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节 进军(第2/2页)

“没有步兵强弩部队,我们要如何压制对方铠斗士的突击?”

“能对付铠斗士的,也只有铠斗士。重型虎式铠斗士完全能阻挡敌人的突击,而且更有效,更迅速。”

“镇督,没有了步兵跟进,铠斗士进攻敌人阵型的时候,谁来跟进和掩护他们侧翼?”

“斗铠本身就是一种进攻性武器,铠斗士推进的时候,普通步兵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斗铠部队进攻时被敌人包抄,那纯粹只是因为他们被跟进的步兵拖慢了脚步。如果是纯斗铠部队,以他们的速度,在敌人包抄之前,他们早就凿穿敌人的防线了。”

江海还想再说什么,但孟聚打断了他:“江督察,我的想法很简单,大家都知道,能对抗斗铠的唯有斗铠,步兵部队对上斗铠几乎毫无威胁的——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带上那么一堆臃肿迟缓又无用的步兵部队?他们既耗费粮草又拖延行军速度,除了能壮壮声势外,几乎毫无用处。

江督察,打仗的事,纸上谈兵是不行的,究竟如何,还是打一仗才知究竟。既然大家都觉得,赤城的敌人不会是很棘手的强敌,那我们不妨就拿他们来做练兵的对象好了。就算出了漏子,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仗。”

孟聚都说到这份上了,江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顿了下,他说:“既然如此,镇督,末将还有一事商榷:现在打赤城,季节好像不是很合适。如今北疆天寒地冻,雪天行军,是为兵家大忌。倘若能等到来年开春再动手,时机可能更恰当一点。”

孟聚摇头:“冬日行军虽说危险,但赤城到东平不过区区十来日路程,一路都是有人烟的繁芜之地,倒也不必太担心遭遇暴风雪。而且,还有一点,我远征大军并非孤军突进,在赤城那边还有赤城东陵卫的人马接应,应是有惊无险之局。

江督察,现在的时势,容不得我们拖延啊。倘若来年开春前我们还没解决赤城,还不能将赤城的兵马收编,那时中原局势变化,我们就十分被动了。”

孟聚说得隐晦,但他相信,以江海的智慧,他应该能明白自己的意思。东平陵卫的时间不多了,等到来年,拓跋雄说不定都击败慕容家拿下洛京了。若不能这时迅速拿下赤城,一旦中原派兵增援,赤城必将成为一根拔不掉的钉子,让自己如梗在咽。

江海微蹙眉头,沉思良久。然后,他起身深深鞠躬:“镇督高瞻远瞩,末将先前不解镇督深意,今天多有失礼,还望镇督莫要见怪。”

“江督察不必客气。坦率直言,此乃吾辈军人本色,尤其在军务讨论时候,这里更不该有上下卑尊,更该直言不讳。江督察你能坦诚与本督交流,本督也很是欣慰。”

孟聚嘴不由心地说了一通,自己都觉得甚是虚伪。他客客气气地把江海送出门,坐回位置上才觉得背上的衣裳汗湿了一大块——自己这种半路出家的军官,跟江海这种老资历的将领争论起军事问题来,还真是感觉颇为吃力。

尽管未能折服江海,孟聚却是很有信心。经验告诉他,自古至今,兵贵精而不贵多,这一直是军学的不变原则,而军队的战力更是一直与其机动能力成正比的。

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要胜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孟聚同样坚信:一支能日行百里的精兵要远胜于两支日行五十里的军队。蒙古的两个万人远征队能击破欧洲的十几万人联军,依靠的就是骑兵的机动能力。

这也是北疆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土地贫瘠、气候苦寒的北疆,不可能像富饶的中原王朝一样供养起庞大的常备军队。但北疆民风粗犷、边民强悍,这却是强处,使得孟聚能够建起一支人数精干而高速的精锐机动队。

……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气晴朗,和风丽日。

这天,征讨赤城的兵马从靖安出发。四个斗铠旅加上辅助的后勤辎重队,出征的总兵力才仅仅四千多人,但斗铠的比例却很高,足有五百五十多名铠斗士,超过了一个正规师团的编额。

出征队伍全部是铠斗士、骑兵和骡马拉的辎重车队,行军的速度很快。出征队伍清晨时出靖安城门,到黄昏时候,经过了数次休息,出征军团已经抵达了东平行省的边境。当晚,出征军团就在边境上的一个小村庄扎营歇息。

晚上歇息的时候,前锋旅指挥江海来求见孟聚。前锋旅本该是为大军担当侦查敌情和开路先导作用的,但在今天的行军中,前锋旅的行进速度居然比不上中军本部,数次被中军本部追上,这弄得前锋统帅江海很是尴尬,晚上过来亲自向孟聚谢罪。

“今天的事,确实是末将无能,但镇督您的中军速度着实也太过惊人了。中军连同辎重,一天的行程竟能达到四十多里,此等速度末将实在是闻所未闻。不要说卑职了,即使古之名将也未必能跟得上镇督您的速度啊!”

江海明是赔罪,暗里却是奉承,孟聚哈哈一笑:“江督察不必多礼。改编旅是新兵种,江督察你第一次指挥不适应,那是正常的。改编旅的长处是机动力强,擅长大范围迂回包抄、长途奔袭、追击和截击等各类野战,尤擅主动进攻,以快打快。

对于改编旅,你要放开手脚、大胆使用,将其长处尽量发挥。兵法云‘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进攻,让敌人防不胜防,最后全面溃败。”

“今日能得倾听镇督高论,末将真是受益匪浅,胜于再读十年兵书啊!”

俩人聊了一阵,突然听闻前营方向传来了一阵喧嚣。孟聚差侍卫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后者过了好一阵才回来禀报孟聚:“镇督,赤城东陵卫派来了一员差官,说有紧急军情禀报。不知您可愿意接见?”

“赤城东陵卫的人?带过来吧。”

赤城东陵卫的差官是一位督察军官,他风尘仆仆,身材瘦小,神色憔悴又疲惫,声音却甚是洪亮:“赤城东陵卫兼知署督察杨斌拜见北疆总镇督孟大人!启禀总镇督,北魔来犯,赤城镇独力难支,阖城军民危在旦夕,恳请镇督大人速速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