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神邸 第九十八章 宋族影脉(一)(第2/3页)

“你去将人招集起来就是,我明白我在干什么。”

曾翰林还要说话,宋成成拉了拉他袖子:“有些人是不能用言语来说服的,咱们过来之时大少爷吩咐协助他而已,至于他能否成事都不是我们要考虑和操心的。”

“正因为是大少爷吩咐,所以才要尽心尽力。现在最关键的是蒸茶、搓团的一些器物损坏严重,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就算将满山的茶踩下来也只能看着他们腐烂。”

宋成成和曾翰林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他看来宋钰应该不会愁钱的,单单是乌蛮那颗脑袋就不在二三百万以下吧,那天罗雅丹无意中说过传授了文静什么口诀,就抵得上好几个中小家族,这样声名卓越的夜叉跑来做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纯粹就是大少爷逛赌场——玩玩而已。

有了这前提,在宋成成看来无论宋钰做什么事都是可以理解的,反正没心思继续玩了就愤然杀人,扭断诺德龙翼的脖子,深藏功与名。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宋钰真的很穷。

杀乌蛮更不是因为花红。

酣春之后,日照渐渐加强。青魁山经历一冬的云雾,被太阳照耀后便开始疯狂生长,和一个月前所见截然不同,每一株茶树顶部都冒着绿意。

一垄垄的茶树连天接地。

曾翰林在宋钰身边提醒道:“罗家大小姐特意交代过,云雾茶在山南。现在这些都是普通茶树,就算全采摘下来也买不上好价钱。”

宋钰笑笑:“前两天她怎么不当面和我说,难道我长得很丑。”

曾翰林嘿嘿一笑,连他这局外人都看出这两人之间发生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是他一生未娶,感情这事也是门外汉,说不出来问题究竟在哪里,自然没法和宋钰说起。

“就这里吧。”宋钰挥着手朝周围招呼道:“别慌着采,都过来。”

茶工几乎都背着一个尖底深背篼,这样即能装很多茶,又可以适当时候适合歇脚,被宋钰一招呼都朝这边靠,那几个茶匠是采茶老手,好心提醒道:“这位东家少爷,莫要被这茶树给骗了,这不是真正的云雾茶。真正的云雾茶会有茶香的,最初是闻不出来,但等采下来后,在变色过程中才能有茶香。”为了怕宋钰不相信,那说话的茶匠还将掐下来的新芽递过来让他闻。

宋钰笑着接过茶并没有闻,而是朝那人笑着解释道:“那是发酵所致。”宋钰默默将自己所知道的零星散散的关于茶的资料在心底默了一遍,看茶工聚过来的差不多了才说道:“酣春下旬之前,山上温度普遍偏低,茶芽生长速度慢,所以咱们不用急。这之前我们采茶以一芽一叶的方式来摘。我知道大家以往是每株茶上所有新芽一并掐下来,这种方式不可取。”

宋钰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慢一点没关系,要做到所掐的茶芽大小均匀,如有看见紫红色或被虫咬噬过的茶芽,直接掐下来丢掉。病芽、焦芽、空心芽也同样如此。”

先前那茶匠微微一愣,他还从来没遇着过这样败家的少东家:“这季节虫多,如果将稍微有点虫咬过的茶芽丢了,产量至少减两层,而且在搓饼的时候不会有人在乎茶芽是否被虫咬过,反正最终都是要在铁壶、沸水中煮过,若是一芽一叶同样缩减茶的产量,实际上真正老叶能占秤一些,也耐煮。”

宋钰就怕没人问,如果大家一味的点头答应,恐怕到时候采回来茶的质量会降低很多:“大家都觉得茶味越浓越好,其实不然。越是嫩芽所蕴含的茶多酚以及各种有机物越多,但超过两叶的茶却会眼中影响茶的口感,到时候入口就只有一种味道——苦涩……”

曾翰林在一边干着急,罗雅丹拿下青魁山的茶山情形他也知道,那时候茶没有抽芽,也就没法区别出云雾茶和这种茶的区别,知道真相后就已经明白,这几乎是稳赔不赚的可能,再宋钰手上这样一番浪费,收入更惨淡:“你真会采茶?”

宋钰自然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疑问句,但还是点着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只有等回去试试才知道,其实最好的茶是独芽的最好。”

“独芽?”曾翰林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连我这个不是特别精通采茶的人都知道,越是嫩芽越容易失去茶的韵味。云雾茶之所为出名,不只是因为它芳香独特,而是因为它在壶中煮上小半日也韵味不变。但嫩芽根本进入不到壶中,在蒸笼上褪青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茶味。”

“咱们蒸茶的器物已经没有了。小蒸笼肯定不现实的,满山的茶要是用小蒸笼的话,就算整天架在锅上也杯水车薪,眼睁睁地看着茶芽发酵变坏,所以我们要摘最嫩的茶,这样会省很多事。”

曾翰林想也不想地摇头:“不会有任何改变,因为采茶的人数不变,按照你的吩咐,春芳嫂今天整天都在招工,会有更多的茶工加入进来,每天依旧是有无数的茶源源不绝地摘下来。”

“不会的。采茶最好的时间并不是这种午后时间,反倒应该是太阳出来之前,那样的茶色翠香幽,润泽饱满,我希望从我手上摘下来的茶是最好的,如果不是,我宁愿不要。”

“你还要只在日出前采摘。”曾翰林餐点惊叫起来:“看来你确实不懂买卖之道,商人重利并不是一句玩笑,因为商人的目的也是同样简单而明了的,只要有利可图,便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总有人一些人,做一些不同的事。”

这下午的采茶并不愉快,曾翰林觉得宋钰固执己见听不进去意见,而宋钰觉着曾翰林四十开外还没讨着媳妇也是有原因的,太喜欢操心,而且总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人和他说什么也是没用的,所以也干脆地闭上嘴。

回黄金城的时候已是太阳落山,春芳嫂也找招好茶工,按照宋钰的吩咐将几天大小琐碎的事都记住,然后在一旁干等着宋钰回来好汇报,听到车轮声第一时间迎了出来。

曾翰林虽不赞同宋钰的做法,但车厢里已经载了两背篼新茶回来,看见春芳嫂回来就将一种一个背篼移到车辕处,春芳嫂看着满背篼嫩绿茶芽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但还是默默将背篼被在背上。

曾翰林在身后提醒道:“准备一个大木盆,装了井水准备捡茶。”茶工只能背一个背篼,采下来的茶无论好次都一股脑丢进背篼里,送到工坊后第一道工序就是将这些茶倒入装有水的大木盆里,浮在上面的都是最嫩最不耐煮的茶,集市上那些三文钱一个茶饼几乎都是用这些次茶碾粉搓成。

宋成成像抓小鸡一样抓起另外一背篼茶往宅子里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