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虹影掩日 天外灵光(第6/9页)

强横的冲击便在这些“天地虚空”中穿行、消融,至少也化去了七八成,落在余慈这里,又被承启天放空,倒使得漫天烟霞愈发眩目。

对抗让余慈进一步体会到了死魔神通运化的机理,尤其与天魔殿法门结合,借助人心虚空生灭变化,消融外力,聚气反抗,都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让余慈有一种感觉,若不是对上陆素华,而是对周围任何一个步虚修士,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可惜,这种体验注定不可能持续太久,在几十个步虚修士齐齐受创的同时,陆素华也察觉到问题,虹影剑已经横切过来,气若长虹,其实运化之精妙,却像是雾化的路子,细致入微,切过死魔,直趋背后的天魔殿,直捣中枢。

陆素华的神通似乎走的是明见万里,知见入微的路子,什么都瞒她不过。

多亏余慈有准备,很快将一缕心念发送出去,接到他的指令,远方宝蕴毫不迟疑,红光罩落,涌入天魔殿,在那处真幻难辨的虚空中,化为一条滔滔血河,借着魔种的渠道,冲进了各修士脑宫。

毫无疑问,这是燃髓咒!

当日余慈只是斩去了方回烙印,使之难以再附上身来,并未将燃髓咒本体灭杀,之前燃髓咒的神通已经让姹女阴魔掌握,此时自然就是宝蕴的能耐。

这一手神通比之天魔殿,特征就要清楚得多,抵挡陆素华正吃力的幻阴子,也瞥来一眼:“燃髓血河……离尘宗方老儿的神通?”

受燃髓咒催发,众修士的承受力自然也上了一个档次,竟然又挡下一波冲击。

也在这个间隙,一片混乱之中,虚生老道和铁阑一前一后,来到承启天中枢法坛一侧。虚生老道一咬牙,法体散开,没入法坛底部,竟是与下方藏起的半成阳神暂融一体。

这相当于“夺舍”了,因他本就将灵枢移入承启天,等于是和余慈心内虚空融而为一,在余慈事先许可的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排斥,当然,想运用自如也不可能,只能由旁边铁阑护着,从支离破碎的承启天飞出去。

玉神洞灵篆印在灵光外烁的时候,也有“差使”。余慈确实不惜血本,通过它,出有入无飞斗符、虚空神行符、隐沦飞霄符、解形玄变符等一路符箓已然成形,交融为一,化为符法神通,恰在此时罩下,自然都是隐去。

如此符法神通,一定程度上已可欺瞒天心,余慈仍嫌不足,更是放出罗刹幻力,以为掩护。

当日余慈因为肉身破碎,难以度过劫关,故将阳神单拉出来,一举突破还丹壁障,进入步虚境界。如今肉身在乌蒙蝉蜕的作用下,化为乌蒙天蝉的幼虫,虽有异化,却恢复了完整,现在将阳神放回,也没什么。

而若能借着乌蒙蝉蜕的功用,藏形匿迹,躲开陆素华的锁定,那已是最理想的状况了——护住承启天,他没想过!

他当日将云楼树植入承启天,主要是便于其吸收太阳真火,后来也得了一系列好处,但却是漏算了一件事:承启天的虚实转化!

玉神洞灵篆印及诸般法器还好点儿,怎么说都祭炼过,临时收入体内也无妨。但云楼树怎么说也是生灵之属,现阶段绝不可能与他一起消隐化虚,更不必说仍被陆素华神通反制锁定,目前的情况下,怎么看,最终都难以护持。

故而他划出的底线很简单,自己能保着性命就成,其余身外之物,丢了就丢了,以后大可再设法夺回来。

只要有命在,希望就在。

做这件事,绕上几个弯,也说明他对陆素华明见万里的神通,极为忌惮,虽然阳神之属,凝则成形,散则化气,完全可以通过心内虚空,与地下化为乌蒙天蝉幼虫的余慈融合。可余慈阳神半成,远达不到纯粹圆融的地步,那场面注定了声势惊人,绝对瞒不过人去,十有八九就被陆素华顺藤摸瓜,抓个正着。

至于眼前这一招最终能不能瞒过,他也不知道,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借助乱局,拖住陆素华,她尽可能让她无法分心旁顾。

但不得不说,修为上的差距,实在难以弥补,况且陆素华现在对他越来越有“兴趣”了,虹影剑带来了第三波冲击,加上始终维持的,对宝蕴的神通压制,两种力量合为一处,天魔殿终于抵挡不住,那崩灭的速度,用“一触即溃”来形容,也无不妥。

当然,也是宝蕴机敏,及时隐没,不与之硬抗的缘故。

天魔殿完蛋,各人脑宫中植入的魔种竟然也没有幸存,被透入的剑意硬生生打灭。余慈看得直冒寒气,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魔种被灭掉,且是这么干脆利落,里面说不定就蕴着哪门神通。

由此更可证明,陆素华阳神外层的那一颗魔种始终保留着,完全是因为她要借此锁定“罪魁祸首”的缘故。

天魔殿破碎,但此时死魔之势已成,且奇怪的是,没有了无量虚空神通协助,其势头竟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相反,倒像是脱去了什么桎梏,气机流变甚是灵动。

余慈疑而后悟,就和解析神通一般,死魔神通是真正与他融为一体的根本神通,除解析神通外,惟有天垣本命金符的诸般符法神通勉可与之相比,与平等天几项借用神通有本质的区别。

没有了那些神通的干扰,死魔神通反而能发挥其精妙。

一念至此,承启天范围内,立化死地,灰色雾气流动,一声长嗥,长蛇巨龟交缠,巍然法相呈现,交战至今,死魔首度显化成形,却是变了这等模样。

也是此刻,百息时间,已经斩去三分之一。

死魔之形,以玄武法相出现,其实是借用了天垣本命金符的变化,运使玄武星力之故。其幽缈深黯的质性,与死魔大半契合,而成熟的符法体系,更抹消了余慈缺乏运使经验的生涩之感。

当然,一旦成此形状,此魔便是外魔,而非威力更强的内魔之属。

想想上回死魔的下场,也知道内魔虽更致命,攻不进去也是枉然。余慈更没有和陆素华短兵相接的意思,成形之死魔,只是作为运化这片虚空法域的中枢。

即便如此,死魔之杀劫法力从数十名步虚修士身上抽取,比之最初强出何止十倍?

更不用说受局面影响,正是杀伐之气活跃之时,玄武法相一旦成形,巍然如山,踞于法坛之上,自然运使其中各项法器,尤其是玉神洞灵篆印,灵光从自然的波荡状态,扭化辗转,倒似给玄武法相,披上一层灵光甲胄,声势惊人,乍看上去,竟然不比两位长生真人弱上太多。

现出玄武法相还造成了一个后果,这等神异形状,再有到玉神洞灵篆印为衬托,一些熟悉当年往事的人便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