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3/3页)

当下真的有好事之徒,从兜里摸出五文钱,找到当地人换了一张面值为“五文”的流通券,前往旁人指点的“金融办”门口。

那里围着好些人,看穿着多半是余江迁来的外来户,中间也混着些穿戴着繁复银器的桃源村村民,大家一起聚在金融办门口,听一名账房模样的老先生讲解:

“流通券,是一种以桃源寨的信用为保证的纸币,大家可以理解为它就是铜钱——毕竟桃源寨里发行的每一文钱,背后都有贾三爷的寸银作为信用基础。所以只要你们有需要,就可以拿这流通券来兑换。桃源寨绝不可能拿不出来。”

这名账房模样的老先生拿出身边的一个箱子,将手里的钥匙一转,那锁便“喀”的一声松了,箱盖“哗”的一声打开,周围的人登时被里面明晃晃的白银晃花了眼。

“老天爷!”

那箱子里头少说有上千两的白银,全都是整齐划一的银锭子。

这下桃源寨的乡民全都放了心:贾三爷说到做到,说有银子兑换就一定有银子兑换。

外来者瞅见,也觉得有些道理:既然想什么时候兑就什么时候能兑到铜板,使这个“花纸”,不就和使铜板是一样的了吗?

老金在这边讲解,负责稽查的王二郎刚好从这儿路过,一眼瞥见那亮闪闪的银两,登时皱起了眉头,心想:财不露富,老金这样岂不是平白让贼惦记吗?

他相当警觉地四下里看了一圈,已经发现了不少贪婪的眼光。王二郎心里有数:他这稽查队有活儿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