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卷 第十三章 名将之局(第4/7页)

隆美尔盘腿坐在谛听银象的背銮上,慢慢腾腾地巡游着蓝天,一壁居高临下观察海慕营盘,一壁指挥比蒙空中部队的运动航线,进行慕兰毛毯式的对地轰炸。

魔界屠城计划其实就是他的构思和企划,夏宫卫队只是执行任务的刽子手。

魔族既然已经隐性介入爱琴战局。倒不如干脆一点把他们逼的尽快冒尖。如果被屠灭了四座城市,魔界统治阶层还能无动于衷,隆美尔一定会重新审视一下嘉宝,不过以他对巫妖女王的了解来看,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存在。

三雄并立地局面,对于卡瑞姆多大平原上的人族大军来说是个不错的转机,魔族一来,海族就必须收敛一下爪牙,以防鹬蚌相争,反被渔翁得了利,这个道理同样对魔族有效——惟独对人类来说,以主场之利拼僵持、拼消耗再合适不过。

对于多瑙荒原的战局来说,魔族的加入也一样会起到催化酵母作用。

魔族大军要么不来,他们一旦跨出白令山脉,就势必会先挡住海族大军杀向多洛特公国伊夫堡天险的战略通道——这条道如果被魔族掐断,海族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成了一场清秋大梦。

蛮荒古原的比蒙只有自保之力,基于这一点,届时魔海二族再怎么克制,也免不了要擦枪走火、兵戎相见。

隆美尔设计的魔界屠城计划也并非只在战略层面着眼,除了扭转大陆局势之外,这个计划也是在帮比蒙王国改善军购难题。

海族的入侵,已经让比蒙以畜牧为主的经济支柱产业全部停摆,现在比蒙上下所有的职业和人手都在为战争而服务,这种情形持续一天两天倒没什么。时间一长,一穷二白地比蒙王国肯定吃不消!

打仗不光光是填饱肚皮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就算有翡冷翠的地下世界这个大粮仓打底,诸如箭矢、檑木、火油和滚石这些一次性消耗品总还是要持续补充的。武器铠甲和城池建筑经历一两次血战也必须进行维修,受伤的战士更需要药物来治疗和调养,这些物资完全依赖一个国家地经济基础,就算困在城中的比蒙能通过魔法传送阵保障外界往来,但金钱和物资可不会凭空掉下来!

战争状态下,军火的消耗速度是非常可怕的,就拿制造羽箭来说,一枝箭需要裁木、粘羽、辔镞、上漆四道工序,可射出去只要一秒!

以比蒙现有处境来看,战争如果长久维持下去。军火消耗除了自力更生,还必须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唐藏帝国、魔界三大海中国度、杜宾王国、波拿巴美杜莎都是比蒙王国的盟友,有魔法传送阵和七度金戒指。军火进口渠道可说是畅通无阻!但问题是,比蒙王国向这些友好盟国购买武器甲胄、防守物资和医疗药物等等军需品,人家再傻也不会白送吧?

战争财谁不想发?

比蒙王国是铁扫雷也扫不出三两肉的著名穷措大,即使加上翡冷翠这个暴发户,与西雅和亚力士这两大海中帝国比拼国力。也还是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自取屈辱。天上会掉下馅饼、会掉下林妹妹,惟独不会掉金币。对于比蒙来说,想靠对外贸易支撑作战消耗,唯一的办法就是另拓蹊径,广辟财路!

隆美尔知道,比蒙前两天刚刚和魔界三大海中国度谈妥了一桩生意,用数量庞大的钢铁军械换取了毒雾航弹和奥骨法杖的大批量供应!还用缴获来的海洋珍珠、宝石与唐藏帝国、杜宾王国、波拿巴美杜莎王国换来了海量地军用物资!但是光靠缴获去兑换军火,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屠灭四座魔界城市,接手所有的民间财富,比蒙立马就能满足好长一段时间内的军火采购——物以稀为贵。别地不说,光是魔界司空见惯的水晶器皿,就足以把唐藏帝国、杜宾王国和波拿巴美杜莎勾引的一嘴水!

这就是战养战,最最适合翡冷翠风格的战争模式。

令隆美尔稍微有点惊讶的是,李察对屠城这种人神共愤、惨绝人寰地恶行居然一拍即合、并不排斥,他甚至都没和比蒙国王打过招呼,就带齐人马杀进了魔界。

他这么做,日后必然会被清流史官打上“屠夫”的烙印进行口诛笔伐,身为一个成名人物竟然如此不自珍惜羽毛,滚刀肉到如厮地步,也算千古罕见。不知道该说他没心没肺还是铁肩担道义,甘愿牺牲名誉为国为民作奉献。

隆美尔给翡冷翠领主的第二个建议是先打疼围困沙巴克地海慕联军,想要帮人类夺回阿尔卑斯湿地,这个铺垫必不可少。

沙巴克海慕联军近来的状况越来越尴尬了,除了粮道被无限拉长之外,他们通过海路迂回采集木料的工程部队也被革瑞恩和许德拉两大超阶戒灵折腾的很惨。

海洋种族比陆地种族强盛不假,极道高手的数量更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代表海族在对付革瑞恩和许德拉时就更有优势,相反,他们在这种对抗上先天就有不足之处——革瑞恩和许德拉不是真正的海栖类超阶魔兽,它俩是两栖类超阶魔兽,长期离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如果遇到海族高手大规模围剿,两条大蛇大可以飞离海平面,翱翔高空,瞬息远遁,而海族高手们因为离水限制,飞上空气稀薄的高空与它们进行长时间缠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只能捏鼻子吃憋。

这是一个死结,上届海陆大战,这对情侣魔兽就凭这个不起眼地本事搞的海族四域不安,如今只是历史重现罢了,唯一的不同便是,现在再没有云秦旅人来帮海族稳定后方了。

有鉴糟糕的局势。围困沙巴克地海慕联军近期开始调整策略,抽调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同时出击,一路走海上,一路从陆地。径自向东前往雪山脚下的针叶松林,而另外一路则从陆地向西,开往剑桥绿洲,拼着拉长战场也要换来采集木料的空间和时间。

不过这么做并没有收到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比蒙空军地轮班骚扰下,两支陆路采木部队走的比蜗牛还慢,每路空有五万人马,却只有风暴撕裂者术士能提供防空火力,因为没有远程攻击部队保护,五万大军蜿蜒绵长的行军队列在空军面前简直就象砧板上的鱼肉。任由刀俎宰割。

隆美尔早就认为,海族围困沙巴克根本没有必要,一味地待在这座贫瘠的荒原上。挖空心思想要攻下它只能自讨没趣。

李察首创的轰炸型空军,给战争理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制空权”!

海慕联军没有远程攻击部队,仅能依靠法师部队防空,平摊到整体军力中,一个风暴撕裂者术士竟然需要照顾五六支联队的防空安全。这不是扯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