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节 出战(第2/3页)

林仲茂叹了口气,他实在不知如何跟孟聚谈下去了,就像不知如何跟夏虫语冰一样——这天真的孩子,他到底是怎样在北疆这种狼虎之地当上一镇军阀的?

“大都督,您是北疆最大的武力,也是朝廷在北方的重要部署,圣上和朝廷对您抱有很高的期望。王师北伐之时,朝廷还盼着大都督您能在北方策应呢。所以,对于您手上的兵马,还请千万谨慎啊。

兵法有云,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大都督,您也是带兵的人,该知道不战而已,战必盈利。

若按兄弟的看法,与其出塞打魔族,你还不如干脆出征怀朔,除掉宇文泰那个鲜卑余孽。大都督,请您多斟酌,兄弟先告辞了。”

说完话,林仲茂拍拍屁股,一溜烟走了。

其实,孟聚倒也不是真那么笨。他其实明白林仲茂不好意思出口的话——读圣贤书的文官,总是不好意思把“图利”二字说得那么明白的,总要嚷几段圣人云给自己遮羞的。

说白了,林仲茂就是这个意思:“孟老大,你去打怀朔,还能抢地盘抢人口回来壮大自己,有利可图;你去跟魔族开打的话,能得什么好处?抢羊皮吗?”

其实,向孟聚说这番话的,林仲茂并不是第一个了。在他之前,不少部属也向孟聚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打怀朔可以得人口、地盘的实利,而出塞打魔族,除了损折兵将以外,还有什么好处?

这些提出异议的部属,他们并非要跟孟聚作对——正相反,蓝正、肖恒等人都是很可靠的部下,与孟聚有着多年的交情,现在对孟聚也是十分忠心。他们提出反对,只是他们凭着戍边多年的经验,知道出塞寻觅魔族突厥部决战,这件事确实存在太大的风险。

虽然反对的人很多,但最终孟聚还是坚持己见:地盘和人口自然是利益,但除了这些明显能看到的短期利益以外,还有长期、隐性的利益存在。

比起眼前的利益,孟聚更明白这个道理:非战无以言和。主动出击与魔族大打一场,眼前来看确实有不少损折,但长远来说,却是值得的:树立一个凶悍的、恩仇必报的二愣子军阀形象,对东平的安全是有好处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突厥部是草原魔族中最为猖獗的一部,而且已渐有统一草原的趋势。若能击败他,延缓突厥部统一草原进程的话,长期来说,这就是对东平的最大好处。

因为如此,虽然有着众多的反对声,但孟聚最终还是做出排除众议做出了决断:由他本人亲自率领五个快速反应旅出塞,寻觅突厥部主力交战,出征兵力总计一千斗铠,四千骑兵。

……

太昌十年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清晨,靖安下起了小雪。

就在那蒙蒙的雨雪中,出征兵马开拔了。孟聚对出兵一事已是极力低调了,但“大都督出兵去打北魔!”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当各路兵马从城中军营开拔时候,阖城居民纷涌而至,道路两边已挤满了人,夹道为出征的东平士兵送行。

人们自发而来,他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的少年。他们衣裳服饰迥异,但那心情却是相同的,那激昂的热情仿佛要将那天上的雪也要融化了,人声一片鼎沸。

“大兄弟,厮杀要当心,要平安回来啊!”

“大兄弟,好好打,让魔族崽子知道咱们的厉害!”

“大兄弟,多杀两个魔族兵,为俺家爹妈报仇!俺给你们磕头了!”

老百姓纷纷给士兵们塞吃的,热乎乎的馒头、鸡蛋、烙饼……雨点般地塞到士兵们手中,又有年青女子将求来的平安符、荷包、刺绣等各式小巧玩意送给士兵们,士兵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在兵马行进的道边,很多老百姓都跪下了,向着出征的兵马连连磕头——除了这种方式,那些淳朴的百姓实在想不出别的方式来向这支为他们报仇雪恨的军队表达感激和敬意。

走过那欢呼的人群,出征士兵的神气截然不同了,他们眼神更加明亮,脸上焕发着神采,步履坚定有力。在那些年轻士兵的身上,洋溢着难以描述的凌厉气势来——那是只有坚信自己站在正义一方、拥有神圣使命感的军队,才可能拥有如此高昂的气势。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军官们无不震撼。东平兵马出征,这不是第一次的事了。昔日打武川边军、抵抗拓跋雄、增援赤城、南下增援慕容家……从太昌八年到现在,东平兵马打的仗也不少了,但从没有哪次出征受到民众如此热烈的支持。

军官们才明白过来,为何孟聚定要坚持出征打魔族了。这些军头们本来一直以为,所谓民心民意都是虚的玩意,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但经历了今天的场景,他们隐隐有了些新的感受。

军号呜呜低鸣,长长的军阵在热情的人群中蜿蜒前行,像大船浮在海上一般。欢送的人群太过热情,有些地段甚至挤乱了军队的队列。因为人群拥挤,出征兵马足足耗费了一个时辰才能出城。

出了靖安,大军一路径向北走,三天后抵达延桑郡城。出征兵马在延桑休整了两天,然后继续北行,于十一月二十日抵达东平最北的郡城,扶风郡。镇守扶风郡的是东陵卫督察将军王北星,知道孟聚亲率大军前来边塞,他亲自出城二十里郊迎。

王北星跟孟聚是在靖安陵署时候就结下交情的老朋友了。两人已是近一年没见了,见面时候都有一番感慨和嘘唏。

王北星满脸风霜,四十出头的人却已双鬓斑白了。比起当年,他的眼神更深沉,更寂寥了——看到他,孟聚便知道了,孤城羌笛,铁甲冰寒,这镇守边关的日子,着实不好熬。

双方叙旧之后,王北星亲自带路,带领孟聚一行进城。

扶风城本是东平边塞大城,全盛时期曾拥有户口三万,颇为繁荣。但太昌八年,扶风郡城被魔族兵马偷袭攻破,损失惨重。后来虽被魏军收复了,但城中居民已是流矢大半了。后来边军南下,本来镇守扶风的关山旅弃城而去,更是引起了全城惊惧,城中剩余的居民纷纷南迁。后来虽然东陵卫兵马接管了郡城,但城中却已是十室九空,几成废城了。

“屡经摧残,扶风与其说是城市,倒不如说是个要塞。现在城里只有我的兵,至于平民,那已是寥寥无几了。”说罢,王北星叹了口气,语气深沉。

看着道路旁过人高的荒草,那些长满野草、塌了一半的道边房屋,城头上孤独的黑底白狼旗,孟聚心中嘘唏不已。

他心中隐现愧意。当年跟自己贫贱之交的几个朋友,现在都混得很不错。吕六楼已是武川都督了,江海也领了赤城都督的衔,无心仕途的刘胖子现在财源广进,大家日子过得都很好,却唯有王北星一个人在这苦寒边塞顶风吃雪——要知道,当年的靖安大战中,他也是和吕六楼一样,陪着自己冲进魔族军阵里救叶迦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