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1章 论五、六、九本书如何统治数个王朝(第3/3页)

朝廷不惜血本的在推广教化。

所以注定了我大宋以后会步入到人人识字的局面。

如此局面,正是推广学问、建立学说的好时机,错过了,可就没有了。

你跟其他人不同,你有我支持,有诸多师兄帮衬,只要你愿意,你建立的学说就能出现在国学、府学、县学当中。

别人是拦不住的。”

王安石终究还没有成长到跟天地、祖宗、礼法叫板的地步。

所以寇季一席话说完,王安石的脑子很乱。

寇季见王安石脸上充满了挣扎的神色,就继续道:“一旦大食的书籍从河西运送回来,一定会有无数的读书人扑上去,从中找出不足之处,加以诋毁。

但也会有一部分读书人陷入到其中,从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

百行百业,自然不需要你多管。

可一些天地至理,一些圣贤之言,一些类似于经书的东西,都需要有人去引导。

没有人引导,那些深陷其中的读书人就会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碰,最后碰的头破血流。

直到有引导者出现,他们就会前赴后继的扑到引导者身边,供引导者驱使,宣扬他们学到的学问。

只不过等他们一步一步的崛起,时间太长。

我不会一辈子待在汴京城,更不可能等一辈子。

所以我让你出去,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他们。

成为他们的魁首,开宗立派。

你有无数的优势可以借用,所以你去引导他们,远比他们自己摸索,更容易崛起。

一切的路,对你而言都是平坦的。

你只需要拿出勇气,去面对那些儒生。”

寇季一席话,不参杂任何水分。

他说的句句真实,句句在理。

有领导者的学说,永远比没有领导者的学说崛起的更快。

王安石背靠寇季,寇季坐下是整个大宋朝堂。

王安石等于是代表着官方在推行学说。

做起事情自然顺风顺水。

至少官面上没有人会为难他,甚至还能帮他打压对手。

王安石额头上青筋暴起,脑子里显然更乱,他盯着寇季声音有些低沉沙哑的道:“学生不认为西方的学问,就胜过我大宋学问。”

寇季摇头笑道:“我没说西方学问胜过我大宋学问,我也没说让西方学问取代我大宋学问。

我只是觉得,西方学问中,有一些可取之处,也有一些跟我们大宋学问共通的地方。

你要做的是吸收其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共同的地方,将其和圣人典籍结合在一起,又或者是充作圣人典籍的延伸。

甚至可以将其当成是学习了圣人典籍以后领悟出的新东西。

它终究会变成儒学的一部分,而不是取代儒学,又或者跟儒学分庭抗争。

我也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跟整个儒学为敌。

你要做的,只是将其中的精华,变成我们的东西。

至于它来自何处,何人所作,亦或者带着什么样的标识,你无需关注。

你就算说那些东西是你学习圣人典籍领悟的,也不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

你若是能将其中的精华融入到儒学当中。

我有的是办法让人忘了那些东西是西方来的。”

寇季说将西方学问中的精华融入到儒学当中,而不是跟儒学对立,王安石表情缓和了一些。

作为一个宋人,作为一个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的读书人,作为一个将儒家文化当成祖宗对待的人,他不愿意让任何学说取代儒学。

寇季也没有这个意思。

他在做贼,在偷人家东西中的精华,填补自己的不足。

而不是借着人家的东西,推翻自己的东西。

所以他不可能让西方学问和儒学对立。

他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囊括了百行百业、百家学说的儒学体系,而不是一个只有圣人文章的儒家学说,更不是一个取代儒家学说的新学说。

儒家学说从诞生,到传承至大宋,也吸纳了许多东西,也改变了许多东西。

它是具有包容性的,但也拥强烈的排外性。

正是因为有强烈的排外性,使得儒家学说一直是一个学说,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儒学体系。

寇季现在要做的就是迫使它放弃排外性,开始吸纳其他的学说、学问,完整儒学体系。

在这个时代,寇季没办法摧毁儒学,建立新学体系。

所以他只能迫使着儒学自己吸收。

儒家学说诞生的前千年,学习的不是五经,就是六经。后几百年,扩充为四书五经。

来来回回就几本书,却治理着一个传承了数千年的文明。

即便是有一些其他书籍出现,也只是这几本书的延伸。

几本书?

能供应一个王朝的需求?

能供应一个文明发展的需求?

如此不科学的行为,居然被一代又一代的王朝沿用。

不出问题,那才奇怪。

寇季现在需要的就是打破它,打破几本书对学问的约束,将其推到几千本、几万本,乃至更多更多。

构建一个不断延伸、不断扩充、不断发展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