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汝父去也(第3/3页)

“两极化?”

苏洵狐疑的看向了寇季。

他对这个词一知半解。

寇季笑着道:“两极化,就是贫富两极化。一旦庆国发展的过猛,宋人会变的十分富庶,而罪籍依旧一无所有。

当罪籍对现状不满的时候,就会闹事,甚至于造反。

就像是大宋的地主和佃户。”

苏洵若有所思的点头。

苏洵点过头以后,看向了寇季问道:“柳永那个憨货你打算如何处置?”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我已经派人去接他了。”

苏洵感慨道:“原以为时隔多年,柳永的性子变了许多。没想到柳永还是那个柳永,脾气上来了,真的是什么都敢说。”

寇季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言语。

月前的时候,汴京城的天赐钱庄的人送了一封信到庆国。

里面的内容让寇季和苏洵二人哭笑不得。

寇季、苏洵、包拯、狄青三人离京以后,大宋朝堂上的要职出现了空缺。

大宋总理大臣一职,被彻底裁撤。

大宋三院和大宋官家赵祯商议了一下后,调遣了韩琦和柳永入京,接替了苏洵和包拯的职位。

韩琦得到了入朝的诏书以后,激动的涕泪横流,马不停蹄的就往汴京城里赶。

柳永对朝廷的诏书就有些不屑一顾。

他在得知了寇季离开了大宋以后,心里就十分不痛快。

不明真相的他,以为是赵祯卸磨杀驴,所以心怀不满。

他磨磨蹭蹭的入了汴京城,稍微打听了一下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事情的真相跟他猜测的大大的不同。

寇季之所以离开了汴京城,离开了大宋,不仅是被赵祯伤了,还被满朝文武给算计了。

柳永恼了,提起笔就在东华门前的一处石壁上,挥毫了一首词。

词名叫做《鹤冲天·汝父去也》,里面有一句非常狂傲,非常得罪人的话。

唤作‘古今帝王不容人,只留小人居高堂,忠良伤,奸佞笑。彼其娘之,汝父去也……’

好家伙,此词一出,算是将大宋朝堂上所有人给骂光了。

柳永写完词以后,笔一扔,官服一拔,潇洒的离开了东华门。

大宋朝堂上的文武看到了那词以后,差点没被气死。

弹劾柳永的奏疏如同雪片一般飘进了宫。

直言柳永犯上。

刑法司的人不等朝廷下旨,就冲到了柳永府上,将柳永一家子人给擒获。

柳永也不怂,带着一家子人就住进了汴京城的大牢。

刑法司的人之所以敢不等朝廷下旨就抓人,其一是因为柳永的词有犯上之嫌,其二就是柳永拔了官服潇洒而去。

寇季在大宋的时候,曾经因为大宋官员离任的时候过于潇洒,专门定下了相应的律法。

也就是说柳永未经朝廷许可,就流露出挂印儿去的姿态,算是触犯了大宋的律法。

寇季当时带着苏洵和包拯等人离去,又是另一回事。

毕竟,当时那个情形,没人敢那此事做文章。

柳永被抓以后,请杀柳永的人多不胜数。

但赵祯最终还是放了柳永一条生路,没跟柳永计较犯上的事情。

柳永被罢官去职,举家发配到了鸭绿江。

赵祯此举,其实就是将人送给了寇季。

只是不好明着说,所以就发配到鸭绿江。

至于柳永到了鸭绿江以后,会不会摇身一变成为庆国的贵族,根本没人在意。

也没人会去管。

寇季在得知了此事以后,就派人去汴京城内接柳永。

柳永终究是为了帮他出气才干出如此荒唐事的,寇季不能不管。

一晃儿,两个半月过去了。

柳永被送到了庆国。

庆国也因为柳永的到来,变得热闹了起来。

倒不是柳永有过人的魅力,能吸引庆国人争相围观。

而是柳永开了个头,待到柳永到了庆国以后,后面断断续续有好多人赶到了庆国。

首先是赵润,打着探亲的名义,跟着柳永一起到了庆国。

其次是西阳的使者和东阳的使者。

再就是狄青和他收下的几百悍卒。

还有流求的曹佾,以及东天竺国和西天竺国的使者。

据说随后还有黑汗国、以及黑汗附近两个没有国号,却占据着相当于一个国家疆土的两个大宋藩王的使节。

总而言之,他们几方势力进入庆国,都带了不少人手。

零零散散的算下来,足有七八千人。

他们都带了不少礼物和货物。

一起涌进庆国都城以后,不好安置。

毕竟庆国都城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拆除了。

新的都城还在营造中,所以没地方让他们住,只能让他们扎帐篷。

寇季先见了柳永和赵润。

地点就在文昌书院。

如今的庆国都城,也就文昌书院能见人,能接待人。

再次见到柳永,寇季也是感慨万千。

年五十六的柳永,看着比寇准还苍老,头上的白发清晰可见,胡须中的白须亦是如此。

就是脸上没有寇准那么多皱纹和老人斑。

柳永依旧是那么瘦弱,似乎一阵风能够吹倒。

他着一身青衣,站在寇季面前,一脸笑意。

寇季请柳永坐下,吩咐那些‘勤工俭学’的文昌书院学生端了两杯茶水,然后盯着柳永唏嘘道:“你又是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