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创七仙院(第2/3页)

梨胭看着宝宝三下五除二写下所有计划,又有条不紊地写好了采购单,甚至连前期应该悬赏的消息都一一列出,她不禁想,棠篱为什么要夸她聪明?

宝宝各事备毕,眼睛亮晶晶看着她:“我们的门派叫什么名字?包打听?百晓生?”

梨胭将繁杂思绪抛去,笑着看他,怎么就变成成立门派了?

“姐姐你当掌门吧,我就当右护法,等你找到你要找的人,他就当左护法,我们三个红尘做伴,笑傲江湖,岂不美哉?”

原来梨胭和宝宝之间,只差一本江湖小说。

“叫七仙院吧。”

“这个名字好娘啊。”宝宝纠结地写下“七仙院”三字,“哪儿来的七仙呀?”

“以后呀。”梨胭笑道,“一个掌门,七个护法。你当掌门,我去找七个仙女做你的护法,气势非凡,一出场别人就知道是七仙院的掌门来了,岂不美哉?”

宝宝眯眼笑:“可以可以,好威风啊!”

名字就这样被愉快地定下来。

二人俱是行动派,速度又快,体能又强,还不差钱,分工合作,左右开弓,一天之内就买好庄子,雇好闲杂人等,宝宝跑去牌匾商铺,买了一块无字匾,内力凝聚指尖,左右上下一挥舞——“七仙院”三个大字铁画银钩,刻木三分。梨胭将匾挂上——七仙院迅速成立。

二人又趁热打铁,买回无数小木牌,教人写上需要悬赏的消息及悬赏金额,一排一排挂在庄子里。某个人要是知道某个消息,就把牌子取下来,凭牌子进入内门,写下消息,领取悬赏。

是夜。

梨胭跃上房顶,小木牌在风中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没过一会儿,宝宝打着哈欠,也跟着跃上来。

“你怎么啦,姐姐?”

“如果他死了怎么办呢?”梨胭看着月亮,心里空茫茫一片。

菊叶轩。

晏蔺和棠篱下棋。白狐睡在棠篱手边,乖巧可人。

下了一会儿,狐狸醒了。

东山退出去,端回一盘食物,放到桌上。狐狸看了看,一跃而起,跳到桌上。它凑近随意闻了闻,随即叼住肉,津津有味吃起来。

晏蔺笑着看了一会儿狐狸。

狐狸吃完肉,舔舔嘴巴,又舔舔毛,头一伸,就着棠篱的茶杯,喝了两口水。那自然的样子,显然不是第一次喝。

晏蔺最近常听下人说起棠篱对白狐的纵容宠爱,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一个人是像棠篱这样养狐狸的。

这狐狸,送对了。

等晏蔺走后,东山收拾好盘子,扔掉茶杯,抱走狐狸。房间里剩下棠篱一人。

没过一会儿,一男子悄悄从房檐飘下。

他声音板滞,“米菜糕。”

棠篱从袖中拿出一包,“十个。”

男子拆开油纸包,面无表情吃起来。

此人正是乌锋,杀掉了弥城排名第二高手祖天的死对头,交换的东西是二十个米菜糕。

而这次,他又以一件事交换了十个米菜糕——教棠篱内功心法。

东山坚决反对他犹如自杀式的练武,每门每派,内功心法都有其独特的修炼方式,每个人的身体只能承受一种内力,也只能适应一种内力游走的速度、强度、节奏。

棠篱本来就身中剧毒,毒素的压制全靠他原来的内力,此刻突然强行另增功法,势必会打破原来的平衡。生死,不过眨眼。

然棠篱有自己的想法。东山不愿意教,他就找一个能教的。

毒素既然能压制,那就能排出,只是需要运功之人的控制能力达到极致,否则,失之毫厘,便是爆体而亡。

比起等死,棋行险招,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更符合棠篱的性格。

乌锋教棠篱内功心法,是暗地里教的,连东山都不知道。

乌锋每天来此一个时辰,先吃十个米菜糕,然后二人床上打坐。

每次开始前,乌锋都会盯着他道:“你走火入魔,我救不了你。”

棠篱闭上眼,“有劳。”他绝不先死。

鄢月收到梨胭的信,和楼里的姑娘再次打了招呼,暗地里向醉生楼的恩客打听棠篱消息。

好巧不巧,三日后百兽园的管事去醉生楼作乐,醉酒后无意说了棠篱。

鄢月得到消息——棠篱先生,逸王身边新晋红人,驯狐手段一绝,还养了一只狐狸。

鄢月眉头一皱——这么快就新养了一只?!

她虽不喜,然这是梨胭之事,她不欲干涉。得到消息当晚,她立刻修书一封,叫人快马加鞭,送去楚都。二人约定,鄢月如果有消息了就送信到楚都城外两里——都城山最高的树上。

写完信后,鄢月又暗地里打听了一下棠篱近况——死里逃生,神医养护,精神甚好,每天和逸王下棋喝茶,逸王对其有求必应,还把爱不释手的白狐赐予,棠篱亦宠爱有加,与之形影不离。

鄢月气得七窍生烟。人果真是忘恩负义的狗东西!梨胭为其差点儿命丧黄泉,养伤月余,伤一好马不停蹄寻人,这人倒好,跑去逸王府锦衣玉食,招蜂引蝶!梨胭还没死呢,这就马上新养了狐狸,忘旧寻新,狼心狗肺!

鄢月因此对棠篱极其不喜,只给梨胭去了信,其他一概不理。

三日后,棠篱收到祖天消息——昌城南出三十里,山下人家捡有一只蓝瞳灰狐。

棠篱擦血的帕子掉到地上。

他气血翻涌,心跳骤停,一阵刺痛袭上心间,剧烈咳嗽起来。

终于!

终于!!

他的小狐狸!

他疾声叫道:“东山!”他眼睛通红,充血似魔,嘴角忍不住勾起。

东山赶紧进来,见棠篱模样,心中一咯噔,忙道:“怎么了?”又骇又惊,生怕他此刻是回光之兆。

“准备马车,回昌城!”

“是!”

“不。”他扣住书案,默了一瞬,沉声道,“我去太慢了,你去,你骑马去,昌城南出三十里,山下人家,把小狐狸带回来。”

“小狐狸”三字令东山一惊,他不敢置信,失声道:“真的?”

棠篱静了半晌,目光沉沉,“我不知道。”

东山一顿,也跟着静了半晌。随后,他递上茶,恭顺道:“先生勿忧,属下跑这一趟,若果真是小狐狸,属下定将其带回菊叶轩。”

东山走了一日,隔日祖天消息又到——狐甚谨,不亲人,身形灵活,不愿随之。

棠篱一笑,把十四字反反复复品了又品,愈发肯定是小狐狸。又想到按它的性子,即便是认识的东山去,也不一定会随他回来。沉吟片刻,叫人备了马车,欲走。

晏蔺得到消息,不懂好端端的怎么就要走,连忙前来拦探。

棠篱道:“在下得一消息,昌城山下有一珍稀灵狐,百年难见,棠篱爱狐之心难耐,欲往之驯回,望王爷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