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三十三(第2/3页)

那少年听到玉尧一口喊出他的名字,心中又感动又欣喜,交代了事。

原来,这是黑龙寨党支部派出来的活动人员,主要是在民间扇动生活无着落的人投奔黑龙寨去。“跟着黑龙大王有饭吃有地种”就是他们的口号了。虽然清代的人已经很胆小麻木了,但为了活命,那些受了灾,或者还不完债的人多少被扇动了,不少人上山了。

李武道:“我和哥哥是一个小组,负责这个县的活动,但是每一次带上山的人也不能多于二十人,多了不好控制,也许其它师兄弟们比我们强些。”

“李文呢?”玉尧问道。李文、李武是两兄弟,原来是玉尧买来的两个小乞丐,叫大狗子和二狗子,玉尧和章睿教他们读书认字学了些基本的武功,后来由于机灵入了党,然后被送山上去了。

“大哥去旁边的村子活动了,听说镇上的恶霸要强纳那村子里的一个小姑娘为妾,大哥看看能不能救出人家。”

“多时不见,你哥倒是会英雄救美了,你怎么不去帮帮他。”

“就镇上这种地主恶霸,哪需要我们兄弟两个人?”李武不屑地说。

玉尧也调侃了几句,然后晚上就见李文惊喜地来拜见叙旧汇报暂且不提。

次日,玉尧决定一行人跟着李文李武上山去,这时也见着他们新招收的十几位贫民。原本那些贫民见着一帮人气度不凡很是胆小自卑,玉尧带头与他们平和地谈话交流后,他们个个神情轻松起来,当然令玉尧不喜的是其中也有个把目光不正的滑头。

山道掩蔽崎岖,那些马车早就先弃了,马也不好骑了,只让它们驼了一些行李。

王敦这个书生和女眷首先吃不住,同样吃不住的是被封了穴、喂了药、易了容的胤祯,很多地方是靠着章睿提了他走。

这种累赘玉尧也是没有法子,拘在身边她不放心,她是打算她下南洋时就把他扔在南洋几年,在未起兵打残满清时不要让他回中原坏了她的大事。

走到约莫傍晚了,只见前方树木葱茏荒芜,一边峭壁耸立,一山崖险峻,已然没有了去路。

李文从胸口拿出个哨子,高三声、低三声,急三声,缓三声吹了。

不一会儿,前方的荆棘缓缓移开,出现一道幽幽小路,探出个十五六岁的樵夫打扮的少年,腰间悬着把斧头。

“来者何人?”

李文上前道:“ ‘地’字号李文、李武携乡民上山。”既然碰上了李文李虎兄弟,这种事就先由他们出面了。

黑龙寨除了正规军事人员和中央行政人员外,另有分是“天、地、玄、黄”四个队的革命活动队,各队都由党员为骨干发展黑龙寨的势力,四个队各承担一些任务,也互相竞争,是黑龙山源源不断的“活水”,直属于黑龙山党支部或者说龙墨。

李文、李武是党员,还是早两年从湖北来山里的,不像是现在很多都是各地发展来的人员,那个少年连忙问候。

“黑龙寨”不仅仅是一个寨子,而是一大片的地区,这里地形复杂,大别山区原有的一些小山寨或者恶霸早被清理了。现在进入黑龙寨势力范围内的各个大小道路都被控制,布置了陷阱机关,外人要进入是千难万难,而里头的人要出去也是要经过严密审查的。

那个樵夫少年看着这么多人,而玉尧等人气度不凡,心下暗暗称奇,上头又不知找来了什么了不得的人了。

进入了这个关隘,里头也有层层陷阱、弓驽对着他们,胤祯见了这样的地形布置心中哀叹,这种反贼可怎么攻打呀,就是红衣大炮也运不上山,真能运一两架上山来,炮弹都供应不上。再有陷阱弓驽不知要死多少大清将士。

众人在落日余晖下,见到远方村落有二十几户人家,炊烟凫凫,又见新开垦的层层梯田,山野旱地上种着些小桑树。

不一时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带着村中的二十几个青壮乡民来迎接,上前作揖道:“同志远道回来辛苦了,大家到院子里去歇息吧,我们让婆娘们烧下饭去。”

“劳烦吴书记了。”李文道。

但见这里的屋舍或泥或木,但是见着都还新,这一带显然是近年新建的村子。而这是山隘内的必经小村,但上山下山过往的人常会在这一带住宿休息,村子里倒还能赚一点外快。这个村子自然是黑龙寨的势力范围,每年只向黑龙寨纳三成半税收,而且是用米粮,不用折成银两再受盘剥。

吴书记原是粗识几个字的农家子弟,去黑龙山党校学习过,然后被派来带领一些投奔黑龙寨的同乡在这一带安居垦荒。

晚饭自然不是山珍海味,米饭加玉米饭,有一盘子咸菜肥肉和獐子肉煮了萝卜,一盘野菜马兰头。这些玉尧等人倒是没什么,但是李文李武带来的一些遭灾的乡民却是狼吞虎咽。

次日,付了些食宿费,然后就向黑龙寨中心方向走,这些路虽也高高低低绕来绕去,好歹比之前那段路好走了。

走到傍晚才到大别山的腹地“别山湖”,黑龙寨的中心山庄就建在别山湖湖岸,远远看着到是一个简朴的山庄一样,没有一点黑道山匪的自觉性。

乘船穿过别山湖,靠岸走一里路才到了山庄前。只见这山庄虽不精细却也雄奇,能在这样的地方建这样的庄子,也足见主人的能耐。龙墨自然是有能耐的,而他还不至于缺建庄子的钱,他缺小钱自然有的办法弄来。

可是听到消息来迎接玉尧等人的却是周平,他带着手下和学生,满脸激动,下拜道:“小姐!”

周平也只早玉尧一个月上山,玉尧是绕道先去了安徽,先处理了桐城那边的事。不过,玉尧来这里也呆不久,她还要去江浙一带,再去南洋。

玉尧扶起周平,说:“先生怎么还这么多礼。”

周平平复了情绪,才说:“玉尧同志,龙墨同志和玉凤同志现在不在山庄,都拉了将士出去野外训练了。”

玉尧知道学自前世唐心微的龙凤,自然是拿出现代化的练兵方式,她也没讲明什么时候来,这怪不得他们。

众人相拥进了山庄,玉尧又给两方的人互相介绍,寒暄问候了好久,然后小小摆了个接风宴。

次日,周平和一个当初第一批跟着龙墨的少年名叫严鹏的,带着玉尧等人参观山庄,以及附近的布置。

其实这一带地势奇险,要在这里建庄还真不容易,然而龙墨是非要在这里建。玉尧却站在山道上俯瞰美丽的别山湖,深知“儿子”的心,人家作为龙族,喜爱的是这潭子,而且有这湖之天险,也能有个易守难攻的老巢。

严鹏道:“现在主要的问题还是要拓宽商道,使山里的物资与山下互通有无。这山里适种稻谷、小麦的地不多,随着人越来越多,都种些粗粮应付,人吃那些都面有菜色、没力气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