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节 牵连(第2/4页)

良久,张启鸣沉吟着开口了:“按说了,慕容家也是我朝正朔,要我们归顺,这倒也不是不能商议的。只是,我们倘若真的归顺东平军的话,孟大都督要如何处置我们这些降官降将,这才是让人担心的事。”

闻弦而知雅音,众将立即明白了上司的顾虑:布政使大人倒是不反对投诚,但他担心官帽子不保。

有人轻声说:“要不,我们派人去跟孟大都督谈谈?”

张启鸣肃容道:“派使者去孟大都督那边,这是肯定的,但以防万一,我们必须做两手准备:除了联络北疆大都督,我们还该跟朝廷联络上。”

“朝廷?”众将都是茫然:拓跋雄已是朝不保夕了,明摆着是派不出援兵了,联络他干嘛?

张启鸣干咳一声:“我说的朝廷,说的是洛京的正统朝廷……”

众将这才恍然明白,原来布政使大人说的是慕容家——只是,现在相州还在战火中,兵乱隔绝南北。要联络上洛京的慕容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派人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千里迢迢地过去,这有何用处呢?

“当然有用处。”张启鸣打好了算盘,他显得胸有成竹,甚是镇定:“我们一边联络孟大都督,一边也联络朝廷。这是做两手准备,若是孟大都督肯让我们留任,这自然是最好;若是在大都督那边,事情有些不顺的话……只要我们能取得朝廷的承认,那也不要紧了,大都督毕竟是朝廷的属官,只要朝廷承认咱们,咱们也是朝廷的命官,大都督也不能硬是把咱们撤了吧?”

众将这才恍然,连称:“大人高明!”

说干就干,派去洛京的使者和礼物当天就准备好了,第二天就出发。中山郡众人焦急地等待了一个半月后,派去洛京的信使终于回头了,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使者亲身去了相州,得以幸运地亲身觐见慕容破陛下。他向陛下报告了中山郡军民反正举义归顺朝廷的事。

对于中山郡军民的义举,慕容破陛下甚是赞赏,亲口褒奖张布政使“忠义可嘉”,颁旨令张启鸣及以下一众官员留任,主持中山郡军政事务——慕容破倒也不是很欣赏张启鸣,但既然有个掌握一郡的封疆大吏这么识趣,千里迢迢地跑来表忠心,他倒也不妨做个顺手推舟人情,反正能给拓跋雄身后添点乱子,这总是好的。

终于得到了慕容家的承认,张启鸣和众将如释重负。朝廷的旨意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了,驻扎在并州的东平军已经开始南下了,正朝中山郡大举攻来。

……

来人躬身行跪拜礼:“卑职,中山郡州府兵马副使曹渊,参见北疆大都督赤城伯!”

“曹副使,你起来吧。”

曹渊抬起了头,他看到一个穿着黑色陵卫军袍的青年武官坐在面前。这位武官并没有像时下武官喜欢的那样留着大胡子——这会让他们显得更威武些,他的脸很干净,没有留须,肤色有点黑,那是长期照晒后留下的后遗症,但他的面相和气质,却是偏向斯文的。只有在那不经意的转眸间,曹渊才能窥见他眼里的一抹锋芒。

闻名天下的万人敌,北疆王孟都督,就是这么个斯文儒雅的年轻人?

看到孟聚并不似原来想象中的那种凶神恶煞,曹渊莫名地松了口气。他深深躬身:“大都督武功赫赫,威震天下,您的大名,卑职是如雷贯耳了。今日得见真人,卑职实在是深感荣幸。”

孟聚放下手上的茶杯,扫一眼曹渊,淡淡说:“曹副使客气了,你大老远地过来求见本座,该是有事吧?有事请直言就是了。”

“大都督有命,那卑职就直言了。卑职带来了中山郡张布政使给大人的问候。张大人一向敬仰大人威德,得知大人亲自莅临并州,张巡抚不胜欢喜。他本想亲自过来拜会大都督的,只是俗务缠身不能成行,是以特意派遣卑职前来代致敬意。一些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

孟聚接过了曹渊递上来的礼单,他扫了一眼,往桌上轻轻一搁:“张启鸣真是手笔不小,这么重的礼,本座可是心里不安啊。你们张大人特意派你来,除了问候本座,该还有些别的事吧?”

“卑职不敢隐瞒。日前,大都督驻兵并州,虎贲之师兵势惊人,咱们中山郡是偏僻小地,乡野陋民不曾见识过这等声势。因为不知大都督心意,郡中军民心中惊恐,恳望大都督能明示来意……”

孟聚冷哼一声:“曹副使,你既然问了,本座也不妨直言:本座如今正奉朝廷钧命,兴师征讨不臣!中山郡军民若是心中无鬼,你们为何要心中不安?

中山郡军民既然附逆,对抗朝廷,该知此举必遭天兵征讨。

曹副使,你既然奉张启鸣之命过来,那就不妨回去告诉他,负隅顽抗绝无出路,我中路大军共计精兵五万,斗铠三千,更有猛将如云——如此兵威,绝非中山区区一地所能抗衡。张启鸣若不想一郡军民玉石俱焚,并州地方就是他们的好榜样,速速自缚出降是他的唯一出路!”

孟聚自觉声色俱严,大义凛然,但看起来对方好像并不如何害怕。曹渊副使跪倒在地,答道:“大都督神勇,东平兵威赫赫,张大人和卑职都是仰慕的,但卑职却是不明白了,我家张藩台与大都督同为大魏官员,大家同殿为臣,相互之间何必刀兵相见?”

“嘿嘿,曹副使,你莫不是跟本座装傻吧?吾朝正统乃是慕容,而你们中山郡军民已经附逆拓跋氏,正逆不两立,你们有何资格称是本座的同殿之臣?”

“大都督息怒。您可能还不知一件事情:一月前,张藩台已向慕容陛下遣使请降,五天前,我中山郡已经得陛下恩准,反正易帜。圣恩宽宏,已经宽恕了中山郡军民过往的罪过,命令中山郡各级官员留任,维持秩序以将功赎罪——有陛下赐下的圣旨在此为证,还请大都督过目。”

孟聚微微蹙眉,他接过了那份明黄色的圣旨,展开了匆匆一阅。

“这份旨意……倒有些蹊跷了。朝廷命本座南下征讨,也没说过中山郡在不征之列。这份旨意下来,朝廷也没知会本座……”

看孟聚的神色,竟是有些不信了,曹渊顿时急了,他正要分辨,但孟聚已经打断了他:“曹副使,你不必担心,倘若朝廷真有此旨意,真的假不了。是真是假,本座自然会跟朝廷问个清楚。你先退下吧!”

“是,吾等绝对不敢欺瞒大都督。”

孟聚冷冷笑:“不敢吗?大家走着瞧吧。”

洛京颁下的这道圣旨,确实让孟聚感到了为难。他嘴上说怀疑圣旨的是假的,其实却是心知肚明,这绝对是慕容破颁发的真圣旨。因为同样的圣旨,他手上也有一份,正是当年慕容家任命他为北疆大都督并册封赤城伯的那份。两份圣旨不但所盖玺章相同,甚至连笔迹都是一样的,单凭中山郡那帮人,他们是没能力造这个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