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3页)

两人齐声大笑,心意相通,走在前面的四皇子和五皇子便停下来,等候他们两人。

“子衡,子放,快跟上吧,到时候……父皇又问、问起子放,……找不见人,是,是要着急的。”四皇子催促一句,贾放连忙与水宪一道跟上。

一路行去,贾放察觉那位五皇子一直在暗暗打量自己。他努力做出视而不见的模样,一路上只与水宪和四皇子谈谈说说。

一行人出了荣府,从宁府重新入园,由大观园正门入内,进园子一往,天地之间,竟再无第二种颜色。

正如贾放所料,整座园子,都被大雪所笼盖,一切不如意不完美的,皆为这一片纯白所遮掩。贾放目力所及,只见各处山川屋舍的轮廓,以及大观园中沁芳溪那如镜般平静的水面。

整个田地像是一幅纯洁的画布,画布上线条简洁,眼前是一条道路,远处有几个浅灰色的人影。贾放知道那是宁荣二府的仆人,今日史夫人是吩咐了,定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指引方位,免得人误入了沁芳溪中,那可不是玩的。

贾放、水宪与两位皇子走到近前,宁府的仆人便恭敬指引了圣驾的方向,同时提起圣驾有宁荣二公陪伴着,贾放便也不太担心皇帝会找自己。

四个人在园中慢慢逛着,先是逛到了潇湘馆,潇湘馆前的千竿翠竹在雪中依旧挺拔,碧绿的竹叶在皑皑的白雪映衬下,更显得苍翠欲滴。

潇湘馆没有打地炕,但是为了今日的接驾,早已拢上了熏笼,冻不着人。甚至人们走累了,在此歇歇也是好的。谁知馆前守着的人只说是皇帝已经来过,在外看看,未曾入内,并且给贾放等人指了御驾的去向。

贾放即使有心招待,也不便多留,赶紧带着来宾离开,下一站是蘅芜苑。出人意料的是,圣驾也没有在此停留。

倒是贾放带着水宪穿过积满白雪的青色玲珑山石,水宪在后面笑道:“确实如在仙境一般。”

几个人从蘅芜苑跟前路过,又从云步石梯下去,眼前便是一座朱红色的折带朱栏板桥。水宪登时大赞:“于这纯白琉璃世界中,忽见一点妖娆。如何想得的?”

贾放:我也没有这样想啊?原本想的是绿柳红桥,这是老天爷安排的。

一行人来到桥面上,不远处便是到稻香村。这时已经隐隐约约可以闻到些若有若无的香气。

水宪深吸了一口这略带潮湿的寒气,问贾放:“何处植了梅花?”

梅花?

这个——贾放不太确定。

稻香村一旁种着成片的杏花他是知道的,但要说哪里种了梅花,他却一直没留意。

刚才从蘅芜苑中出来,那里满是各种奇花异草、蘅芜杜若的香气,连四皇子都一个劲儿地夸。水宪却毫无反应。

谁知到了这儿,这家伙的狗鼻子竟然闻到梅花了。

“在那里——”水宪遥指稻香村。

贾放顺着他指的看过去,只见稻香村墙内有数株红梅,开得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精神。

贾放心里登时生出几分古怪。如果他记得不错,这些红梅,应当是种植在妙玉的栊翠庵里的,但是栊翠庵他现在也还没有建出来,这几枝红梅便开在了稻香村的院墙里。

话说稻香村他经常去啊,也就是说这几枝红梅,他平均一天要路过两回,竟然从来没有注意到,这几枝乃是红梅……

这回便成了水宪带路,一行人跟着他向那一丛红梅走去。贾放也不担心,因为反正道路两旁都有宁荣二府的家丁守着,指引方向,防止人误入水面。

一行人到了稻香村,却听说了,皇帝传下话来,命人全部前往芦雪广,大家在芦雪广集合。

据贾府在此留守的仆人说,皇帝的肩舆在此停留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没有进去,让身后跟着的太子和三皇子面露失望之色……

贾放却觉得这样很好,稻香村对他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他不太想带这么多人进去参观——他能带旁人穿过“缩地鞭”,老邵就是一个例子,而他不在的时候,即使有人闯进去,应该也没啥大用,反正还没有发生过有人能通过“缩地鞭”的先例。但是有他在场的时候,旁人是不是也有可能会“误入”缩地鞭,或者发生什么其他的意外,就不好说了。

在园中行走了这半天,四皇子面色红润,头上微微出汗,显得兴致很好。五皇子却显得有些瑟缩,想必是在室外走得太久,觉得太冷了。

贾放好心,便安慰他:“放心吧,芦雪广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行人来到芦雪广跟前,只见各处竹牖都洞开着。饶是如此,里面的人还都把外头的大毛衣裳都脱下来,挂在门口处,有贾府的人专门帮他们看着。

“咦?”五皇子脱口而出,“这么暖和吗?”

贾放微笑:“今天早晨这里就生了炕,到现在总有三个时辰了,这时候炕床不会有烟气,也不会觉得太燥。”

这座芦雪广,会是极其舒适的一个所在。

水宪却抽动鼻翼,问:“怎么好像还是有炭气?不是烧地炕吗?难道还有炭盆?”

贾放笑着解释:“这就和今天中午的吃食有关了。”

“是吗?”几个人都来了兴趣。

四皇子问:“难道是……拿了生肉来,在这里现烤?”

水宪:“现烤的肉食?这颇有冬狩的意趣啊!”

五皇子苦着脸:“烤生肉吗?我也不晓得克化不克化得动……”

贾放:……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吃货吗?都这么多意见?

但一行人一进芦雪广,谜底便揭晓。

“真是烤生肉啊!”

“等等,那个器皿是什么?”水宪对于器皿最是在意,登时拉住了贾放的衣袖。

贾放一想:完蛋,这是大哥贾赦去找人做出来的铜篦子,他从来没有跟百工坊提过,自然也没机会告诉水宪。他只得找借口:“这是我大哥……大哥折腾出来的。”

谁知这时贾赦跑来,道:“老三,你这主意真是好,用铜篦子烤肉,肉不容易糊,油也会顺着滴下去。”

水宪朝贾赦点头微笑招呼:“恩侯。”

贾赦小小地吃了一惊,但他马上反应过来,说:“里面请吧,这炭盆可以随意移动,刚才圣驾发话了,各位想在哪里吃,就可以在哪里吃。临窗的地方最好,如果有兴致,还可以一边垂钓……”

他说着转向水宪,小声地说:“我家老三教给我的吃饭家伙,可不敢再像以前那样,麻烦他事事替我前前后后地跑。”

贾赦也是个通晓人情世故的。贾放与水宪那两句对答,他只听了半拉,但在心里一回味,联想起以前铜锅的事,便知就里,当下随口解释了,又没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