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生规(第2/2页)

叶昊天连连摆手:“不敢,不敢,君子不夺人之爱。这可是您老人家吃饭的家伙,给了我们您怎么办?”

后土娘娘顺手将八尺镜交在兰儿手里。说道:“此镜只能管倭国神仙,管不得天下众神。这样的镜子我有好多,不少这一个,就送给师妹了。此地近来妖气大盛,与我的生生之气不和,所以我可能暂时不来了,你们若是有空,不妨帮我管管扶桑国的事。”说到这里她长叹一声:“你们不要怪我。对我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中土百姓弥足珍贵。扶桑百姓也十指连心”

兰儿看着手中的八尺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叶昊天眉毛一扬道:“娘娘,对于杀人恶魔也可以用爱化解吗?”

后土娘娘闻言停顿了片刻,接着语重心长地道:“十恶不赦的恶魔很少,任何人都有善的一面;除了必要地惩罚之外,不要让仇恨蒙住了眼睛。冤冤相报无尽时,只有爱才是永恒的……”

话音未落,但闻远处传来有人尖叫的声音:“快拦住那小兽,别让它冲入内宫,莫要惊扰了天照大神。”

然后有人道:“你倒是拦啊,干吗自己跑那么快?”

后土娘娘低头看了看笏牌,接着抬头看了叶昊天一眼,微微一笑道:“昊天大帝,这些人都是我的属下,还请手下留情。有人在召唤我,我必须走了。”说完又拥着兰儿低声叮嘱了几句,然后就站回原处,恢复到先前泥塑木雕的状态。

叶昊天和兰儿不想和众仙朝面,于是不再停留,飞身出了神宫,然后召回碧金和金毛,问清没有伤人之后,才赐了灵药给它们各自回到原处修炼。

当二人回到客店的时候,东方已露鱼肝白,天已经快亮了。

叶昊天端坐床上静静沉思,越想越觉得后土娘娘地话很有道理,而且跟儒家的“仁爱”之说有相通之处。儒家的仁包括三层涵义:爱,生,通。以前他仅明白“因爱生通”的道理,到今天才彻底弄通“因爱而生”的含义。

有了爱才能相护沟通,因而他才能很自然地跟九华净土的真身菩萨交流心得,甚至跟昆仑山的十一命蛤蚧和凶恶的土缕称兄道弟。这就是“因爱而通”地意义。

“因爱而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爱是万物的根本。人的品质的提升,性灵的超越,都必须以爱为基点。当把小爱扩展为大爱时,一个平凡的人便会成为贤人,圣人;孔子、孟子……乃至佛陀,皆是把爱提升,扩大为仁的人。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世间如无佛,众生永沉沦!”可见生命中最不可少的就是爱,不爱心变得无限大时,就会到达生命的圆满——天地同根,万物一体。

这样想着,他的心神渐渐沉入到儒家的浩然正气、浩然正神和仁爱大同的境界中去,感到自己的心界拓宽再拓宽,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从胸中往外延展,从窗前的樱花到百里之外的大海,从地面直上云霄。渐渐的他感到整个身心跟整个宇宙万物合成一体,不分彼此……爱已,爱人,爱花,爱草,爱云霞,爱天地,整个世界都那么温馨,充满了无尽的爱意,当那分温馨和爱意逐渐达到顶点的时候,叶昊天忽然看见遥远的天边升起一道彩虹,开始时若隐若现,随后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而且越来越近,从天边倏然而至,穿房入户直入心底!一时间他感到心潮起伏,热血澎湃,泥丸宫的神丹也骤然充盈了很多。

他又惊又喜,同时疑惑不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自己刚刚想着“因爱而生”,就能生出美丽的彩虹?这道彩虹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何蕴涵极大的能量?

他功运全身,迅速察看了一下身体的状况,发现除了功力大大增高之外并没有别的不适,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此时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心系长空,气贯长虹!将亘古以来的天地正气收归已用,只有传说中儒圣的修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难道自己年纪轻轻竟然修到了儒生们梦寐以求的地步——“圣人者,处天地之各,从八风之理,适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寿比南山……”

他虽然熟读百万书籍,却很少见到有人描述儒家修行的上乘境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少有的一点内圣修行的高深理论还是得自于藏身雁荡的三位大儒。当时孔修文曾经说过:“儒家修行重在炼心,炼气和炼神,不但有浩然正气、浩然正神和气贯长虹的不同修炼阶段,还可以按照功力深浅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愚人、凡人、智人、贤人、亚圣和圣人。

叶昊天前思后想琢磨了半天,觉得自己很可能炼万了儒圣的初步功夫。这一切还要拜厚土娘娘所赐,正是由于她的指点,他才明白了儒家“仁学”的真正涵义,从而使儒功更前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他感到气贯长虹可能不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上面应该还有更高的层次,至少应该还有一层,那一层不防叫做“浩气长存”。

气贯长虹虽然壮观,可惜仍是有生有灭之体。只有到了浩气长存的境界才能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也就是达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想到这里,他既兴奋,又觉惶恐的是,再往前必需登峰造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漫漫长路,遥遥无期,只有自已一个人上下求索。