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节 惊讯(第2/4页)

魏平摆摆手:“今晚不是正式场合,我们也不必拘这些虚礼。当然,同样是触犯朝律,你与拓跋元帅又有所不同,东陵卫在北疆处境艰难,连续有数位镇督遇害,此事要说拓跋侯爷一点责任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你做事出格一点,也是为了自保,这个,朝廷也是明白的。

孟镇督,你的事,我以前也听过一些。你是个重情义的人,朝廷对你一直非常倚重,你也不要辜负了朝廷的这份信任才好。”

刚刚还说孟聚乱来,现在忽然就说朝廷非常倚重他——倘若不是孟聚清楚对方的底细,他真要以为魏平脑子出问题了。好在孟聚清楚对方的底牌,知道朝廷最终在北疆还是要依靠自己的。魏平前面说得严峻,无非是怕孟聚翘尾巴,故意先敲打他一番罢了。

“中丞大人明察秋毫,能了解卑职的苦衷,卑职实在感激不尽。”

魏平微微捋着长须微笑着,他忽然问:“孟镇督,你说拓跋侯爷有不臣之心——倘若你不幸而言中,那你打算怎么办?”

孟聚响亮地答道:“倘若真有这么一天,卑职身为东平东陵卫长官,自然要竭尽全力兴义兵保家卫土,与叛军誓死周旋,绝不让他们踏足我东平半步!”

魏平微笑着,他淡淡说道:“如此,老夫就拭目以待了。”

他望望天色,说:“夜深了,老夫明天还要启程,就不留孟镇督了。镇督,好好干吧,很多人都很看好你呢!”

孟聚躬身行了一礼:“中丞大人晚安,末将告退了。”

望着孟聚的背影在夜幕中的花园小径上消失,魏平眯着的眼中流露一丝寒芒。

他摊开刚才写了一半的文稿,就着案上灯笼的光亮,御史中丞一笔一划继续写着奏折:“……臣观东平同知镇督孟聚,其人虎行狼顾,心胸狭窄,性情暴戾,愎逆桀骜,好杀反复,双眸不正,目无尊卑上下,言辞中更有诸多狂妄犯禁之处。以微臣浅见,此人恐非我朝廷良臣,不足为倚,只是如今北疆多事,不得已而用之。

孟聚性情刚毅且颇具才干,此人若坐大,将来必为我大魏朝的之患,宜应早除。此人若为祸,其惨烈恐更在拓跋六镇之上。

吾皇万岁圣安,微臣魏平磕首再拜。”

……

钦差队伍来东平只待了两天就匆匆离去了,孟聚将他们一直送到了东平与武川的省界上。在省界的那边,新任的武川都督李征北正领着一众边军将领在恭候钦差大驾。

虽然前几天大家还打得死去活来的,但今天当着钦差的面,东陵卫与边军都表现得很克制。在那条作为两省分界的小路两边,身着黑色制服的陵卫军官和褐色制服的边军军官冷冰冰地对视着,但谁都没有主动叫骂或者动手。

在对面的边军将领人群中,孟聚努力用目光梭巡,想找到申屠绝。但他望来望去,却怎么也没办法在人群里找到那个令自己刻骨铭心的身影。

见到孟聚这么肆无忌惮地盯视,边军那边有人重重地“哼”了一声。

孟聚循声望去,却是看到了一个脑袋发亮的大光头。他那魁梧的个头即使在一群高大的边军军官中照样高出一个头来,给人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两人目光对视,那光头对孟聚憨厚地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他的笑容,让孟聚想起了森林中的狗熊。他径直走过来,打量了孟聚一番,响亮地问:“孟镇督?”

“嗯。阁下是?”

“我是赫连八山。”

孟聚一挑眉,没想到眼前这个粗犷甚至显得有些鲁莽的汉子就是与李赤眉齐名的北疆名将赫连八山。

孟聚打量着这个久闻大名的对手。对方面相粗犷,有一张质朴而憨厚的脸,浓眉大眼,鼻子粗大,嘴巴很阔,久经风霜的粗糙皮肤,下巴微微翘起。

一眼望去,赫连八山给人种憨厚、粗犷的印象,但孟聚早过了以貌相人的年纪了,他记得很清楚,当初的申屠绝,不也是扮出一幅忧国忧民的大老粗样子嘛?能在边塞混成将军的武人,光凭拳头大是没有用的,更要紧的还是脑子。能混到名将这个级别的,那更是要非得出类拔萃的运气和脑袋——要做一个名将,不是说什么仗都能打赢,而是清楚什么仗能打什么仗一见就要跑。

“赫连将军,久仰了。找我有事?”

“没啥事,就是打个招呼,让孟镇督认识我一下。”赫连八山咧嘴笑道:“孟镇督,看好了,我就是赫连八山!你可要记住我的样子啊!”

孟聚淡淡道:“我记住了,赫连将军放心吧,以后清明我会常常给你烧纸钱的。”

赫连八山哈哈一笑:“孟镇督真是好一张利嘴!希望你的手底功夫也跟你的嘴一样硬吧!”

两人对视了一阵,同时移开了目光——跟一个满怀恶意的男人对视,这毕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分手告别的时候,魏平和南木鹤都好好勉励了孟聚一番,鼓励他好好加油,做朝廷的北疆擎天巨柱。看到孟聚在这边跟钦差言语亲热,那边等候的边军将领们都大皱其眉,他们都在担心,钦差会袒护东陵卫这边。

孟聚一行送人就送到了省界上,然后看着钦差的队伍在边军将领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离去、消失,他才慢慢松了口气——这一趟钦差过来,真把大家给折腾坏了。他转身对部下挥挥手:“我们也走吧。”

……

钦差们去了怀朔,在那边呆了几天,很快就回了洛京,返程时,他们没有经过东平。

孟聚也不知道魏平那老狐狸在怀朔跟拓跋雄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是南木鹤遣人过来给他送了个口信,说是跟拓跋雄谈妥了,但让孟聚最近安分点,别没事老招惹边军那边,但还是要对边军保持警惕和提防,不可大意。

接到南木鹤的报信,孟聚这才松了口气,知道魏中丞出马,拓跋雄不得不给面子,自己闯出来的这桩大祸终于有惊无险地过了。

太昌九年八月十七日,朝廷的驿报也过来了,关于孟聚擅杀长孙寿一事的处分正式公布。驿报上说是“虽然事出有因,然该员莽撞擅权,干犯律令,不可不惩”,这个“不可不惩”的结果就是“责令该督由钦差大臣加以训斥,罚薪一年,以儆效尤。”——这么算下来,孟聚杀了长孙寿的后果就是损失了几百两银子。

收到驿报的第二天,东陵卫大摆酒宴特来庆贺。孟聚部下的军官和肖恒、易小刀等交好的边军将领们都出席宴会前来庆贺。这晚,因为放下了心头担忧大事,孟聚喝得十分痛快,举杯就干,赢得了四面八方的一片掌声。

看到镇督酒兴颇高,部下们岂不凑趣,到处都是一片嚷声,粗豪的军汉们端着酒碗嚷着:“恭喜镇督大人沉冤得雪,清白昭著”,就这样冲了上来,那架势颇有敢死冲锋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