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2/3页)

“岂止是像……这么说吧,放儿比其他几个皇子,都更要像圣上本人。”贾代善有些怅惘地说。

史夫人也感受到了这种怅惘,小声道:“那皇帝是不是很后悔……那位小园小姐,是他的心爱之人吧。”

贾代善没直接答话,只在心里说: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口头上他必须回应:“当初小园的遗言,就是让她的孩子在宫外平平安安地长大。交给老太太抚养之后,算是遂了小园的心愿。”

“但咱们心里必须清楚,放儿不是一般的孩子,不能将他当个寻常庶子对待。”

“前一段时日,钱氏被圣上封了‘贞义夫人’,这是圣上认定钱氏舍生护住了放儿。以后切莫再对钱氏口出恶言了,她也是个节义之人,且与我们贾家无关。”贾代善教育史氏。

“这么说来,圣上是确定当初钱氏是以亲儿的性命,换取了皇子的安全。”史夫人想到这一点,倒真的生出一点感伤,双掌合什,“贞义夫人在上,之前对你多有误会,实在是对不住。日后望你们母子早日托生,都投个好人家。”

贾代善见夫人总算是情绪稳定了,松了一口气,道:“这次皇上的封赏,一来是放儿确实是做出了些功绩,不止是建言,在其他事情上他也出了大力;二来就是皇上自觉对他有所亏欠。”

“宁府的园子,南方的地,实际上都是我们替放儿代管,管了这些年,现在皇上下旨,都还给放儿,也是正理。而且圣上也盼着放儿接手这两样之后,能有一番作为。”

史夫人心想:一个园子,一块地,能有啥作为?不过就是皇帝舐犊情深,想要安慰安慰小孩子罢了。

但此刻她心里当真是难言的欢畅:“只要放儿不是你在外头胡搞生出来的私生子就行,别的皇帝老儿怎么说,咱就怎么做呗!”

她误会了贾代善这么多年,今天一旦误会解开,史夫人觉得一夜之间花都开了。

贾代善却有些无奈,因为贾放确实是一个私生子,只不过生父的身份地位比较高就是了。

这时史夫人伸手拍了丈夫一下,喜悦无限地掰着手指,道:“国公爷,这事儿你怎么也不早说?咱在家成天想着怎么能让政儿……和赦儿结交结交皇子贵人,将来走上仕途也好有人扶持扶持。谁知道,他们成天都跟个皇子在一道啊!”

贾代善彻底无语,憋了半晌才道:“要我怎么早告诉你?早些时候压根儿不能确定放儿是皇家血脉,再说了,我告诉你,你管得住自己的嘴吗?真不会去告诉你那几个不靠谱的娘家兄弟?”

史夫人尴尬地笑了半天,但总是听进去了,把事先都收拾出来的细软又都放了回去,这才发现贾代善脸上被自己抓出了一道长长的血痕,忙不迭地去叫了人,找了药出来,给贾代善上药。

夫妻俩上演的这一套,“从全武行到冰释前嫌”,总算落幕,代价则是贾代善第二天一大早顶着脸上的伤去上朝,家有悍妻的名声应当是逃不掉了。

*

但贾放对此一无所知,他第二天早起的时候先去了一趟桃源村,察看了一下那里的情形。刚好看到老邵给全村七十几个孩子讲故事的情形。

老邵从京城去了桃源村,虽然山居寂寞,但是要做的事不少,便也渐渐习惯。他见多识广,因此孩子们总是围着他,请他讲山外头的情形。

贾放心想:该是时候给桃源村做点事了。这么多孩子,是时候考虑建一座学校了。

原本贾放一直存着建完园子就跑的心理,而桃源村对他而言,是一个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贾放本人对桃源村其实并不算上心。

但现在不同了,桃源村全盘归属于他,贾放自然而然地觉得需要对这座小村的发展担起责任。因此贾放与陶村长在闲聊之中商量两句,便又回大观园来——他打算在画设计图的时候,一并把“桃源村小学”的设计图给画了。

谁知他刚刚回到荣府,还没进自己的小院,就先吓了一跳:怎么恁大的阵仗?!

在他的小院子外头,十几个仆妇并大丫鬟屏声敛气地站着,见到贾放出现,齐齐地唤了一声:“三爷!”

要知道,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此前见了贾放是根本不会打招呼的。

史夫人的心腹赖嬷嬷则站在院门口,满腹狐疑地望着贾放,大约在猜测女主人这样突然变脸究竟是为什么。但她见了贾放,也不得不蹲了蹲,勉强送上个笑脸,道:“三爷!”

贾放进了自己的院子,见到史夫人坐在正屋里,孙氏则端了个小杌子坐在史夫人身边,两人正拉着家常,史夫人满脸慈爱,孙氏则全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感觉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孙氏一见到贾放回来,赶紧起身,叫了声“三爷”,然后就往外溜,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实在太尴尬了,还是您来吧。”

贾放只能硬着头皮,向史夫人问安:“母亲怎么来了?”明明早间问安的时候仆妇说是今日的问安都免了。

史夫人春风和煦地说了一声“好”之后,贾放搜肠刮肚,就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但说起找话题这件事,总是女性长辈占一些优势。史夫人眼光在贾放屋里转了转,一眼就瞅见那架绘图板,惊异地“哎哟”了一声,笑道:“我说放哥儿最近在忙什么,敢情是在画画呀!”

她从椅子上起身,来到贾放的绘图板跟前,略略弯腰审视了一番,直起身笑道:“这是界画吧?”

贾放点点头,心想这位嫡母见识挺广,还知道界画。

史夫人立即伸手捏了捏贾放绘图板上夹着的画纸,皱着眉头说:“可是这纸不适合画界画呀!”

确实如此,贾放用的纸都是孙氏随意从荣宁后街的铺子里带回来的。史夫人掂了掂,说:“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可惜也不适合画界画。”她想了想,转脸对外头候着的赖氏说:“去开库房,取‘冷金’和‘金花罗纹’两种来。”

赖氏叫了一声:“太太!”

贾放也在一旁惊呆了:“冷金”和“金华罗纹”是两种上好的熟宣,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加以重矾做成,专门用来画工笔图样的名贵纸品。

这么说吧,这两种纸,比他画出来的画儿还贵。

“快去!”史夫人一声令下,赖氏半个字不敢多说,赶紧低头去了。史夫人又回过头来对贾放说:“放哥儿掂量掂量,若是这两种还不成,就告诉我,我叫人拿你父亲的片子到街上去买澄心堂纸和薛涛笺去。”

那可真不用……贾放头上沁出一层汗。他这只是画草稿图样罢了,修改起来很是费纸,用澄心堂纸和薛涛笺,还真把好东西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