兄弟”的刘胖子也跟着水涨船高,也抖了起来。以前满街舔着脸找人混饭吃的刘胖子,现在可是变成了响当当的“真爷”,现在,再要请真爷老人家赏光吃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于说要想通过“真爷”请孟大人出来赏光吃饭,那更是难如登天了,不大大地出血是不可能的。

孟聚斜着眼睛瞄瞄刘真:“找到肥羊了?胖子,你捞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