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契丹需要拨乱反正(第2/2页)

不,不是恨天宫,他还没那么自大。

是秦行之留下的五千亲卫。

他连得罪小道士都不在乎了,哪还会在乎区区五千亲卫。忠心是契丹优良传统,耶律隆哥认为应该发扬光大。但五千亲卫吃他的喝他的,这忠心的对象也该变变了吧?他又不真是棒槌。

措施很简单:完全断掉五千亲卫的给养。

五千亲卫顿时懵逼了。

说实话,五千亲卫和大部分契丹人一样,并不赞成耶律宗全的改革,对耶律隆哥恢复传统持赞成态度。

但当时耶律宗全退位,他们还是小道士的亲卫,耶律宗全交接兵权没他们的事儿。按契丹传统,他们要么效忠秦行之,要么仍旧效忠太上皇。

结果秦行之不做南院大王,耶律宗全也跑了,搞得他们直接失去了效忠对象。

皇帝断了他们的粮饷,五千亲卫完全没了主意。没给养,用不了多久就会饿死,想自力更生,行,随皇帝一起去打草谷吧。

薅八根趁机来军营游说。

十个头领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议题无非是肚皮重要,还是忠心神圣罢了。

这其实不难选择,如果秦行之是部落首领,那么即使饿死,这些亲卫也不会叛变——忠心只是原因之一,每个契丹战士都是有部族的,即使耶律宗全的军队也一样。家人在部落里生活,他们不敢叛变。

可偏偏耶律宗全把他们赐给秦行之,却把其他军队交给了耶律隆哥,同时交出的,还有这些军队隶属的牧场。这样一来,原本效忠于耶律宗全的五千亲卫,家人都在耶律隆哥手中。耶律隆哥怕秦行之报复还好说,一旦撕破脸皮,五千亲卫根本没有反抗余地。

之所以需要讨论半天,是因为任何团体都有死脑筋的人存在。

比如这位五百亲卫头领脱闼屹。

“你们这群软蛋,因为吃不上饭就背叛大王,老子看不起你们!当初大王七万两白银一点没留,全部赏赐给你们,照我看,还不如喂狗。更不用说,在座的谁没吃过他赏赐的丹药?你们要投降皇帝尽管去,老子宁肯饿死。”

一名头领瞪眼:“效忠皇帝陛下,怎能说是投降!”

“废话,大王同意了吗?”

“大王?他已经不是南院大王了,连太上皇的南北分治都没了,还说什么大王?”

有人劝道:“脱闼屹,论忠心,大家都不比你少。可大王……小道长明摆着放弃了我们,留下我们只是为了恶心陛下,我们又何苦坚持?另外,太上皇的改革,你也是不赞成的啊。”

脱闼屹铁塔般的身躯霍然站起:“你说的这些,老子管不着,反正我和手下都不会投降。”

前一个头领冷笑:“你脱闼屹无亲无故,自然无所谓。但你想让你的手下也拒绝投降……呃,效忠皇帝,老子不信你能做到。”

脱闼屹转身就走:“我不跟一群软蛋瞎扯。皇帝不给钱粮,我就带手下去大齐找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