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2章 赵祯的准备(第2/3页)

你们既然选择了吃独食,就应该有吃独食被抓的准备。”

文武们听到寇季此话,一个个脸色十分难看。

寇季的话不错,怪只怪他们自己,做人两面派。

面对官家是一个样子,私底下又是另外一个样子。

以前大家互相遮挡着对方的丑态,不让官家瞧见。

如今有人掀开了大家的面具,让官家看到了他们的丑态,官家自然不会对他们手软。

文臣们还想开口,寇季却没给他们开口的机会。

“官家说三日,那就是三日,不会多一日,也不会少一日。官家今日给枢密院和兵部下的是军令,军令如山,诸位应该清楚。”

文臣们冲着寇季拱了拱手,匆匆离开了垂拱殿。

文臣们一走,武臣们齐齐凑上前,瞪着铜铃大的眼睛,眼巴巴的看着寇季。

他们没文臣那么多花花肠子,所以很希望寇季这个从武臣中走出来的聪明人给他们指一条明路。

寇季瞥了他们一众人一眼,略微叹了一口气,“两日后我会给你们一条活路。”

“现在说不行吗?”

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寇季翻了个白眼,“现在说?好让你们传的满大宋都是?赶紧滚蛋,不然回头不告诉你们。”

武臣们一个个对视了一眼,猛点着头,往垂拱殿外跑去。

陈执中、陈尧咨等人对着寇季拱了拱手,离开了垂拱殿。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询问寇季,为何会对武臣另眼相看。

他们心里都清楚,赵祯和寇季要借着兵马压制文臣、压制大宋的其他豪门大户,自然不可能将武臣们往绝路上逼。

等到垂拱殿内就剩下了寇季一个人的时候。

陈琳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寇季身边。

二人都没有言语。

陈琳只是躬身一礼,便往垂拱殿后面走去,寇季迈步跟上。

二人出了垂拱殿,一路走走停停,到了赵祯最喜欢待的一座偏殿内。

一进偏殿,就看到了赵祯正在里面提笔挥毫,脸上毫无刚才的怒气。

待到寇季入了殿,赵祯放下了笔,看着寇季平静地问道:“都走了?”

寇季点点头。

赵祯吩咐陈琳给寇季取了个座椅,坐定以后,赵祯问道:“四哥觉得他们会不会反击?”

寇季沉吟着道:“很快就会反击……”

赵祯点着头道:“朕也料到了他们会反击,所以才让四哥留下,陪着朕一起看看他们会用一些手段。”

寇季坦言道:“谣言是肯定会有的。”

赵祯赞同的点头道:“朕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邸报,只要有谣言传出,立马就会有人将邸报贴出,并且还会有人走街串巷的宣读邸报。”

说到此处,赵祯一脸感慨的道:“朕很庆幸朕早早的推广了蒙学,如今最早的一批蒙童,已经到了结业的时候了。

他们会帮朕将邸报宣扬的人人皆知。

也会给那些穷苦的百姓讲述朕的邸报。

朕此次针对的是商贾,百姓们明白了其中的内情以后,应该不会跟朕作对。”

寇季点着头,问道:“官家准备了多少邸报?”

赵祯听到这话,勾起了嘴角,嘿嘿笑道:“还是四哥了解朕。朕的江山社稷被那些豪门大户们祸害了许久,如今有机会反击,朕自然会反击到底,绝对不会再给那些豪门大户曲解朕政令的机会。”

寇季狐疑的道:“到底多少?”

赵祯放声大笑,“一千万份!”

寇季瞬间就想骂人。

赵祯简直是疯了。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个行业。

寇季觉得赵祯再这么疯几次,报业大概就产生了。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哭笑不得的道:“官家还真是大方……臣记得当初国库里空荡荡的时候,官家连一碗羊肉汤都舍不得喝。

如今,为了推行政令,居然准备了一千万份邸报。

其中的花费,说出去会让人发疯的。”

赵祯正色道:“朕可以吃糠咽菜,但朕绝不允许朝野上下的官员和地方上的豪门大户再蒙骗百姓。”

寇季笑着摇头道:“那到不至于……别说一千万份了,就算是一万万份,官家也能轻而易举的印刷出来。

官家没必要苛待自己。”

赵祯认真的道:“朕不会对不起百姓,更不会挥霍民脂民膏。”

寇季点点头。

赵祯这话不是在装样子,而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因为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干的,只有晚年求儿子的时候,干了一些荒唐事。

但影响不大。

一个‘仁’字还是稳稳的扣在了他的头上。

现在的赵祯,跟历史上有所不同。

他比历史上的更霸道、比历史上的更蛮横、也比历史上的更英武。

但是他那一颗仁心,却没有变。

寇季笑着道:“臣自然知道官家的心思,臣只是觉得,下次官家做这种事情的时候,跟臣说一说。

臣刚才仔细盘算了一下,官家你硬生生将一门赚钱的生意给弄成了赔钱的生意了。”

赵祯一愣,狐疑的道:“四哥的意思是……邸报是一种生意?”

寇季笑着点头,“邸报按理说只能发往各地地方衙门,不能发给百姓。所以官家印刷了一千万份邸报,发给百姓,却有一些不妥。

官家可以依托于一字交子铺,创立一个交报或者民报。

将朝廷一些惠民的政令书在上面,发卖出去。”

赵祯沉吟着道:“会有人买?就算有人买,也赚不了几个钱。”

寇季笑着摇头,“可以两面书,一面书朝廷政令,以及朝政上的变动,另一面书农政、商政的变化,以及一些地方上的知名商行。”

赵祯挑着眉,盯着寇季,道:“四哥的意思是,除了发卖书报赚钱以外,还能从那些知名的商行手里赚钱?”

赵祯如今并非是对商业一窍不通的人。

他本就是一个聪明人,读了那么多商业方面的书籍,对商业的了解已经非常深了。

所以只需要寇季稍微提醒一下,赵祯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寇季听到了赵祯的话,笑着点点头。

赵祯沉吟着道:“朝廷的政令和民间商贾混在一起,是不是有些不太妥当?”

虽然如今赵祯和寇季在做商业方面的革新,可士农工商的借机并没有变。

商业是贱业,商人是贱籍。

贱业和朝廷的政令挂钩,会被人看不起,也会被人诟病。

寇季笑着道:“找一个商人去做此事就好了,朝廷不插手,就算有人有非意,也算不到朝廷头上。”

赵祯思量着点点头,看向了寇季笑道:“四哥说的在理,那张成朕就笑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