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2/3页)

桂遐学失了重心,登时一个趔趄,险些摔倒。那些妇人们见到他的滑稽样貌,顺势都被逗笑了,郁郁之情稍减。

桂遐学登时指指贾放跑掉的方向,道:“各位大姐放心,那个家伙定是已经想到了什么法子。他脑袋瓜子里头鬼点子就是多,回头你们就知道啦!”

妇人们也是笑,冲桂遐学挥挥手,道:“桂教员赶紧去瞧瞧,有什么好消息记得告诉咱!”

桂遐学大声应了,朝贾放去的方向追过去。他的身体素质没有贾放的好,一口气跑到青坊桥跟前已经是气喘吁吁。

却见贾放站在青坊桥上,眺望河右岸的地形。桂遐学喘平了气,才慢慢跟上去,小声问:“想到什么了?”

“我想到了,右岸这里,可以打造一座瓮城。”

“瓮城?”桂遐学有点儿傻。

一般来说,瓮城是指在城门外突出的半圆形或者方形的小城,是一种防御设施,用于加强对城门关隘的防护。瓮城是于城墙立面之外的突出点,因此能同时攻击正面和两侧的敌军,从而增加守军的防御能力。

但是,瓮城内一般都是空地,或者会安排建筑藏兵洞用于藏兵。

怎么听贾放说起来,他似乎是想用这座瓮城来保护锦花纺织厂和红香糖坊之类的产业。

“这……这好像不大对吧?”

这种设计颠覆了桂遐学的认知。他所知的瓮城,都是与主城的城墙相连的。但是现在贾放伸手划出的一个圈,却是与主城隔了一条河。

“不要那么拘泥,”贾放对桂遐学说,“我们可以叫它瓮城,也可以说它只是一个卫星城。”

桂遐学傻在当地:“卫星是什么……”

“我们建一座小城,这座小城与桃源寨之间,以青坊桥连接。平时这是一个轻工业基地,现在已经有了纺织、制糖和养蜂,以后食品加工什么的都可以转到这座小城里来……”

桂遐学:越来越听不懂了……

“但是战时这座小城就可以转变为一座瓮城。小城与大城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共同防御中间的青坊桥。”

桂遐学凭空想象了一下当初山匪们攻上青坊桥的情形,在想象中为青坊桥的两端添加上两座城池,城池上的乡勇们居高临下,向青坊桥上的来犯之敌发起攻击,那简直是,两面夹击,围而剿之。

桂遐学便傻笑着拍了一下手。

“总之这座小城既有它日常的功用,同时也是整个桃源寨的屏障。”贾放说。现在他的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一旦一件事想通,就件件事都能想通。大观园的翠嶂,和桃源寨的屏障小城,贾放直觉就是它了。

“走,跟我到对岸去看一圈!大致圈定瓮城的筑城地点。你去提一桶石灰,我去取几枚铁钎来做标记。”贾放吩咐桂遐学。

贾放很清楚,这一次未必能够完成整座卫星小城的建设,但是完全可以趁热打铁。先把基础定下来。如果桃源村完成了青坊河岸附近城墙的修筑,还有多余的材料和人工,就可以考虑在山匪到来之前再修一段。

桂遐学便异常爽快地答应了一句,然后取了石灰来,跟随贾放一起出去勘察地形,决定在何处修筑城墙,为桃源寨修出一座小小的“卫星城”来。

*

铜环三六这次选择了白天的时候到桃源寨来刺探。

经历过一次叹为观止的夜探,和一次一败涂地的袭击,铜环三六对桃源寨有一种本能的恐惧。他死也不想再到桃源寨来了。

但是没办法,上头认为铜环三六“经验丰富”,命他带了两个年轻山匪一起过来“踩盘子”,他也不敢不来。

铜环三六身边这两个年轻山匪只有十几岁,都是年轻活泼的性子,一路从永安州过来的,没经历过大战,每天只知道缠着营寨里几个老的讲三国故事,听三英大战吕布,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铜环三六表面耻笑:“这副模样还能做山匪?”其实他内心非常羡慕这俩没心没肺的夯货。

到了桃源寨附近,铜环三六就不敢再走大路,而是带着两个同伴沿着山间动物才走的小径,慢慢接近青坊河。

铜环三六听见青坊河的流水声——因为河里的水车已经停了,现在流水声已经没有那么响亮;更为响亮的是青坊河对面人们喊起的一声声号子。

铜环三六他们找了个枝叶茂密的所在,静悄悄地蹲下来。待看清了眼前的情形,铜环三六张大了嘴根本就合不上。

眼前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无数乡民们正沿着青坊河对岸的河堤正在修筑着什么。据铜环三六目测,正在干活的至少有上千人,这么些人穿花蝴蝶似的在工地上来回穿梭,几乎要把他的眼都晃晕了。

“三六哥,你说他们在修什么?”旁边他的同伴拽拽铜环三六的衣袖,问这位老大哥。

铜环三六瞅了半天,纳闷地道:“难道是栅栏?”

落在他眼中,对方正在修建的东西是一条一条的石柱,间隔着杵在地面上,中间留着空隙——这不是栅栏是啥?

“咱们上次就是从这儿攻进去的,当时他们用的,不是这种石柱,而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铜环三六也形容不来那些浅灰色一大块,上头还有垛口的东西就竟是什么,他只能用一个自己听说过,但是完全没有亲眼见过的东西来形容,“太湖石?”

两个小的就都懂了,自行想象这些乡民们用他们抢过的富户花园子里那些湖石来抵御进犯。

“三六哥,你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这些?”

铜环三六摇摇头,心想这才几天的功夫,桃源寨又和以前不同了,这几天一变样的架势,还真是让人心里发怵。

“三六哥,你看——”

一个同伴兴奋地伸手指着另一个方向:“那边有人——”

他的叫声有点儿大,吓得铜环三六伸手就捂住了这家伙的嘴。同时铜环三六也当真看见了两个人,不在青坊河桃源寨这边,而是与铜环三六他们在青坊河的同一侧。看衣服打扮,这俩应当都是桃源寨里出来的。

只见这两人都是年轻人,其中一个生得极好,看起来也不过十六七岁,跟铜环身边的小家伙差不多年纪。另一个也只不过二十出头,看打扮,书生气挺重。

铜环三六居高临下看得清楚,这两人,一个手里提着个石灰桶,正在往地面上洒白花花的石灰,另一个则在地面上丈量比划着什么。每隔一段距离,这人就往地下戳一枚钢钎,另一个人就舀一勺石灰上去,在地面上画出一个白生生的圆圈。

最奇的是,这两个年轻人单枪匹马地来到了河对岸,他们手中除了铁钎之外,没有任何武器,也没有人护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