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邂逅(第2/2页)

两人交谈数句,陈云生操起穿云舟,向北方飞去。徐福港距离临港城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距离,对于修士不能算是什么距离。一炷香的光景过后,陈云生和柳晓山站在通向徐福港的一条官道之上。路上络绎不绝的商旅提醒着他们即将抵达的是一个繁荣异常的商业海港。

逐渐有稀稀落落的小村舍迎入眼帘,再向前走,小村变作大镇,镇店基本没有什么布局,只是沿着官道而建。厚重的黄泥墙壁,既谈不上美观,有谈不上精致,完全从实用角度出发,这便如同冷月国的百姓一样。寒冷剥夺了他们对美的追求,一切都向“有用”这个标准看齐。

看着两边繁华的闹市,两人原本以为已经到了港口,没想到一打听才知道距离真正的港口还有几十里呢。真正的港口被一道不甚高大的城墙包围着,城墙以内是高度繁华的港口区,城墙以外就是徐福港人心目中的郊区。

在商旅眼中,城墙内和外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仅仅隔着一堵墙,无论打尖住店,还是委托运送货物都要贵上一倍。

两人一边行路,一边浏览两边街巷的风情,不多时就来到了那道所谓的城墙。多年的海风吹拂之下,城墙的边缘已经被风化了。初秋下了一场雪,积累了很久的白雪已经变得晶莹剔透,变成了冰挂。城门口有两个象征意义上的守卫,看样子只有练气中期,手上却拿着精致的法器。

陈云生一眼扫过,对于徐福港有多了一份好奇。那些修士手上的法器虽然精致,却只是外在的,譬如抢攥上镶了一颗小孩拳头大小的珍珠,毫无用处,只为好看。殊不知在内行人眼中实在是俗到了极点。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此地驻防的修士大多生活阔绰,品位却不甚高,浑身带着铜臭气。

城门有两丈宽,此时已是黄昏十分,进城的人很多,一个头戴兜帽的人逐渐靠近了两人。当陈云生发觉有异的时候,那人已经走入对修士而言算危险的距离之内。

三丈之内一道寒光刺出,尖细且锐利,直奔陈云生的咽喉,没有余地,没有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